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239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其在接触网立柱的外围设置U型混凝土挡墙,U型混凝土挡墙的封闭端位于路基边坡的底端,接触网立柱位于U型混凝土挡墙的开口端内,且接触网立柱位于U型混凝土挡墙的纵轴线上,接触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撑构件,斜撑构件一端与接触网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U型混凝土挡墙固定连接,U型混凝土挡墙下部的路基边坡内间隔设置若干根无缝钢管微型桩对坡体进行防护,无缝钢管微型桩内注浆并插入直径为28mm的钢筋作为加劲筋,加劲筋在无缝钢管微型桩外端预留有一定长度,无缝钢管微型桩注浆时采用孔底注浆法进行注浆,所述加劲筋的预留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入U型混凝土挡墙内。的预留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入U型混凝土挡墙内。的预留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入U型混凝土挡墙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属于铁路建设设备防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交通的不断建设,越来越多的管线等穿越工程不可避免地会与既有铁路产生立体交叉。接触网作为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防止发生倾斜变形。对于处于软弱土层的接触网设备,当遇到穿越工程时,由于接触网设备下部的土层较弱,很容易出现沉降不均匀、路基边坡下陷偏移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体变形,严重影响接触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影响铁路正常运营。目前,在遇到穿越工程与既有铁路产生立体交叉时,常采用支撑构件对接触网立柱进行加固,但是在面对软弱土层、压缩土较厚的情况时,该加固形式的劣势较为明显,经过长期的列车运行和外力荷载作用下会出现一定的不均匀沉降,会严重影响接触网立柱的稳定性,因此对处于软弱土层或压缩土较厚的铁路接触网设备,目前的防护手段通常是将接触网设备迁移到施工影响区范围外,这种方式的操作难度较大、费用较高,而且对铁路的运营存在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简单、防护可靠的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在接触网立柱的外围设置U型混凝土挡墙,U型混凝土挡墙的封闭端位于路基边坡的底端,接触网立柱位于U型混凝土挡墙的开口端内,且接触网立柱位于U型混凝土挡墙的纵轴线上,接触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撑构件,斜撑构件一端与接触网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U型混凝土挡墙固定连接,U型混凝土挡墙下部的路基边坡内间隔设置若干根无缝钢管微型桩对坡体进行防护,无缝钢管微型桩内注浆并插入直径为28mm的钢筋作为加劲筋,所述加劲筋在无缝钢管微型桩外端预留有一定长度,无缝钢管微型桩注浆时采用孔底注浆法进行注浆,无缝钢管微型桩通过从钢管底部的出浆孔溢出的浆体与路基边坡固结为一体,所述加劲筋的预留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入U型混凝土挡墙内。
[0005]本专利技术中,U型混凝土挡墙、斜撑构件、无缝钢管微型桩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加固的连结体对接触网立柱进行加固防护。U型混凝土挡墙在避免对轨道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接触网立柱进行环绕防护,形成有效的局部范围加固形式,而且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对称性的特点,横断面方向受到的外荷载对称于结构的纵轴线,这使得结构自身有较好的抗滑和抗倾稳定性;通过在U型混凝土挡墙下部设置无缝钢管微型桩,能对较大范围内的软弱土层进行加固,通过将加劲筋与U型混凝土挡墙结合可形成一个加固的连结体,能够控制坡体的侧向位移和剪切应变,起到整体加固的效果。无缝钢管微型桩采用孔底注浆法进行注浆,注浆时浆体从钢管底部的出浆孔溢出,可在钢管与钻孔壁之间形成水泥
固结体,以握裹钢管,可防止钢管锈蚀,同时可增强钢管与孔壁土(岩)之间的粘结,提高桩的承载力。
[0006]进一步的,为提高微型桩的防护效果,无缝钢管微型桩的桩径为20cm。
[0007]进一步的,为提高U型混凝土挡墙的防护效果,U型混凝土挡墙的墙体宽度为120cm,,墙体高度为60

100cm。
[0008]进一步的,为提高微型桩的防护效果,相邻的无缝钢管微型桩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

