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34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用于容纳液体,容器体的顶部具有开口;容器盖,可拆卸盖合在开口处,容器盖的下盖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容器盖内设置有连通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的蒸汽通道;蒸汽管,蒸汽管的顶端与蒸汽出口连通,蒸汽管的底端与容器体的外部连通;密封组件,设置在蒸汽管的顶端与蒸汽出口之间,密封组件用于在容器盖盖合到位的情况下,密封蒸汽管与蒸汽出口的装配间隙。可以避免进入蒸汽管内的蒸汽经蒸汽管顶端与容器盖之间的间隙回流到容器体内,提高蒸汽排放效果。提高蒸汽排放效果。提高蒸汽排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防倾倒水壶中,大多在壶身内设置蒸汽管,蒸汽管的顶端与壶盖内部的排气通道连通,蒸汽管的底端伸出壶身,壶身内的蒸汽经壶盖底壁的进入排气通道,并经排气通道的出口进入蒸汽管从而将壶内蒸汽排出壶身。若蒸汽管顶端与排气通道出口之间密封不当,壶盖内部的蒸汽很可能经蒸汽管顶部与排气通道之间的装配缝隙回流到壶身内部,蒸汽排放效果较差,尤其在壶盖密封盖合在壶身上的情况下,若无法将壶身内蒸汽短时间内排出,会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以至少解决蒸汽管顶端与排气通道之间密封性差,壶内的蒸汽经蒸汽管顶端与排气通道之间的装配缝隙中流出,蒸汽排放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用于容纳液体,容器体的顶部具有开口;容器盖,可拆卸盖合在开口处,容器盖的下盖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容器盖内设置有连通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的蒸汽通道;蒸汽管,蒸汽管的顶端与蒸汽出口连通,蒸汽管的底端与容器体的外部连通;密封组件,设置在蒸汽管的顶端与蒸汽出口之间,密封组件用于在容器盖盖合到位的情况下,密封蒸汽管与蒸汽出口的装配间隙。
[000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容器体内的蒸汽能够经蒸汽入口进入容器盖内的蒸汽通道,而后经蒸汽出口进入蒸汽管,从蒸汽管的底端排出容器体。由于蒸汽入口设置在容器盖的下盖上,蒸汽很容易上升进入蒸汽入口,蒸汽排放顺畅。而且,在蒸汽管顶端与壶盖的蒸汽出口之间设置密封组件,在容器盖盖合到位的情况下,利用密封组件密封蒸汽管顶端与蒸汽出口之间的装配间隙,可以避免进入蒸汽管内的蒸汽经蒸汽管顶端与容器盖之间的间隙回流到容器体内,提高蒸汽排放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0006]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包括:支架,支架固定设置在容器体上,支架具有导汽柱,蒸汽管的顶端与导汽柱连接,导汽柱能够在容器盖盖合到位的情况下与蒸汽出口连接。
[0008]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容器体上固定安装支架,使蒸汽管的顶端与支架上的导汽柱连接,使导汽柱在容器盖盖合到位的情况下与蒸汽出口连接,蒸汽能够经蒸汽出口、导汽柱进入蒸汽管。其中,利用支架对蒸汽管的顶端进行限位,与相关技术中蒸汽管顶端无倚靠部件相比,提高了蒸汽管的安装稳定度。而且,在容器盖盖合下压的过程中,容器盖会下压到支架上而不会直接向下挤压蒸汽管,可以进一步提高蒸汽管的安装稳定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在蒸汽出口处或
导汽柱的顶部,用于密封蒸汽出口和导汽柱的装配间隙。
[0010]在这些实施例中,在蒸汽出口处或者在导汽柱的顶部设置第一密封件,在容器盖盖合到位的情况下,使第一密封件能够密封蒸汽出口和导汽柱的装配间隙,可有效避免容器体内的液体经该装配间隙流出容器体,也避免蒸汽经该间隙外溢回流到容器体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出口的四周具有向上凸出和/或向下凸出的连接筋,导汽柱的顶端插入连接筋所围空间中。有利于导汽柱稳定连接在蒸汽出口处。
[0012]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密封套,设置在连接筋的内侧,第一密封套的下端面用于与导汽柱的上端面抵接配合,或者第一密封套的内侧壁用于与导汽柱的外侧壁抵接配合。第一密封套可以随着容器盖的盖合向下挤压导汽柱,与导汽柱的上端面或外侧壁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的内侧壁和第一密封套的外侧壁中一个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筋,另一个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凸筋插设在第一环形凹槽内,并与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抵接配合。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可以避免第一密封套轻易脱离连接筋。而且,由于第一环形凸筋和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抵接配合,还可以起到密封效果,避免容器体内的蒸汽或液体经第一密封套和连接筋的间隙进入容器盖。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密封套用于与导汽柱的上端面抵接配合的情况,第一密封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二环形凹槽,和/或第一密封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三环形凹槽。从而第一密封套在其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余量,在第一密封套随着容器盖下压到支架上时,第一密封套可以受压变矮并在水平方向上膨胀,一方面可以更有力地与导汽柱上端面紧密贴合,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在膨胀后封堵导汽柱周缘与连接筋的间隙,提高密封效果。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密封套的内侧壁用于与导汽柱的外侧壁抵接配合的情况,导汽柱的顶部呈圆台形,连接筋所围空间呈圆台形。有利于容器盖在盖合过程中,将第一密封套充分挤压于导汽柱,提高密封效果。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设置在蒸汽管的顶端与导汽柱之间,以密封蒸汽管的顶端和导汽柱的装配间隙。