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63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流量控制部分和发生部分;其中流量控制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动力装置、稳流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发生部分包含用于产生N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径的N个支路,N≥2,每个支路和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口连接,每条支路包括串联的电磁阀和发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控制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按照实验人员需求,只需控制发雾流量和电磁阀的开关便可输出需要粒径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不同粒径微生物气溶胶实验时无需更换发生器,减少了不同发生器更换的复杂性及外部干扰,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实验测试的准确性与便捷性。高了实验测试的准确性与便捷性。高了实验测试的准确性与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各种微生物气溶胶的实验测试时,常需要应用到微生物气溶胶发生技术。目前国内的微生物气溶胶控制系统主要为单路控制系统,即通过控制器控制单一粒径发生器来发生固定粒径范围微生物气溶胶进行实验测试。而在很多实际应用中一项研究测试可能需要多种粒径微生物气溶胶,这种情况下单路控制系统则需要通过不停更换发生器的复杂方式进行实现,并且实验结果容易受环境污染及人为因素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多路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流量控制部分和发生部分;其中流量控制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动力装置、稳流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发生部分包含用于产生N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径的N个支路,N≥2,每个支路和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口连接,每条支路包括串联的电磁阀和发生器。
[0006]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其中动力装置、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7]发生部分包含4个支路,分别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粒径为2
±
0.2μm、2.5
±
0.3μm、3
±
0.3μm及3.5
±
0.3μm的微生物气溶胶。
[0008]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实验部分,实验部分为实验系统,实验系统气溶胶入口与所述发生部分的每条支路连接。
[0009]所述过滤器为过滤粒径为0.1μm的过滤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装置,控制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按照实验人员需求,只需控制发雾流量和电磁阀的开关便可输出需要粒径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
[0012](2)不同粒径微生物气溶胶实验时无需更换发生器,减少了不同发生器更换的复杂性及外部干扰,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实验测试的准确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 一种四路微生物气溶胶发生控制系统组成示意图;
[0014]图中:1.过滤器;2.动力装置;3.稳流装置;4.流量控制装置;5.第一电磁阀;6.发生器;6

1.第一发生器(MPS:2
±
0.2μm);6

2. 第二发生器(MPS:2.5
±
0.3μm);6

3. 第三发生器(MPS:3
±
0.3μm);6

4. 第四发生器(MPS:3.5
±
0.3μm);7.控制器;8.第二电磁阀;9.实验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技术一种多路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组成及管路线路连接,如图1所示。本多路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主要包括流量控制环节和发生环节两个部分。
[0016]流量控制环节依次为过滤器1、动力装置2、稳流装置3和流量控制装置4,其中动力装置2和流量控制装置4分别和控制器7连接。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1采用0.1μm过滤器。
[0018]发生环节包含多个支路,和流量控制装置4的后端接头使用硅胶管连接。每条支路依次串联第一电磁阀5、发生器6和第二电磁阀8,最后连接到实验系统9。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生环节包含4个支路,其中每条支路电磁阀型号、规格一致,发生器依次为第一发生器6

1(MPS:2
±
0.2μm);第二发生器6

2(MPS:2.5
±
0.3μm);第三发生器6

3(MPS:3
±
0.3μm);第四发生器6

4(MPS:3.5
±
0.3μm)。每条支路中电磁阀5和电磁阀8分别和控制器7连接,可同时控制2.0
±
0.2μm、2.5
±
0.3μm、3.0
±
0.3μm、3.5
±
0.3μm四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径(MPS)的发生,适合应用于不同场景。
[0020]本多路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可以包括实验环节。实验环节为实验系统9,实验系统9设置有气溶胶入口,和电磁阀8通过硅胶管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环境空气从0.1μm过滤器的前端进入,依次经过动力装置2、稳流装置3和流量控制装置4后选择性通过第一电磁阀5、发生器6和第二电磁阀8组成的支路进入实验系统9。
[0022]动力装置3启动后,通过0.1μm过滤器后的洁净空气在稳流装置3的调节下稳定在适宜的发雾流量,流量控制装置4用于控制并实时显示气流流量。按照需要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控制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8的开关,使气流通过需要粒径范围的发生器6,最后进入实验系统9内进行混匀、采样等测试。
[0023]最后测试完成后的微生物气溶胶经过试验系统9的消杀过程从高效过滤器中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量控制部分和发生部分;其中流量控制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动力装置、稳流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发生部分包含用于产生N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径的N个支路,N≥2,每个支路和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口连接,每条支路包括串联的电磁阀和发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其中动力装置、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生部分包含4个支路,分别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粒径为2
±
0.2μm、2.5
±
0.3μm、3
±
0.3μm及3.5
±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贤周齐洋黄慧颖陈思思周楠楠刘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包装材料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