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017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包括:主动拉合台座,与主动拉合单元配合,包括支撑边框以及位于支撑边框顶部的盖板;被动拉合台座,与被动拉合单元配合,与所述主动拉合单元结构相同,且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与所述主动拉合台座镜像对称设置;底座,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两端的承重板,其中一端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所述主动拉合台座,另一端的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所述被动拉合台座;可确保拉合系统在管节对接期间正常运行,保证管节对接顺利;对拉工装整体重量与砼相比较轻,便于一体船携带;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项目成本。节约项目成本。节约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202011174413.3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水下拉合施工装置,沉管隧道对接期间,通过上述公开的施工装置将待安装管节拉向已安装管节,实现GINA止水带的初步对接。为保证拉合系统正常运行,待安装管节出坞前,需将拉合系统分别进行对拉试验,以确保拉合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0003]因此,需要一套可放置在隧道沉管运载安装一体船上的便携式的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一体船携带及多次试验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包括:
[0006]主动拉合台座,与主动拉合单元配合,包括支撑边框以及位于支撑边框顶部的盖板;
[0007]被动拉合台座,与被动拉合单元配合,与所述主动拉合单元结构相同,且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与所述主动拉合台座镜像对称设置;
[0008]底座,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两端的承重板,其中一端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所述主动拉合台座,另一端的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所述被动拉合台座。
[000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拉工装可确保拉合系统在管节对接期间正常运行,保证管节对接顺利。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框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凸”字形,所述支撑边框的凸出部为弧形边,所述凸出部为对拉时的受力面。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框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支撑固定所述盖板的支撑组件。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横隔板和均匀设置在所述横隔板两侧的若干腹板,所述横隔板、所述腹板均为竖向设置,且所述腹板垂直于所述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和所述腹板为所述盖板提供支撑力。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沿所述腹板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插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孔配合,将所述盖板与所述横隔板固定,防止拉合试验过程中,盖板在拉合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影响拉合试验的结果。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防弹跳压板,所述防
弹跳压板用于在拉合试验时将主动拉合单元和被动拉合单元分别锁定于所述主动拉合台座和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上。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承重板之间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呈四边形分布,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主动拉合单元和被动拉合单元的标高调整螺钉。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0017]底部支撑部件,两个,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两端;
[0018]横向支撑部件,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部件的上方,且所述底部支撑部件垂直于所述横向支撑部件;
[0019]支撑腹板,多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横向支撑部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承重板或者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腹板支撑所述承重板或者所述支撑板。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部件为槽钢,所述横向支撑部件为H型钢材。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对拉工装,可确保拉合系统在管节对接期间正常运行,保证管节对接顺利;
[0022]对拉工装整体重量与砼相比较轻,便于一体船携带;
[0023]对拉工装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项目成本。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动拉合台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对拉工装进行拉合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0、主动拉合台座;11、支撑边框;111、凸出部;112、容纳腔;113、横隔板;114、腹板;1141、插接部;12、盖板;121、插孔;20、被动拉合台座;30、底座;31、支撑架;32、承重板;40、主动拉合单元;41、拉合油缸;42、主动拉合结构件;43、竖向调整油缸;44、主动拉杆;45、标高调整螺钉;46、第一防弹跳销轴;50、被动拉合单元;51、被动拉合结构件;52、被转动块;53、被动拉钩;54、标高调整螺母;55、第二防弹跳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本实施例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用于对拉合系统进行对拉试验,其中,对拉系统为申请号为202011174413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海底沉管水下拉合施工装置结构相同,包括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如图4所示,主动拉合单元40里面包括拉合油缸41、主动拉合结构件42、竖向调整油缸43、主动拉杆44、标高调整螺钉45和第一防弹跳销轴46组成。被动拉合单元50包括被动拉合结构件51、被转动块52、被动拉钩53、标高调整螺母54、第二防弹跳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拉合台座,与主动拉合单元配合,包括支撑边框以及位于支撑边框顶部的盖板;被动拉合台座,与被动拉合单元配合,与所述主动拉合单元结构相同,且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与所述主动拉合台座镜像对称设置;底座,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两端的承重板,其中一端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所述主动拉合台座,另一端的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所述被动拉合台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框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凸”字形,所述支撑边框的凸出部为弧形边,所述凸出部为对拉时的受力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框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支撑固定所述盖板的支撑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横隔板和均匀设置在所述横隔板两侧的若干腹板,所述横隔板、所述腹板均为竖向设置,且所述腹板垂直于所述横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沿所述腹板向上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王强王伟宁进进管泽旭朱岭王利江董辉马得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