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茶、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68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茶、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涉及中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第一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桃仁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茶、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茶、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通过使用西药或中药的方法来降血脂,在西药研究方面,一般采用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药物作为临床的常用药,虽然降血脂疗效显著,但长期用药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中药研究方面,具有降血脂作用的中药众多,但是在中药组合物研究方面,大多数中药组合物的降血脂效果未经实验验证,缺乏数据支撑,是否能够有效降血脂仍未知;此外,现存大多配方中的原材料不属于药食同源物质,长期服用安全性未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茶、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具有良好的降血脂的功效,能实现食药两用的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所述第一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桃仁5

7份,赤小豆9

11份,决明子9

11份,莱菔子9

11份;所述第二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玫瑰花9

11份,陈皮9

11份,山楂9

11份,甘草5

7份。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材料均来源于国家药食两用目录,相对安全;其次,该中药组合物充分运用中医药配伍原则,结合现代药理知识,有效增强各成分的原有药效,使各成分相辅相成,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的功效,能实现食药两用的效果。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一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桃仁6份,赤小豆10份,决明子10份,莱菔子10份;所述第二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玫瑰花10份,陈皮10份,山楂10份,甘草6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茶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准备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碎成第一类原料粉末;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末和所述第二类原料混合制成混料;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预设温度的水中,浸泡25

35min,得到中药茶。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预设温度的水中,浸泡25

35min,得到中药茶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为800ml、预设温度为80℃

100℃的水中,浸泡25

35min,使用190

210目筛网进行过滤,以得到混料茶和混料渣;将所述混料渣倒入预设体积为800ml、预设温度为80℃

100℃的水中,继续重复上述步骤2次;将得到的三份混料茶混合,得到中药茶。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末和所述第二类原料混合制成混料的步骤之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混料使用190

210目过滤纱布进行封装处理,得到混料袋。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预设温度的水中,浸泡25

35min,得到中药茶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混料袋放入预设体积为800ml、预设温度为80℃

100℃的水中,浸泡25

35min,得到混料茶;将浸泡过的所述混料袋放入预设体积为800ml、预设温度为80℃

100℃的水中,继续重复上述步骤2次;将得到的三份混料茶混合,得到中药茶。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碎成第一类原料粉末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碎成过45

55目筛的第一类原料粉末。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准备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将所述第一类原料和所述第二类原料混合;将混合后的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与水按照第一预设体积比浸泡50

70min,煎煮40

60min,过滤以得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渣和水按照第二预设体积比煎煮20

40min,过滤以得到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液和所述第二滤液混合,浓缩形成膏体,将膏体干燥形成粉状提取物;将所述粉状提取物加入预设质量的可溶性糊精,混匀,干法制粒得到颗粒;将所述颗粒包装进无纺布茶包袋,以得到中药茶包。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一预设体积比为1:9

1:11,所述第二预设体积比为1:7

1:9,所述预设质量为所述粉状提取物的质量的40%

60%。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中药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中药茶包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茶的小鼠实验的体重数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茶的小鼠实验的血脂四项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7]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中药原料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均为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各组分的药理功效如下:桃仁(Prunus persica(L.)Batsch):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能够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并能明显抑制血栓形成;此外,桃仁具有保肝、抗肝硬化的作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0018]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甘、微苦,温。归肝、脾经。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现代研究表明玫瑰花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心肌酸磷酸激酶的释放, 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膜的损坏;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抗氧化系统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改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所述第一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桃仁5

7份,赤小豆9

11份,决明子9

11份,莱菔子9

11份;所述第二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玫瑰花9

11份,陈皮9

11份,山楂9

11份,甘草5

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桃仁6份,赤小豆10份,决明子10份,莱菔子10份;所述第二类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玫瑰花10份,陈皮10份,山楂10份,甘草6份。3.一种中药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准备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碎成第一类原料粉末;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末和所述第二类原料混合制成混料;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预设温度的水中,浸泡25

35min,得到中药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预设温度的水中,浸泡25

35min,得到中药茶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混料倒入预设体积为800ml、预设温度为80℃

100℃的水中,浸泡25

35min,使用190

210目筛网进行过滤,以得到混料茶和混料渣;将所述混料渣倒入预设体积为800ml、预设温度为80℃

100℃的水中,继续重复上述步骤2次;将得到的三份混料茶混合,得到中药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类原料粉末和所述第二类原料混合制成混料的步骤之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混料使用190

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梅英张清源孙有智章莹管咏梅黄晟赫陈洪福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