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24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包括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的机芯和声音输出装置;机壳至少包括:一硬质上壳体;一软质下壳体,与硬质上壳体相配合且可伸入至使用者耳道内;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连接;机芯安装于硬质上壳体内且用于进行声音信号和/或电信号的处理;声音输出装置安装于软质下壳体;硬质上壳体上设置有按键开关,按键开关与机芯电性连接,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按键开关串联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硬材料组合式机壳,该机壳的上下壳体之间可在按压时发生位移,进而实现自适应,不仅操作方便,舒适性高,且能有效减少不适感和降低听损风险。听损风险。听损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听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耳道式助听器采用硬质材料外壳,受耳道式助听器结构限制,其制作工艺和材料与牙科选用UV材料和工艺一样,并且硬质外壳可以保护耳道式助听器内部元器件。但是这种结构和材料工艺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硬质外壳不能与耳道皮肤完整贴合,贴合度很高时又会导致“硬顶”,增加堵塞感和不适感。
[0003]硬质外壳的耳道式助听器另一个缺陷是容易产生啸叫,由于耳道式助听器体积很小,麦克风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短,极易产生声音反馈,所以,限制了耳道式助听器输出的增益和频宽。
[0004]另一个方面,通用TWS耳机(真无线耳机)普遍采用硬质外壳外套通用硅胶耳塞,这种方式存在闷塞感以及佩戴时容易导致耳道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有两个因素:一是硬质外壳推压硅胶耳塞压迫耳道壁导致胀痛;二是硬质外壳外套通用硅胶耳塞与耳道形成密闭空间,播放声压产生活塞效应,导致鼓膜持续性高压往返运动,引起鼓膜张肌疲劳,导致疼痛感。
[0005]因此,置入耳道的外在材料和结构会引起耳道以及听觉生理功能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包括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的机芯和声音输出装置;
[0008]机壳至少包括:
[0009]一硬质上壳体;
[0010]一软质下壳体,与硬质上壳体相配合且可伸入至使用者耳道内;
[0011]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连接;
[0012]机芯安装于硬质上壳体内且用于进行声音信号和/或电信号的处理;
[0013]声音输出装置安装于软质下壳体内且与机芯电性连接,用于将经机芯处理后的声音进行播放;
[0014]硬质上壳体上设置有按键开关,按键开关与机芯电性连接,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按键开关串联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0015]由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助听设备,该助听设备可通过声音输出装置输出声音信号,机芯主要搭载助听器的芯片,以实现对声音的频谱分析、选频、编码输出等的数据运算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机壳包括上体和下体两部分,上体采用硬质高分子材料做成硬质上壳体,下体采用软质硅胶材料做成软质下壳体。当机壳放置耳道后,软质下壳体可以顺应耳道
型态发生变形和旋转,自适应耳道形状,保障贴合度和舒适性;
[0017]利用人体本能的反应在自觉不适时,通常会按压耳朵部位,使用者可在感觉不适时可以通过按压硬质上壳体,调整耳道内的机身型态,具体调节原理为:按压硬质上壳体时,硬质上壳体会朝向耳道的方向移动,推动软质下壳体向耳道深处移动,这时由于耳道锥形的型态,耳道会阻止软质下壳体向鼓膜方向移动,这时硬质上壳体继续移动,但由于软质下壳体受阻,会出现硬质上壳体“吞噬”软质下壳体,软质下壳体缩入硬质上壳体的情形,当按压停止后,硬质上壳体自动复位,带动缩入的软质下壳体向外移动,这时,软质下壳体与耳道的结合发生变化,与耳道之间的压力变小,与鼓膜之间的空间变大,减少或消除由于密闭空间形成的“活塞效应”,进而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更符合人耳听觉生理功能;
[0018]更为重要地是,设置有按键开关和正负极触点,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开关实际上是一个程序开关,通过按压可改变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大厅模式、广场模式、安静模式等),具体原理为:通过按压按键开关或者按压硬质上壳体时,上下壳体发生位移,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阻抗发生变化,按键开关控制的聆听程序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播放音量,这种结构可以在生产过程根据个人听力进行阻抗匹配,控制不同声压级别的细微变化,减少由于声压增加导致的鼓膜张肌的疲劳,进而减轻疼痛,提高舒适性,尤其是提高长时间使用助听器者的舒适性。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质上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至少能够容纳机芯的第一空腔。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质下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至少能够容纳声音输出装置的第二空腔。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质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且与声音输出装置相配合的出声孔。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道式助听设备还包括:
