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支撑壳,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侧壁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因为低辐射和低电耗等优点,已经在显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液晶行业技术不断进步,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和薄型化已成为家电市场的主流需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其中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为整机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及薄型化,所以背光模组框架的窄边框化成为背光行业的一种趋势。
[0003]然而,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框架通常包括背板、与背板配合的塑胶中框以及与塑胶中框连接的金属外框等。塑胶中框位于背板的外侧,用于支撑光学膜片、扩散片以及显示面板等,金属外框位于塑胶中框的外侧,用于压合显示面板,这样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就是背板、塑胶中框以及金属外框三者的厚度之和,使得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容置腔的侧壁的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不需要在支撑壳外侧再额外设置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支撑壳,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侧壁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的内侧面的第一中框,所述第一中框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表面为所述支撑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包括框侧壁,所述框侧壁的厚度为3~4毫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在所述侧壁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壁本体的内侧面上。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背光源;
[0011]所述第一中框包括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反射所述背光源照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包括第一框本体,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框本体上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表面为所述反射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容置腔;
[0014]所述反射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本体与所述反射层一体成型;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底壁的厚度方向平行。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中框,所述第二中框包括第二框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本体一侧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向所述第二框本体的内侧延伸;
[0018]所述第二框本体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连接凸缘用于将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扩散片固定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连接凸缘之间。
[0019]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
[00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
[0021]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背光模组,本申请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
[002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23]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显示模组,本申请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从而使显示装置的边框变窄。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视图;
[0026]图3是图2中的A
‑
A截面图;
[002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中的B
‑
B截面图;
[0029]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中框与侧壁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7是图6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中框与侧壁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9是图8中I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1、支撑壳;10、容置腔;101、开口;
[0036]11、底壁;12、侧壁;120、支撑面;121、侧壁本体;122、第一中框;123、框侧壁;1220、
反射面;1221、第一框本体;1222、反射层;1223、第一表面;1224、第二表面;1225、第三表面;124、卡块;
[0037]2、背光源;
[0038]3、第二中框;31、第二框本体;32、连接凸缘;311、卡槽;
[0039]4、光学膜片;5、扩散片;
[0040]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3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4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10)的支撑壳(1),所述容置腔(10)具有开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所述底壁(11)与所述开口(101)相对设置;所述侧壁(12)包括支撑面(120),所述支撑面(120)与所述开口(101)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面(120)用于支撑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包括侧壁本体(121)以及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的第一中框(122),所述第一中框(122)远离所述底壁(11)的一侧表面为所述支撑面(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122)包括框侧壁(123),所述框侧壁(123)的厚度(h)为3~4毫米;和/或,所述第一中框(122)在所述侧壁本体(12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1)上设置有背光源(2);所述第一中框(122)包括反射面(1220),所述反射面(1220)用于反射所述背光源(2)照射到所述反射面(1220)上的光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122)包括第一框本体(1221),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框本体(1221)上的反射层(1222),所述反射层(1222)的表面为所述反射面(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