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设备中减震结构单一,减震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桥梁上部结构的托板,托板的底部呈矩阵式分布有多个减震机构一,减震机构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板,且滑板滑动连接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滑板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板、减震机构二与拉杆的组合,在结合减震机构一对托板上方传递的力进行减震,且辅以减震机构三,进而对托板上所传递的纵向上的力进行多重减震,从而实现其的高效减震效果,且减轻了减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长其使用寿命。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支座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角转)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
[0003]现有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159256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减震机构和托板机构,所述壳体的上端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正下方,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壳体的下端板内侧面上,所述安装块上至少设有两组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块上,所述圆柱筒的上端与壳体上端板的内表面齐平,所述圆柱筒内均设有第一减震元件,所述第一减震元件的下端与圆柱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托板机构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减震机构数量对应的安装柱。
[0004]上述专利文件中的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对桥梁的减震效果,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5]设备中对于桥梁上纵向力的减震仅依靠单一的减震机构一,其不仅减震效果有限,且单一的减震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有限。
[0006]因此,如何对桥梁支座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桥梁上部结构的托板,托板的底部呈矩阵式分布有多个减震机构一,减震机构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板,且滑板滑动连接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滑板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二,减震机构二上活动连接有拉杆,且滑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三;
[0009]所述减震机构二包括U型座,U型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二与移动套,所述减震弹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套上,且减震弹簧二的另一端设置于U型座的侧边内壁上;
[0010]所述减震机构三包括楔块一,楔块一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位于壳体底部内壁上的楔块二,多个所述楔块二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三。
[0011]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底端通过定位销连接于移动套上,且拉杆的顶端通过支座连接于壳体的侧边内壁上。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减震机构一分为两个减震结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壳壁上开设有两个通槽,每个所述减震结构的顶部分别穿过相应所述通槽。
[0013]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一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板上的套筒,套筒的内部套设有减震
弹簧一,且套筒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挡环,挡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延伸入套筒的内部,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托板上。
[0015]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一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套筒的底部内壁上,且减震弹簧一的顶端设置于挡环的底部壳壁上。
[0016]优选的,多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楔块二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两侧内壁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通过设置滑板、减震机构二与拉杆的组合,在结合减震机构一对托板上方传递的力进行减震,且辅以减震机构三,进而对托板上所传递的纵向上的力进行多重减震,从而实现其的高效减震效果,且减轻了减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图2的减震机构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壳体;2、托板;3、滑板;4、减震机构一;41、套筒;42、支撑柱;43、挡环;5、减震机构三;51、楔块一;52、楔块二;53、伸缩杆;54、减震弹簧三;6、减震机构二;61、U型座;62、导向杆;63、减震弹簧二;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桥梁上部结构的托板2,托板2的底部呈矩阵式分布有多个减震机构一4,减震机构一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板3,且滑板3滑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滑板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二6,减震机构二6上活动连接有拉杆7,且滑板3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三5;
[0026]减震机构二6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板3顶部外壁上的U型座61,U型座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2,导向杆62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二63与移动套,减震弹簧二6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套上,且减震弹簧二63的另一端设置于U型座61的侧边内壁上;
[0027]减震机构三5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板3底部外壁上的楔块一51,楔块一51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位于壳体1底部内壁上的楔块二52,多个楔块二5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杆53,伸缩杆53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三54,多个伸缩杆53远离楔块二5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
[0028]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工作原理是:当托板2受到纵向力时,其对减震机构一4进行下压,而减震机构一4在伸缩减震的同时带动滑板3下移。滑板3的下移使得拉杆7在减震机构二6上进行拉扯,进而通过减震机构一4及减震机构二6实现对托板2上所受纵向力的初步减震。当滑板3持续下移时,通过减震机构三5对其进行而成减震,从而以多重减震的方式实现对托板2上纵向力的高效缓冲。
[0029]拉杆7对减震机构二6进行拉扯时,随之滑板3的下移,拉杆7以支座为圆心进行摆动,进而减震机构二6中的移动套对减震弹簧二63进行压缩,从而实现其减震效果。
[0030]减震机构三5的减震,随滑板3的持续下移,进而楔块51下移,并对楔块52进行挤压,楔块52受力后向两侧移动,压缩减震弹簧三54并使得伸缩杆53进行收缩,进而实现其减震效果。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桥梁减震支座,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拉杆7的底端通过定位销连接于移动套上,且拉杆7的顶端通过支座连接于壳体1的侧边内壁上,多个减震机构一4分为两个减震结构,壳体1的顶部壳壁上开设有两个通槽,每个减震结构的顶部分别穿过相应通槽。
[0033]本实施例中,减震机构一4的设置不仅是对托板2的减震,也是需要保障对其的稳定支撑,进而减震机构一4的设置范围为四至六个,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并以两个为一组分为两个减震结构。
[0034]实施例三
[0035]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桥梁减震支座,相较于实施例一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桥梁上部结构的托板(2),托板(2)的底部呈矩阵式分布有多个减震机构一(4),减震机构一(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板(3),且滑板(3)滑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二(6),减震机构二(6)上活动连接有拉杆(7),且滑板(3)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三(5);所述减震机构二(6)包括U型座(61),U型座(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2),导向杆(62)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二(63)与移动套,所述减震弹簧二(6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套上,且减震弹簧二(63)的另一端设置于U型座(61)的侧边内壁上;所述减震机构三(5)包括楔块一(51),楔块一(51)的两侧滑动连接有位于壳体(1)底部内壁上的楔块二(52),多个所述楔块二(5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杆(53),伸缩杆(53)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三(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7)的底端通过定位销连接于移动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肖,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虹彩路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