[0023]软体耳帽,套装于软质下壳体外且能够使得软质下壳体相对于使用者耳道呈悬空状态。
[0024]由此,具体应用时,本助听设备可配套硅胶耳塞等软体耳帽使用,当机壳放置耳道后,由于软质下壳体相对于使用者的耳道呈悬空状态,可以顺应耳道形态发生变形(软体耳帽挤压软质下壳体变形)和旋转(软质下壳体相对软体耳帽转动),自适应耳道形状,保障贴合度和舒适性。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质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软体耳帽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出声孔开设于限位部。由此,限位部便于对套装于软质下壳体外部的硅胶耳塞等软体耳帽进行有效限位,避免使用时脱落。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质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软质下壳体靠近硬质上壳体的一端设置设置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开口部,密封圈套装于凸起部的外周且位于凸起部和开口部之间。由此,便于实现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之间的快速组装。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触点安装于凸起部,负极触点安装于开口部;
[0028]正极触点为多组且多组正极触点沿凸起部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0029]负极触点为多组且多组负极触点沿开口部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芯内嵌入有若干种聆听程序,按键开关为程序开关,当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阻
抗发生变化,使得通过按键开关控制的聆听程序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声音输出装置的播放音量。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质上壳体与软质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硬质上壳体采用硬质高分子材料制成,软质下壳体采用硅胶制成,软质下壳体具有弹性,可自适应使用者耳道;
[0032]当按压硬质上壳体时,硬质上壳体会朝向耳道的方向移动,推动软质下壳体向耳道深处移动,耳道对软质下壳体限位,阻止软质下壳体向鼓膜方向移动,硬质上壳体继续移动,软质下壳体缩入硬质上壳体的情形,当按压停止后,硬质上壳体自动复位,带动缩入的软质下壳体向外移动。
[00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道式助听设备还包括:
[0034]声音拾取装置,安装于硬质上壳体且与机芯电性连接,用于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0035]供电装置,安装于硬质上壳体且与机芯、声音输出装置、声音拾取装置电性连接。
[0036]由此,通过声音拾取装置拾取外界声音信号并反馈至机芯作出相应调节,确保佩戴该助听设备的使用者能够清晰地接收到外界的声音;供电装置可实现对各用电部件的供电,保证正常运行。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式助听设备,包括机壳(2)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壳(2)的机芯(1)和声音输出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至少包括:一硬质上壳体(21);一软质下壳体(22),与所述硬质上壳体(21)相配合且可伸入至使用者耳道内;所述硬质上壳体(21)与所述软质下壳体(22)连接;所述机芯(1)安装于所述硬质上壳体(21)内且用于进行声音信号和/或电信号的处理;所述声音输出装置(4)安装于所述软质下壳体(22)内且与所述机芯(1)电性连接,用于将经所述机芯(1)处理后的声音进行播放;所述硬质上壳体(21)上设置有按键开关(214),所述按键开关(214)与所述机芯(1)电性连接,所述硬质上壳体(21)与软质下壳体(22)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按键开关(214)串联的正极触点(215)和负极触点(2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上壳体(21)的内部开设有至少能够容纳所述机芯(1)的第一空腔(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下壳体(22)的内部开设有至少能够容纳所述声音输出装置(4)的第二空腔(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下壳体(2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221)相连通且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4)相配合的出声孔(222)。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体耳帽(6),套装于所述软质下壳体(22)外且能够使得所述软质下壳体(22)相对于使用者耳道呈悬空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下壳体(2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软体耳帽(6)限位配合的限位部(223),所述出声孔(222)开设于所述限位部(223)。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周晓娓陈俊明孙恺王博琛陈曦邹团明陈学华陈抗松李玫格蓝天翔陈丹萍许彤杨嵘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博易听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