65cm。
[0009]进一步的,为保证U型混凝土挡墙对接触网立柱的有效防护,接触网立柱距U型混凝土挡墙的边墙的距离为1

2m。
[0010]进一步的,为保证加劲筋与U型混凝土挡墙的可靠连接,所述加劲筋在无缝钢管微型桩外端的预留长度为45cm。
[0011]进一步的,注浆材料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0,浆体强度为M25,灌浆采用静压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25~0.50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初期强度发展快、强度高的优点,通过静压注浆可使浆液扩散后强度得到快速提升,加固范围更大,注浆效果更好,注浆固结体强度更高,当注浆浆液全部进入地层后利用率高。
[0012]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0013](1)放线定点:按照布设的钻孔位置,用测量仪器在现场准确放点定位;
[0014](2)钻机就位钻孔:根据设计桩位图,将钻机就位安装并进行调试,孔位偏差应控制在20mm内,钻孔垂直度误差<1%。;
[0015](3)洗孔及放下钢管:采用BW

150泵清孔,然后按设计标高要求放下钢管和注浆管,注浆管底面距孔底高度不大于0.20m,钢管放下至孔底后采用吊锤锤击,确保钢管到达孔底;
[0016](4)采用孔底注浆法向钢管内注浆,形成无缝钢管微型桩,对坡体进行防护;
[0017](5)浇筑U型混凝土挡墙,同时将预留加劲筋浇筑到U型混凝土挡墙中形成共同防护结构;
[0018](6)将斜撑构件与接触网立柱和U型混凝土挡墙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U型混凝土挡墙、斜撑构件、无缝钢管微型桩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加固的连结体对接触网立柱进行加固防护,施工简单,加固防护效果好。其中,U型混凝土挡墙在避免对轨道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接触网立柱进行环绕防护,形成有效的局部范围加固形式,而且U型混凝土挡墙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对称性的特点,横断面方向受到的外荷载对称于结构的纵轴线,这使得结构自身有较好的抗滑和抗倾稳定性;无缝钢管微型桩无需开挖、承载力高,施工简单,能对较大范围内的软弱土层进行加固,通过加劲筋与U型混凝土挡墙的结合,能够控制坡体的侧向位移和剪切应变,起到整体加固的效果;无缝钢管微型桩采用孔底注浆法进行注浆,注浆时浆体从钢管底部的出浆孔溢出,可在钢管与钻孔壁之间形成水泥固结体,以握裹钢管,可防止钢管锈蚀,同时可增强钢管与孔壁土(岩)之间的粘结,可提高桩的承载力,并且通过注浆可改善土体承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U型混凝土挡墙、斜撑构件、无缝钢管微型桩形成一个加固的连结体,可使得边坡土体保持在应力平衡状态,能够有效防止路基边坡变形,能够有效预防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接触网立柱带来的影响,而且具有更好的加固效果,形成有效的整体范围加固形式,
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软弱土层、压缩土较厚的情况时对接触网立柱进行加固防护。相较于传统的迁改防护方式来说,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降低施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最为关键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将对列车行进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实现对接触网的加固防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斜撑构件与接触网立柱及U型混凝土挡墙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中,1、接触网立柱,2、紧固连接件,3、斜撑构件,4、U型混凝土挡墙,5、无缝钢管微型桩,6、加劲筋,7、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在接触网立柱的外围设置U型混凝土挡墙(4),U型混凝土挡墙(4)的封闭端位于路基边坡的底端,接触网立柱位于U型混凝土挡墙(4)的开口端内,且接触网立柱位于U型混凝土挡墙(4)的纵轴线上,接触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撑构件(3),斜撑构件(3)一端与接触网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U型混凝土挡墙(4)固定连接,U型混凝土挡墙(4)下部的路基边坡内间隔设置若干根无缝钢管微型桩(5)对坡体进行防护,无缝钢管微型桩(5)内注浆并插入直径为28mm的钢筋作为加劲筋,所述加劲筋在无缝钢管微型桩(5)外端预留有一定长度,无缝钢管微型桩(5)注浆时采用孔底注浆法进行注浆,无缝钢管微型桩(5)通过从钢管底部的出浆孔溢出的浆体与路基边坡固结为一体,所述加劲筋的预留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入U型混凝土挡墙(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无缝钢管微型桩(5)的桩径为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U型混凝土挡墙(4)的墙体宽度为120cm,墙体高度为60

10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土层铁路接触网立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相邻的无缝钢管微型桩(5)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

65cm。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赵坤初存吉王栋张跃许文鹏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