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06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物镜、碘钨灯组件、准直透镜组、LED二极管组件及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红外照明系统和可见光照明系统;其中红外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物镜、照明反射镜和碘钨灯,可见光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物镜、二极管准直镜和LED二极管;所述照明反射镜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二极管准直镜嵌于照明反射镜中心的圆孔内,所述碘钨灯与LED二极管均安装在照明系统光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光源照明装置,可同时兼顾可见光波段和长波红外波段,覆盖了绝大多数光学仪器照明需求。覆盖了绝大多数光学仪器照明需求。覆盖了绝大多数光学仪器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照明系统是光学仪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光学仪器在工作时,需要用光源照明,这些仪器一般都是利用光源把物体照亮,再通过系统进行成像。为了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和充分发挥成像光学系统的作用,需要在光源和被照亮物平面之间再加入一个照明系统。目前常用的照明光路多采用单一非球面聚光镜,其问题在于在宽波段照明中,可见光波段和长波红外波段焦距偏差很大,难以兼顾,导致整体照明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照明系统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可同时兼顾可见光波段和长波红外波段,甚至某一单色波段,极大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与辐照均匀度,为被照亮物平面提供较好地照明环境。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物镜、碘钨灯组件、准直透镜组、LED二极管组件及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两个照明系统,所述的两个照明系统分别为红外照明系统和可见光照明系统;其中红外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物镜、照明反射镜和碘钨灯,可见光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物镜、二极管准直镜和LED二极管;所述照明反射镜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二极管准直镜嵌于照明反射镜中心的圆孔内,且二极管准直镜与照明反射镜的平面对齐,所述碘钨灯与LED二极管均安装在照明系统光轴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照相物镜为弯月透镜,基底材料为ZNS,照相物镜的前后表面均镀制有能提高400nm~700nm和8μm~12μm波段透过率的增透膜。
[0006]进一步地,所述照明反射镜为平凹透镜,基底材料为K9,照明反射镜的凹面镀制有能提高400nm~12μm波段反射率的反射膜。
[0007]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准直镜为平凸透镜,基底材料为K9,二极管准直镜的前后表面均镀制有能提高400nm~700nm波段透过率的增透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物镜通过压圈安装于外壳一端,所述外壳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LED二极管组件,所述准直透镜组位于LED二极管组件一侧,且准直透镜组通过LED二极管组件压紧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碘钨灯组件安装在外壳侧边,并位于照明物镜和准直透镜组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透镜组包括照明反射镜和二极管准直镜。
[0010]进一步地,所述碘钨灯组件包括碘钨灯、灯座二、电源接插件二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钉安装在外壳侧边,且安装座内壁开设有侧边槽,所述灯座二安装于安装座的侧边槽内,灯座二与安装座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灯座二中部安装有电源接插件二,所述碘钨灯安装在电源接插件二的电极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LED二极管组件包括LED二极管、电源接插件一和灯座一,所述灯座
一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端部,且灯座一的端部将准直透镜组压紧固定在外壳内部;灯座一的中部安装有电源接插件一,所述LED二极管安装在电源接插件一的正负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位置与碘钨灯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的位置与LED二极管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双光源照明装置,可同时兼顾可见光波段和长波红外波段,覆盖了绝大多数光学仪器照明需求。
[0015](2)极大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光束均匀度,照明效果大幅提升。
