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25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丹参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脑中风是一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中风的本质是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脑中风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脉迟缓等。脑中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居高不下,并且出现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
[0003]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较多,但由于组方原则、配伍等诸多问题,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丹参25

30份,钩藤15

20份,天麻15

20份,琥珀15

20份,制远志15份,全蝎15份,蜈蚣2条,山楂25

30份,菊花25

30份,石决明25

30份,茯神15

20份,牛膝15份,银杏叶15

20份,三七15份,黄芪100份,地龙10份,水蛭10份,土鳖虫1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枣皮10份,枸杞子10份。
[0007]进一步的,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丹参30份,钩藤20份,天麻20份,琥珀20份,制远志15份,全蝎15份,蜈蚣2条,山楂30份,菊花30份,石决明30份,茯神20份,牛膝15份,银杏叶20份,三七15份,黄芪100份,地龙10份,水蛭10份,土鳖虫1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枣皮10份,枸杞子10份。
[0008]本方由天麻钩藤饮和补阳还五汤二方化裁而成,根据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的理论,以黄芪为君重在补气,健脾益肺,益气通络,配合诸活血之品其行气,补气活血之功能更甚,乃方中君药,红花活血化瘀行滞之力甚强,抇得益彰,共司臣职,地龙咸寒走窜入络剔邪,畅通血气,熄风止痉,牛藤味苦重于甘,攻破之力甚强,不但可活血通络,袪瘀止痛,也可引血下行,走而能补,丹参功似四物,善活血凉血养血益心,祛瘀生新,安神定志,山楂入血分,不但消食化积之功甚强,且其活血散瘀,消肿之亦佳,故而独领使命,该方能补能攻,能上能下,共奏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之功,方中山楂一味,既可奏活血散瘀之效,又可消解诸药之腻,健脾和胃,盖中风患者肠厚脂高,本品既可薄肠又可化脂,且能活血,尚能防黄芪雍补之弊,一药四功,确为善用药者。
[0009]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活血,逐瘀通络,袪瘀生新的功效,对中风,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脉迟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2]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风逐瘀汤),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丹参30克,钩藤20克,天麻20克,琥珀20克,制远志15克,全蝎15克,蜈蚣2条,山楂30克,菊花30克,石决明30克,茯神20克,牛膝15克,银杏叶20克,三七15克,黄芪100克,地龙10克,水蛭10克,土鳖虫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枣皮10克,枸杞子10克将上述规定量的各药物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进行煎熬,大火烧开后,文火熬15分钟后过滤,留取滤液,1副药共熬制三次,将三次药液进行混合后口服,每次口服100

200ml,每日口服3次。
[0013]本申请采用上述汤剂对88例中风后遗证属气虚血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66例,女22例,60岁以下15例,60岁至70岁者45例,70岁以上者28例,有效率100%。这88例患者为中风患者,已度过急性期,为后期康复,自行口服中药,效不佳的病人,主要表现有言语不清、肢体乏力、遗尿、舌苔薄白等表现。使用中风逐於汤主要采用煎服,留取汤液进行口服,每日3次,每次200ml。其好转的判定标准主要是患者言语是否较前清晰、肢体乏力较前是否好转、遗尿及舌苔薄白有无改善。
[0014]本方剂在治疗中风病主选药物中除黄芪、地龙、桃仁、红花等之外,还增加了水蛭、土鳖虫、银杏叶等,水蛭有较强的促进血液运行的效果,能祛除血瘀,治疗的高发疾病为中风;土鳖虫亦能破除血瘀,还能降低胆固醇,具有抗血栓的作用。水蛭、土鳖虫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核心药物,因此该方剂结合了水蛭、土鳖虫等药物增加了治疗卒中的效果。
[0015]本方功擅益气活血,对中风后遗证属气虚血瘀者有良效,中风初期实证者不宜之,方中山楂运用颇有新意,值得探讨,盖中风患者多肠厚脂高、本品既可薄肠又可化脂,且能活血,尚能防黄芪壅补之弊,一药四功,确为善用药者,临证注重气血、强调祛邪,每获显效。
[0016]典型病例1:罗某,男,78岁。
[0017]初诊(2017年9月13日):家属诉其于2015年中风,几次住院治疗,效果不显著,经熟人介绍前来就诊,现症半身不遂,神志欠清,口眼歪斜,筋脉痉挛抽搐,双腿行走无力,语言寒涩,口角流涎,时遗尿,脉迟缓浮弱,舌苔薄白。
[0018]辨证:中风后遗证之气虚血瘀者。
[0019]治法:益气活血,逐瘀通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
[0020]主方:中风逐瘀汤10剂,水煎服,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每次囗服200毫升。
[0021]二诊 (2017年9月25日):家属诉其神志己清,言语较前清晰,囗眼歪斜有所好转,双腿行之较有力,仍遗尿,脉迟缓,舌苔薄白。
[0022]拟原方再进10剂,水煎服,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每次囗服200毫升。
[0023]三诊(2017年10月6日):家属诉其言语清晰,双腿行走有力,遗尿已大减,舌苔薄白拟原方再进10剂。
[0024]典型病例2:
汪某:男,48岁,仪陇县人。
[0025]初诊(2022年6月26日):家属诉其于2022年4月20日脑梗中风,曾到三甲医院就诊断为脑梗死(CT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栓形成,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高血压病,焦虑状态,住院2月之久,经用抗血小板聚集,降压等药物治疗,珍灸理疗等综合治疗罔效,经人介绍于2022年6月26日前来就诊,检查:半身不遂,双腿行赴无力,伸舌右偏,白苔白滑,脉细滑。
[0026]辨证:中风后遗证属气虚血瘀者。
[0027]治法:益气和血,逐瘀通络,排滞荡邪,袪瘀生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丹参25

30份,钩藤15

20份,天麻15

20份,琥珀15

20份,制远志15份,全蝎15份,蜈蚣2条,山楂25

30份,菊花25

30份,石决明25

30份,茯神15

20份,牛膝15份,银杏叶15

20份,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