一方面避免容器体内的液体经该间隙进入蒸汽管外流,另一方面避免蒸汽管内的蒸汽经该间隙回流到容器体内,影响蒸汽排放效果。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管的顶端插入导汽柱的底端,第二密封件为第二密封套,第二密封套紧固套设在蒸汽管的顶端,第二密封套插入导汽柱的底端,并与导汽柱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密封效果好,而且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二密封套牢固套设在蒸汽管上,而后插入导汽柱内部,装配方便。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套包括从上至下分布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密封套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壁与导汽柱的内侧壁紧密贴合,第二密封套的第三部分紧固套设在蒸汽管的顶端。
[0019]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第二密封套中高于导汽柱的第一部分插入导汽柱与导汽柱紧密贴合,而非直接将第三部分与导汽柱紧密贴合,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导汽柱的顶端边缘与导汽柱发生磕碰而划伤。而且,第二密封套通常为非硬质材料,在导汽柱内的蒸汽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较长的第二密封套还有助于减弱蒸汽经第二密封套向蒸汽管传递的冲击力,提高蒸汽管的安装稳定性。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套的第二部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四环形凹槽,和/或第二密封套的第二部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五环形凹槽。例如第二密封套的一部分竖向截面呈S形,使得第二密封套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量,则在受到蒸汽管向上的挤压力和/或受到导汽柱内蒸汽向下的力的情况下,第四环形凹槽和/或第五环形凹槽可以压缩变窄,从而使第二密封套在该处膨胀,有利于第二密封套在该处与导汽柱紧密贴合,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套的第二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密封套的第三部分的内径,第二密封套的第三部分套设在第二密封套的第二部分外侧以形成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的边缘处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插槽,蒸汽管的顶端插入插槽内并与插槽的内壁紧密贴合。一方面方便对准插槽的位置,将蒸汽管快速、准确地插装到位,另一方面插销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10),用于容纳液体,所述容器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110);容器盖(30),可拆卸盖合在所述开口(110)处,所述容器盖(30)的下盖上设置有蒸汽入口(310)和蒸汽出口(330),所述容器盖(30)内设置有连通所述蒸汽入口(310)和所述蒸汽出口(330)的蒸汽通道(320);蒸汽管(40),所述蒸汽管(40)的顶端与所述蒸汽出口(330)连通,所述蒸汽管(40)的底端与所述容器体(10)的外部连通;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蒸汽管(40)的顶端与所述蒸汽出口(330)之间,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在所述容器盖(30)盖合到位的情况下,密封所述蒸汽管(40)与所述蒸汽出口(330)的装配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支架(20),所述支架(20)固定设置在所述容器体(10)上,所述支架(20)具有导汽柱(210),所述蒸汽管(40)的顶端与所述导汽柱(210)连接,所述导汽柱(210)能够在所述容器盖(30)盖合到位的情况下与所述蒸汽出口(330)连接;第一密封件(50),所述第一密封件(50)设置在所述蒸汽出口(330)处或所述导汽柱(210)的顶部,用于密封所述蒸汽出口(330)和所述导汽柱(210)的装配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330)的四周具有向上凸出和/或向下凸出的连接筋(331),所述导汽柱(210)的顶端插入所述连接筋(331)所围空间中;所述第一密封件(50)为第一密封套,设置在所述连接筋(331)的内侧,所述第一密封套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导汽柱(210)的上端面抵接配合,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内侧壁用于与所述导汽柱(210)的外侧壁抵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331)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外侧壁中一个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筋(332),另一个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510),所述第一环形凸筋(332)插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0)内,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0)的槽内壁抵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密封套用于与所述导汽柱(210)的上端面抵接配合的情况,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二环形凹槽(520),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三环形凹槽(530);基于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内侧壁用于与所述导汽柱(210)的外侧壁抵接配合的情况,所述导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晨敏吴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