[0016](3)整体结构简单,器件高度集成化,便于装调。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光源照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光源照明装置的光学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双光源照明装置的照明光源部件组成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双光源照明装置外壳的外形图;图中:1、照明物镜,2、准直透镜组,3、照明反射镜,4、二极管准直镜,5、LED二极管,6、碘钨灯,7、碘钨灯组件,8、LED二极管组件、9、电源接插件一,10、灯座一,11、安装座,12、电源接插件二,13、灯座二,14、外壳,15、散热孔,16、散热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以下具体详细的描述。
[0019]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物镜1、碘钨灯组件7、准直透镜组2、LED二极管组件8及外壳14。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的外壳14内安装有两个照明系统,即红外照明系统和可见光照明系统;其中,照明物镜1、照明反射镜3和碘钨灯6组成的照明系统为被照亮物平面提供红外照明环境,碘钨灯6热辐射发出的红外光线经照明反射镜3凹面反射后,通过照明物镜1形成均匀的光束照射在物平面上;照明物镜1、二极管准直镜4和LED二极管5组成的照明系统为被照亮物平面提供可见光照明环境,LED二极管5发出的光线依次通过二极管准直镜4和照明物镜1后,均匀照射在物平面上。
[0021]照明物镜1安装于外壳14一端,并通过压圈固紧;照相物镜1的形状为弯月透镜,基底材料为ZNS,光焦度为0.02026,表面曲率半径分别为45和122.14,前后表面均镀制增透膜,可使400nm~700nm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95%,8μm~12μm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85%。
[0022]准直透镜组2包括照明反射镜3和二极管准直镜4。照明反射镜3中心开设有直径为φ10的圆孔,二极管准直镜4外圆直径为φ10,二极管准直镜4嵌于照明反射镜3中心的圆孔内,且二极管准直镜4与照明反射镜3的平面对齐。
[0023]照明反射镜3为平凹透镜,基底材料为K9,凹面曲率半径为

50,照明反射镜3的凹
面镀制反射膜,可使400nm~14μm波段范围内平均反射率≥90%。
[0024]二极管准直镜4为平凸透镜,基底材料为K9,光焦度为0.06935,凸面曲率半径为7.5,二极管准直镜4的前后表面均镀制增透膜,可使400nm~700nm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99%。
[0025]碘钨灯组件7安装在外壳14侧边,并位于照明物镜1和准直透镜组2之间。碘钨灯组件7包括碘钨灯6、灯座二13、电源接插件二12和安装座11;安装座11通过螺钉安装在外壳14侧边,且安装座11内壁开设有侧边槽,灯座二13安装于安装座11的侧边槽内,灯座二13与安装座11构成滑动连接,灯座二13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电源接插件二12,碘钨灯6安装在电源接插件二12的电极上,通过安装座11的侧边槽可上下调节碘钨灯6的位置。
[0026]LED二极管组件8安装于准直透镜组2一侧, LED二极管组件8包括LED二极管5、电源接插件一9和灯座一10,灯座一10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4端部,且灯座一10的端部将准直透镜组2压紧固定在外壳14内部;灯座一10的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电源接插件一9,LED二极管5安装在电源接插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源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物镜(1)、碘钨灯组件(7)、准直透镜组(2)、LED二极管组件(8)及外壳(14),所述外壳(14)内部安装有两个照明系统,所述的两个照明系统分别为红外照明系统和可见光照明系统;其中红外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物镜(1)、照明反射镜(3)和碘钨灯(6),可见光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物镜(1)、二极管准直镜(4)和LED二极管(5);所述照明反射镜(3)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二极管准直镜(4)嵌于照明反射镜(3)中心的圆孔内,且二极管准直镜(4)与照明反射镜(3)的平面对齐,所述碘钨灯(6)与LED二极管(5)均安装在照明系统光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物镜(1)为弯月透镜,基底材料为ZNS,照相物镜(1)的前后表面均镀制有增透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源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反射镜(3)为平凹透镜,基底材料为K9,照明反射镜(3)的凹面镀制有反射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光源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准直镜(4)为平凸透镜,基底材料为K9,二极管准直镜(4)的前后表面均镀制有能提高400nm~700nm波段透过率的增透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物镜(1)通过压圈安装于外壳(14)一端,所述外壳(14)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LED二极管组件(8),所述准直透镜组(2)位于LED二极管组件(8)一侧,且准直透镜组(2)通过LED二极管组件(8)压紧固定在外壳(1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邱党社李彪孙攀周熙霖陈正正王志强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