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964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基板上排布有多个直下式发光单元;光学膜层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光侧;导光板,位于所述光学膜层组与基板之间;侧入式发光结构,设置于导光板的一端,包括侧入灯条以及设置在侧入灯条上的侧入式发光单元,侧入式发光单元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防窥挡墙,设置在基板上并围绕直下式发光单元,防窥挡墙的高度大于直下式发光单元的高度,防窥挡墙配置为减小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控制侧入式发光单元和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开启或关闭状态,可实现防窥模式、分享模式及主观察模式的三种状态切换的显示效果。示效果。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各类显示性能要求的提高,显示行业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通常,显示器件具有较大的视角,位于不同视角的用户均可获知其显示的信息。然而,在一些场景下,用户希望保护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车载、电视、平板、手机等设备增加了防窥模式的需求,希望显示器件具有防窥功能。
[0003]目前的显示技术中,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防窥性能,常用处理方式为在显示器表面贴附防窥膜,通过防窥膜过滤大视角的光线,但一旦贴敷上防窥膜后,便只能使用防窥模式,此种方式无法实现防窥与分享模式的自由切换。
[0004]因此,如何实现防窥模式与分享模式的自由切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防窥模式与分享模式的自由切换的问题。
[0006]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7]基板,所述基板上排布有多个直下式发光单元;
[0008]光学膜层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光侧;
[0009]光板,位于所述光学膜层组与基板之间;
[0010]侧入式发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包括侧入灯条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入灯条上的侧入式发光单元,所述侧入式发光单元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
[0011]防窥挡墙,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围绕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所述防窥挡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的高度,所述防窥挡墙配置为减小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
[0012]上述背光模组,通过设置侧入式发光单元、直下式发光单元及防窥挡墙,分别控制侧入式发光单元和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开启或关闭状态,可实现防窥模式、分享模式及主观察模式的三种状态切换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防窥挡墙,可减少大角度光线,从而实现防窥效果。
[0013]可选地,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周围的防窥挡墙围合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透明层,所述防窥挡墙为透明挡墙,所述防窥挡墙朝向导光板的一侧及所述第一透明层上覆设有第二透明层,且所述第一透明层、防窥挡墙及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依次增大。此种结构,通过折射率对光路的影响,可改变直下式发光单元出射的大角度光线,使大角度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明层、防窥挡墙及第二透明层后,经两次折射,将大角度光线转变为小角度光线,从而达到防窥的效果。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透明层上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一一
对应且用于进一步减小出光角度的多个光路微调结构。此种结构,通过在第二透明层的出光面上设置多个光路微调结构,可改变经过光路微调结构的光路,以进一步将出射光线转变为小角度光线,从而达到光线汇聚的效果。
[0015]可选地,所述光路微调结构呈多棱锥状。此种结构,可通过多棱锥状的光路微调结构,达到对直下式发光单元出射光线的角度调整,使大角度光线转变为小角度光线。
[0016]可选地,所述防窥挡墙为吸光挡墙,以吸收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出射到所述防窥挡墙上的光线。此种结构,可通过设置吸光挡墙,将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大角度光线吸收,从而减少大角度光线,进而实现防窥效果。
[0017]可选地,所述防窥挡墙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层,且所述防窥挡墙的侧壁与所述基板之间呈锐角。此种结构,利用反射层对光线的反射以及入射至反射层的光线角度,从而将直下式发光单元出射的大角度光线转换为小角度光,进而实现防窥效果。防窥挡墙的角度及高度可根据显示效果进行调整设计。
[0018]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用于分别控制直下式发光单元和侧入式发光单元的控制芯片。此种结构,通过控制芯片能够分别控制直下式发光单元和侧入式发光单元各自的开启和关闭状态,从而实现在三种模式下的切换。
[0019]可选地,所述光学膜层组包括沿基板出光侧依次层叠设置的下扩散片、增亮膜、上扩散片和聚光膜。此种结构,可通过光学膜层组实现对光线的扩散均匀化、增亮加强及颜色转换等效果。可选地,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和/或侧入式发光单元为RGB单灯或RGB封装形式或蓝光LED加荧光粉封装形式或蓝光LED加QD封装形式或蓝光LED或封装形态的蓝光LED;
[0020]其中,当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和/或侧入式发光单元为蓝光LED或封装形态的蓝光LED时,所述光学膜层组包括用于激发白光的量子点膜。
[0021]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层叠设置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0022]在分享模式下,所述侧入式发光单元打开;
[0023]在防窥模式下,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打开,所述侧入式发光单元关闭;
[0024]在主观察模式下,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和所述侧入式发光单元同时打开。
[0025]上述显示装置,可根据需要使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在分享模式、防窥模式和主观察模式三种状态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需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在分享模式下的光路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在防窥模式下的光路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在主观察模式下的光路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防窥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防窥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技术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防窥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00a

基板;110a

发光元件;200a

扩散片;300a

反射片;400a

量子点膜;500a

分光膜;600a

增亮膜;
[0036]100

基板;101

第一表面;102

第二表面;110

直下式发光单元;120

防窥挡墙;121

反射层;130

第一透明层;140

第二透明层;141

光路微调结构;
[0037]200

导光板;
[0038]300

侧入灯条;310

侧入式发光单元;
[0039]400

下扩散片;500

增亮膜;6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排布有多个直下式发光单元;光学膜层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光侧;导光板,位于所述光学膜层组与基板之间;侧入式发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包括侧入灯条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入灯条上的侧入式发光单元,所述侧入式发光单元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防窥挡墙,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围绕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所述防窥挡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的高度,所述防窥挡墙配置为减小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周围的防窥挡墙围合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透明层,所述防窥挡墙为透明挡墙,所述防窥挡墙朝向导光板的一侧及所述第一透明层上覆设有第二透明层,且所述第一透明层、防窥挡墙及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依次增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层上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用于进一步减小出光角度的多个光路微调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微调结构呈多棱锥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挡墙为吸光挡墙,以吸收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出射到所述防窥挡墙上的光线。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娟刘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