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36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涉及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列车平顶区域的降噪防寒结构。质量块单元嵌入玻璃棉板中、并共同与碳纤维板固定粘接,隔声毡与玻璃棉板上方粘接,气凝胶绝热毡与隔声毡上方粘接,玻璃纤维布包裹在气凝胶绝热毡、隔声毡、玻璃棉板和碳纤维板的整体外部。优点是结构新颖,针对动车组平顶部位的噪声,通过引入质量块单元搭配碳纤维板二者共同作用,并通过质量块单元的排布,使其在低频段降噪效果明显,实现该位置更好的降噪效果,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舒适度。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舒适度。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列车平顶区域的降噪防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动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乘客的乘坐体验也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其中之一就是降低车辆运行时的传递到客舱的噪声。现有动车组平顶部位主要使用多层防寒、降噪材料复合形式来提高该位置的防寒降噪效果,虽然防寒降噪结构已具备一定的降噪、防寒和阻燃效果,但是随着对噪声控制的要求愈加严格,该结构在低频段的噪声隔绝效果稍显不足,需要通过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减少车外噪声向客室内部传递,提升乘客乘车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以解决平顶部位防寒降噪结构存在的在低频段噪声隔绝效果稍显不足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玻璃纤维布、气凝胶绝热毡、隔声毡、玻璃棉板、质量块单元和碳纤维板,其中质量块单元嵌入玻璃棉板中、并共同与碳纤维板固定粘接,隔声毡与玻璃棉板上方粘接,气凝胶绝热毡与隔声毡上方粘接,玻璃纤维布包裹在气凝胶绝热毡、隔声毡、玻璃棉板和碳纤维板的整体外部。
[0005]本技术所述质量块单元阵列排布,相邻两个质量块单元的排布间距L为55mm~60mm。
[0006]本技术所述相邻两个质量块单元的排布间距L为59mm。
[0007]本技术所述质量块单元为圆柱体:高17mm、直径32mm。
[0008]本技术所述质量块单元的材质为钢、铜或有机玻璃。
[0009]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针对动车组平顶部位的噪声,通过引入质量块单元搭配碳纤维板二者共同作用,并通过质量块单元的排布,使其在低频段降噪效果明显,实现该位置更好的降噪效果,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质量块单元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车体平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与原产品的低频隔声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见图1,包括玻璃纤维布1、气凝胶绝热毡2、隔声毡3、玻璃棉板4、质量块单元5和碳
纤维板6,其中质量块单元5嵌入玻璃棉板4中、并共同与碳纤维板6固定粘接,隔声毡3与玻璃棉板4上方粘接,气凝胶绝热毡2与隔声毡3上方粘接,玻璃纤维布1包裹在气凝胶绝热毡2、隔声毡3、玻璃棉板4和碳纤维板6的整体外部;
[0015]见图2,所述质量块单元5阵列排布,相邻两个质量块单元5的排布间距L为55mm~60mm;
[0016]所述相邻两个质量块单元5的排布间距L为59mm;
[0017]所述质量块单元5为圆柱体:高17mm、直径32mm;
[0018]所述质量块单元5的材质为钢、铜或有机玻璃。
[0019]安装方式及工作原理:
[0020]见图3,车体平顶9上会预先设置安装滑槽,为避免破坏本技术的完整性,故通过使用金属压条7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槽8上,从而将整个技术托起固定在车体平顶9下表面;
[0021]通过引入质量块单元5,并搭配碳纤维板6二者共同作用,致使本技术在低频段降噪效果明显;
[0022]质量块单元5及碳纤维板6的作用原理如下:质量块单元5主要用于平面硬质结构的振动与噪声的控制,通过阵列式排布,可以有效提高在机械力激励下的减振、降噪性能,又能提升在声波激励下的低频段降噪性能。并且由于结构尺寸小,可以有效和非常便利的设计在需要改善振动与噪声的环境,但由于原有平顶的防寒降噪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均为柔性材料,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质量块单元的低频降噪效果,所以需要在结构中增加具备刚性的硬质结构来配套发挥作用,最终选择了轻质、刚性大、且阻燃性能优异的碳纤维板6与质量块单元5配套应用。
[0023]根据隔声质量定律,当频率不变时,面密度需要增加1倍,隔声量约提升5.4dB。针对本技术与原产品进行了产品重量对比:原产品面密度:6.58kg,本技术面密度:7.83kg,本技术仅较原产品增重19%,而从100Hz

500Hz频段的测试数据来看,隔声量提升4.3

12.4dB,参见表1,图4,图中上边的线条为本技术,下边的线条为原产品。
[0024]表1本技术与原产品隔声量差值表
[0025]频率(Hz)原产品隔声量(dB)本技术隔声量(dB)隔声量差值(dB)10012.120.68.512512.824.511.716013.125.512.420014.623.58.925013.423.710.331522.731.58.840029.735.15.450035.039.34.3
[0026]所以本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更少的重量却得到了更显著的隔声性能提升.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优选地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基于或借鉴本技术思想轻易获得的各种变型或同
等布置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布、气凝胶绝热毡、隔声毡、玻璃棉板、质量块单元和碳纤维板,其中质量块单元嵌入玻璃棉板中、并共同与碳纤维板固定粘接,隔声毡与玻璃棉板上方粘接,气凝胶绝热毡与隔声毡上方粘接,玻璃纤维布包裹在气凝胶绝热毡、隔声毡、玻璃棉板和碳纤维板的整体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平顶区域低频降噪防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单元阵列排布,相邻两个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秋闫鹏朱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英精益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