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产生驱动转矩,用于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和/或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电机相对设置。此外,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该驱动组件的风扇,还涉及一种煤油炉。还涉及一种煤油炉。还涉及一种煤油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组件、风扇及煤油炉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现在的电机需要与高温物品接触,在现有的电机中,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加速电机的老化程度,极大地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隔热罩或水冷方式进行散热,但是这对于小家电产品而言,这无疑提高了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会增加产品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机在高温环境容易老化,提供一种驱动组件。
[0004]一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产生驱动转矩,用于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和/或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电机相对设置。
[0005]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安装组件和隔热组件共三部分,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底座,电机底部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实现对电机的限位和固定;隔热组件安装在安装组件远离电机的一侧,通过设置隔热组件,当电机底部背对热源使用时,隔热组件能够阻挡大部分热量直接作用在电机上,同时,隔热组件中的隔热材料能有效减小安装组件与隔热组件之间因贴合产生热传导,避免电机受热温度急剧升高,加速电机老化。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件、隔板、第二隔热件和垫板,所述固定支架、所述隔板和所述垫板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安装通孔,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第一隔热件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处,所述第一隔热件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第二隔热件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垫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第一隔热件设置在固定底座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层隔热层,第二隔热件设置在隔板与垫板之间形成第二层隔热层,垫板与热源的距离最近,辐射到垫板上的热量最多,要求垫板采用耐高温、硬度高材质,第二隔热层能有效阻挡垫板上大部分的热量通过,但会有小部分热量因垫板与隔板之间存在贴合或扩散发生热传递,导致隔板温度升高,此时,第一隔热层能阻挡隔板上大部分的热量作用到电机上,通过第二隔热层和第一隔热层的共同作用,能有效降低外部热源对电机的温升作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均为隔热棉。通过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均采用隔热棉,隔热棉弹性好,当隔板分别与固定底座和垫板使用螺栓连接时,其锁紧程度越高,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与其相邻的零部件贴合程度越好,能够提高驱动组件的隔热能力,隔热棉具有低导热率、低比热和保温效果突出的优点,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能独立成片,切割所需要的尺寸。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件和所述第二隔热件均为环形板状构件,所述第二隔热件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隔热件直径。通过设置第二隔热件的直径大于第一隔热件的直径,能够减少正向作用在电机上的热量,当正向的热量吹向驱动组件时,热量首先经过第二隔热件向四周扩散,避免热量正向吹向吹相电机。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形成第一凸起部,所述一凸起部与所述安装通孔相适配,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隔热件分别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设置,使用螺栓能够实现第一隔热件与隔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装配简单且结构可靠,便于日后的维护保养;同时隔板的第一凸起部与安装支架的安装通孔相适配,在隔板与安装支架装配时,通过把第一凸起部插入安装通孔中能够在安装支架中实现对隔板的限位,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而且固定底座、第一隔热件和第一凸起部均位于安装通孔内,三者能够形成更好的贴合,提高隔热效率。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形成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电机底部形成第二凸起部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适配。通过第二凸起部与第四通孔相适配,当电机与固定底座装配时,可以先把电机的第二凸起部插入第四通孔中,实现电机在固定底座的限位,然后通过螺栓实现电机与固定底座的可拆卸连接,通过简单的配合,提高电机与固定底座的装配效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形成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第六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设置,即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六通孔三者之间互为对应设置,使用螺栓可使安装底座、第一隔热件和隔板三者连接在一起,使其结构更为紧凑稳定,从而使电机相对于隔板不易摇晃,提高电机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远离第一凸起部一面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隔热件相适配,所述隔板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二隔热件设有第八通孔,所述垫板设有第九通孔,所述第七通孔、所述第八通孔和所述第九通孔互为一一对应设置。通过第七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互为对应设置,使用螺栓能够实现隔板、第二隔热件和垫板三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而且隔板形成有凹槽,第二隔热件的大小与凹槽相适配,当隔板与垫板采用螺栓连接时,由于第二隔热件具有弹性,隔板与垫板之间连接越紧密,第二隔热件发生弹性形变,第二隔热件与凹槽为过盈配合,减小垫板直接传递到隔板的热量,提高隔热效率。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隔板分别形成第十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所述第十通孔与所述第十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第十通孔与第十一通孔为对应设置,使用螺栓能够实现隔板与固定支架的可拆卸连接,由于第一隔热件、第二隔热件和垫板均与隔板存在连接,当隔板与固定支架为可拆卸连接,相对于整个隔热组件能与安装支架形成可拆卸连接,便于日后发现故障时有针对拆卸,避免过多的拆卸工序,增加维修难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形成第十二通孔,所述第十二通孔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十二通孔周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外圈。通过在固定支架形成多个第十二通孔,可以通过螺栓把固定支架固定在其它设备上配合使用,即相当于把整个驱动组件固定在其它设备上配合使用,例如,将本申请的驱动组件应用在风扇中,只需在风扇的壳体上设置与第十通孔对应的通孔便可以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多个第十二通孔周向间隔设在固定支架上,能够保证驱动组件安装在风扇上受力平衡,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0015]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风扇。
[0016]一种风扇,包括上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壳体组件和扇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扇叶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通过在壳体组件上形成第十三通孔,与固定支架上的第十二通孔为对应设置,可以使用螺栓实现驱动组件与风扇的壳体组件的可拆卸连接,驱动组件与扇叶组件连接,当电机通电后带动扇叶组件转动,实现送风功能,由于驱动组件中带有隔热组件,可把风扇靠近隔热组件的一面靠近热源使用,常应用于需要散热的环境。
[0017]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煤油炉。
[0018]一种煤油炉,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产生驱动转矩,用于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安装组件(2),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固定支架(21)和固定底座(22),所述固定支架(21)与所述固定底座(22)连接,所述电机(1)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22)上;隔热组件(3),所述隔热组件(3)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21)和/或所述固定底座(22)上,所述隔热组件(3)与所述电机(1)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3)包括第一隔热件(31)、隔板(32)、第二隔热件(33)和垫板(34),所述固定支架(21)、所述隔板(32)和所述垫板(34)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1)形成安装通孔(201),所述固定底座(22)和所述第一隔热件(31)位于所述安装通孔(201)处,所述第一隔热件(31)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2)和所述隔板(32)之间,所述第二隔热件(33)位于所述隔板(32)与所述垫板(3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31)和第二隔热件(33)均为隔热棉;和/或所述第一隔热件(31)和所述第二隔热件(33)均为环形板状构件,所述第二隔热件(33)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隔热件(31)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2)形成第一凸起部(321),所述第一凸起部(321)与所述安装通孔(201)相适配,所述第一凸起部(321)和所述第一隔热件(31)分别形成第一通孔(3001)和第二通孔(3002),所述第一通孔(3001)和第二通孔(3002)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要求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2)形成第三通孔(2001)和第四通孔(2002),所述电机(1)底部形成第二凸起部(111)和第五通孔(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茂,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和杉设计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