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提手及应用该提手的杯盖、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33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新型提手及应用该提手的杯盖、容器,包括提手本体、背带;所述提手本体设有用于与杯盖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连接。所述提手本体大致为U形。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的外侧壁为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包括连接圈;所述提手本体外侧壁设有连接环,所述背带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圈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包括旋转卡扣;所述提手本体外侧壁设有支撑轴,所述旋转卡扣设有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卡持孔,所述旋转卡扣还设有容所述背带穿入的连接孔。所述背带为链条。所述背带为布质绳带。所述背带为布质绳带。所述背带为布质绳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提手及应用该提手的杯盖、容器


[0001]本申请涉及水杯装置
,具体是一种新型提手及应用该提手的杯盖、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便于人们饮用液体的工具,如水杯,通常设置有背带,便于用户通过背带挂在用户的脖颈或挎在肩膀上,携带水杯,利用背带的便利性,使用户能够携带水杯的同时,不占用用户的双手。
[0003]目前背带与水杯的连接方式,通常为设置一个套圈套在水杯的杯体,且套圈邻近水杯的杯口设置,背带再与套圈连接,实现背带与水杯的连接;这种形式结构,需要额外生产与杯体相连接的套圈,通过套圈来使杯体与背带相连接,生产制造成本高;以及当需要用杯体接饮用液体时,杯盖与杯体解除连接,背带留在杯体端,靠近杯体杯口的背带容易被液体打湿,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提手及应用该提手的杯盖、容器,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提手,包括提手本体、背带;所述提手本体设有用于与杯盖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提手本体大致为U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的外侧壁为可拆卸的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包括连接圈;所述提手本体外侧壁设有连接环,所述背带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圈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0009]进一步地,包括旋转卡扣;所述提手本体外侧壁设有支撑轴,所述旋转卡扣设有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卡持孔,所述旋转卡扣还设有容所述背带穿入的连接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为链条。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为布质绳带。
[0012]一种杯盖,包括如前述的一种新型提手,还包括杯盖本体,所述杯盖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0013]一种容器,包括提手本体、背带、杯盖本体、杯体;所述提手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杯盖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连接,所述杯盖本体设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杯盖本体与所述杯体可拆卸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提手及应用该提手的杯盖、容器,能够避免需要额外生产与杯体相连接的套圈,通过套圈来使杯体与背带相连接,节省了套圈的制造成本当杯盖与杯体解除连接,背带留在杯盖端,用杯体接饮用液体时,能够避免原先靠近杯体杯口的背带被液体打湿,给用户带来不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种新型提手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申请一种新型提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申请一种杯盖、一种容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申请一种杯盖、一种容器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提手本体;110、第一连接部;120、连接环;130、支撑轴;131、挡盖;132、转轴体;2、背带;3、连接圈;4、旋转卡扣;410、卡持孔;420、连接孔;5、杯盖本体;510、第二连接部;6、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提手,包括提手本体1、背带2;所述提手本体1设有用于与杯盖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0;所述背带2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1连接。
[0023]通过将背带2设计为与提手本体1相连接,提手本体1通过第一连接部110与杯盖连接,使得提手本体1、背带2均在杯盖侧,用户可以像往常一样的操作使用习惯,利用提手本体1手提杯盖及杯盖所连接的杯体,对水杯进行手提拿持。或用户可以利用背带2穿绕脖颈或挎在肩膀上,来挂载应用本提手的水杯,解放双手。
[0024]由于背带2两端与提手本体1连接,一方面避免了需要额外生产与杯体相连接的套圈,通过套圈来使杯体与背带2相连接,节省了套圈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当杯盖与杯体解除连接,背带2留在杯盖端,用杯体接饮用液体时,能够避免原先靠近杯体杯口的背带2被液体打湿,给用户带来不便。
[0025]请参照图1和图4,所述提手本体1大致为U形。
[0026]这种结构便于用户手指穿绕提手本体1进行握持,以及便于提手本体1收纳在杯盖上。
[0027]请参照图1-图3,所述背带2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1的外侧壁为可拆卸的转动连接。
[0028]通过这种设计,当用户不需要用到背带2时,可以将背带2与提手本体1解除连接。以及背带2两端与提手本体1的外侧壁为转动连接,背带2相对提手本体1具有自由度,防止因为提手本体1相对杯盖的旋转,带动背带2,背带2假若与提手本体1为一体结构,连接处随提手本体1转到不合适角度时,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0029]请参照图4、图6,包括连接圈3;所述提手本体1外侧壁设有连接环120,所述背带2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圈3与所述连接环120连接。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圈3可以为钥匙圈类似的圆圈结构,来实现背带2与提手本体1的外侧壁为可拆卸连接。
[0031]请参照图1-图3、图5,包括旋转卡扣4;所述提手本体1外侧壁设有支撑轴130,所述旋转卡扣4设有与所述支撑轴130转动连接的卡持孔410,所述旋转卡扣4还设有容所述背带2穿入的连接孔420。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持孔410为具有一大一小两个相连通的,大致为葫芦形的通
孔,支撑轴130包括挡盖131,以及转轴体132;先利用卡持孔410中的大孔穿过挡盖131,再将旋转卡扣4移动,使转轴体132落入到卡持孔410中的小孔中,旋转卡扣4即可与支撑轴130转动连接,且切换卡持孔410的大孔、小孔,即可实现可拆卸。
[0033]请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带2为链条。
[0034]背带2可以为耐用的便于清洁的不锈钢金属链条,也可以为便于清洁的塑料链条,当背带2为链条时,可以通过连接圈3、提手本体1外侧壁设置的连接环120使背带2与提手本体1可拆卸连接。
[0035]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带2为布质绳带。
[0036]背带2可以为柔软的布质绳带,布质绳带既可以两端穿设旋转卡扣4的连接孔420与旋转卡扣4连接,在通过旋转卡扣4的卡持孔410与支撑轴130转动连接。布质绳带也可以为首尾相连的圆圈,穿入连接孔420。
[0037]请参照图1-图6,一种杯盖,包括如前述的一种新型提手,还包括杯盖本体5,所述杯盖本体5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对应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10。
[0038]在一些实施中,第一连接部110如同旋转卡扣4中的卡持孔410,第二连接部510如同提手本体1的支撑轴130结构,实现提手本体1与杯盖本体5可转动、可拆卸连接。
[0039]请参照图1-图6,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手本体、背带;所述提手本体设有用于与杯盖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本体大致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提手本体的外侧壁为可拆卸的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圈;所述提手本体外侧壁设有连接环,所述背带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圈与所述连接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卡扣;所述提手本体外侧壁设有支撑轴,所述旋转卡扣设有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卡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韩
申请(专利权)人:优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