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71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4
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启动直捻机,以使外纱围绕锭罐转动而形成气圈,然后对锭罐锭罐及其外部的气圈进行摄像以获得气圈的即时图像,再对即时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气圈的即时直径,然后将气圈的即时直径与锭罐的直径进行对比,再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获得不与锭罐相摩擦下的最小气圈直径,进而降低直捻机的能耗。本设计不仅专门性较强,准确度较佳,而且图像处理质量较高,能够精准降低直捻机能耗。直捻机能耗。直捻机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圈检测技术,属于摄影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直捻机在完成纱线加捻并形成卷绕筒子时,设备的耗电组成包括锭子部件(一般为马达或电机)、卷装部件与传输部件等,而其中,最主要的能量消耗来自于实现加捻功能的锭子部件旋转所需的能量。
[0003]锭子部件旋转所需的能量主要包括锭子空转的功率与锭子带动纱线旋转形成气圈消耗的功率。其中,锭子空转的功率所占比率很小,因而,锭子部件消耗的功率主要是用于气圈旋转时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即锭子消耗的能量与气圈的形态有直接主要的关系。
[0004]就气圈的形成而言,其过程一般为:先使外纱筒上面的外纱从位于锭罐底部的储纱盘进入,再由储纱盘的出口被引出,然后在锭罐上方与从锭罐内引出的内纱汇合,以相互缠绕成并合线,随后,由锭子驱动储纱盘转动,以带动外纱进行旋转,开始阶段,外纱紧贴着锭罐的外壁转动,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外纱离开锭罐外壁并产生气圈,待旋转速度稳定后,外纱产生的气圈维持较稳定的形态。此时,若气圈的宽度过大,则锭子部件的消耗能量增加,增加了生产的能耗成本,而若气圈的宽度过小,则气圈会与锭罐的外壁发生摩擦,导致纱线质量降低甚至发生断纱。
[0005]因而,对气圈的宽度(或直径)进行检测非常具有意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但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的检测仪器,专门性较弱,导致很难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难以有效的降低气圈的能耗,从而降低直捻机的能耗。
[0006]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专门性较弱、准确度较差、不能精准降低直捻机能耗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专门性较强、准确度较佳、能够精准降低直捻机能耗的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启动直捻机,以使外纱围绕锭罐转动而形成气圈,然后对锭罐锭罐及其外部的气圈进行摄像以获得气圈的即时图像,再对即时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气圈的即时直径,然后将气圈的即时直径与锭罐的直径进行对比,再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获得不与锭罐相摩擦下的最小气圈直径,进而降低直捻机的能耗。
[0009]所述对即时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气圈的即时直径是指:先对即时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再对去噪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处理,然后对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
取,从而获得气圈的即时直径。
[0010]所述对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是指:先测出锭罐上两个固定的点,即锭罐左像素点、锭罐右像素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测量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上同样两点之间的像素距离,该像素距离用像素个数来衡量,然后将实际距离、像素个数作比以得到像素单元值,再测量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上位于气圈直径两端的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之间的直径距离,该直径距离用像素个数来衡量,然后用之前获得的像素单元值进行换算,即可测出气圈气圈的即时直径。
[0011]所述气圈气圈的即时直径包括上锭罐气圈直径、最大气圈直径、下锭罐气圈直径。
[0012]所述直捻机包括锭罐及其上方设置的外纱筒,所述锭罐的底部设置有加捻盘,锭罐的内部设置有内纱筒,该内纱筒上缠绕的内纱从锭罐的罐顶口向上引出,所述外纱筒上缠绕的外纱通过加捻盘之后向上延伸,直至与罐顶口中引出的内纱相缠绕以得到并合线;所述外纱上位于加捻盘、罐顶口之间的部位在旋转的加捻盘带动下,绕锭罐的侧围持续转动,以形成气圈;所述摄像由正对锭罐设置的摄像机完成,该摄像机的拍摄范围包括气圈与锭罐;所述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气圈的直径进行调节包括:对加捻盘的转速进行调整。
[0013]所述直捻机还包括储纱盘,该储纱盘包括储纱外柱及其内部开设的储纱通腔,所述储纱外柱上近其顶端的部位上套设有加捻盘的底端,加捻盘的侧围向上延伸以形成加捻盘的上盘口,该上盘口与锭罐的底部相接触或低于锭罐的底部,且加捻盘的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增大;所述储纱外柱的侧围上近其底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出纱侧道,该出纱侧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环境、储纱通腔相通,且储纱外柱的顶端低于锭罐的底部设置。
[0014]所述锭罐的底部开设有罐底孔,该罐底孔的孔壁上嵌入连接有底轴承,该底轴承的顶部与弹簧的底端相连接,弹簧的顶端上延至锭罐的内部后与顶轴承的底部相连接,顶轴承、弹簧、底轴承的内部依次连接成进轴腔,该进轴腔与位于其下方的储纱通腔正对设置,且相互连通。
[0015]所述直捻机还包括竖纱板、侧竖纱管、横纱管与底竖纱管;所述锭罐的右侧设置有一块竖纱板,该竖纱板上近其前侧边的部位内贯穿而过有一根侧竖纱管,该侧竖纱管的顶端与外纱筒的出纱方向相连通,侧竖纱管的底端与横纱管的一端垂直连通,横纱管的另一端与底竖纱管的底端垂直连通,底竖纱管的顶端向上延伸进储纱通腔内;所述外纱筒、侧竖纱管的顶端、锭罐的顶端的高度依次减小;所述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的直径进行调节包括:对流经侧竖纱管而过的外纱的速度、张力进行调整。
[0016]所述罐顶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匀捻器,该匀捻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匀捻底盘、匀捻中柱、匀捻顶柱,所述匀捻顶柱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顶柱孔,所述匀捻中柱的内部开设有与顶柱孔上下连通的中柱腔,匀捻中柱的侧围上开设有与中柱腔相通的前侧窗,匀捻中柱的底部的内部设置有一根斜线管,该斜线管的底端经匀捻中柱的底部后与匀捻底盘上开设的盘中线孔相连通,斜线管的顶端依次穿经中柱腔、前侧窗后延伸至匀捻器的外部,匀捻底盘上靠近斜线管的部位上开设有盘侧线孔;所述中柱腔的内部设置有匀绕轴,该匀绕轴的内端与匀捻中柱的内壁相连接,匀
绕轴的外端延伸至中柱腔内;所述内纱依次穿经盘中线孔、斜线管之后与穿经盘侧线孔之后的外纱相缠绕以得到并合线,该并合线缠绕匀绕轴之后,经顶柱孔延伸至匀捻器的外部。
[0017]所述直捻机还包括调整平板与调整凸台,所述调整凸台的侧部设置有相互分隔的一号超喂辊、二号超喂辊、三号超喂辊,调整凸台的底部与调整平板的顶部相连接,调整平板的底部悬空在匀捻器的正上方,调整平板上开设有一个位于中柱腔工作下游的平台线孔,调整平板的前侧面与缓冲杆的内端相连接,缓冲杆的外端向远离调整凸台的方向延伸,缓冲杆的外端上设置有一个补偿杠,所述平台线孔位于缓冲杆、一号超喂辊之间;所述并合线经顶柱孔延伸至匀捻器的外部之后,先穿经平台线孔,再绕一号超喂辊而过,然后在二号超喂辊、三号超喂辊的外侧围同时缠绕多圈之后,再绕补偿杠而过,最后延伸至加捻后纱筒上进行缠绕收集,且加捻后纱筒高于调整凸台设置;所述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的直径进行调节包括:通过一号超喂辊、二号超喂辊、三号超喂辊、补偿杠对并合线的张力进行调整,以反作用于外纱。
[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启动直捻机,以使外纱(1)围绕锭罐(4)转动而形成气圈(X),然后对锭罐锭罐(4)及其外部的气圈(X)进行摄像以获得气圈(X)的即时图像,再对即时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气圈(X)的即时直径,然后将气圈(X)的即时直径与锭罐(4)的直径进行对比,再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X)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获得不与锭罐(4)相摩擦下的最小气圈直径,进而降低直捻机的能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即时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气圈(X)的即时直径是指:先对即时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再对去噪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处理,然后对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获得气圈(X)的即时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是指:先测出锭罐(4)上两个固定的点,即锭罐左像素点、锭罐右像素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测量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上同样两点之间的像素距离,该像素距离用像素个数来衡量,然后将实际距离、像素个数作比以得到像素单元值,再测量边缘检测处理后的图像上位于气圈(X)直径两端的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之间的直径距离,该直径距离用像素个数来衡量,然后用之前获得的像素单元值进行换算,即可测出气圈气圈(X)的即时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气圈(X)的即时直径包括上锭罐气圈直径、最大气圈直径、下锭罐气圈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捻机包括锭罐(4)及其上方设置的外纱筒(10),所述锭罐(4)的底部设置有加捻盘(5),锭罐(4)的内部设置有内纱筒(20),该内纱筒(20)上缠绕的内纱(2)从锭罐(4)的罐顶口(41)向上引出,所述外纱筒(10)上缠绕的外纱(1)通过加捻盘(5)之后向上延伸,直至与罐顶口(41)中引出的内纱(2)相缠绕以得到并合线(3);所述外纱(1)上位于加捻盘(5)、罐顶口(41)之间的部位在旋转的加捻盘(5)带动下,绕锭罐(4)的侧围持续转动,以形成气圈(X);所述摄像由正对锭罐(4)设置的摄像机(9)完成,该摄像机(9)的拍摄范围包括气圈(X)与锭罐(4);所述依据对比的结果对气圈气圈(X)的直径进行调节包括:对加捻盘(5)的转速进行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捻机还包括储纱盘(6),该储纱盘(6)包括储纱外柱(61)及其内部开设的储纱通腔(62),所述储纱外柱(61)上近其顶端的部位上套设有加捻盘(5)的底端,加捻盘(5)的侧围向上延伸以形成加捻盘(5)的上盘口(51),该上盘口(51)与锭罐(4)的底部相接触或低于锭罐(4)的底部,且加捻盘(5)的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增大;所述储纱外柱(61)的侧围上近其底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出纱侧道(63),该出纱侧道(63)的两端分别与外部环境、储纱通腔(62)相通,且储纱外柱(61)的顶端低于锭罐(4)的底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气圈进行拍摄检测以降低直捻机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罐(4)的底部开设有罐底孔(42),该罐底孔(42)的孔壁上嵌入连接有底轴承(43),该底轴承(43)的顶部与弹簧(44)的底端相连接,弹簧(44)的顶端上延至锭罐(4)的内部后与顶轴承(45)的底部相连接,顶轴承(45)、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顺齐祁迪王金印万济滔陈振徐巧郑权吴喜春周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