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924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1
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目前生活垃圾在终端处理前暴露在空气下的时间长且垃圾集中方式多种不统一,导致生活垃圾对居民区域影响大且难以实现规范连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压缩气管路通过气控总成与垃圾运送管路相连接,垃圾运送管路包括建筑物内置管道、第一储存节管道、第二储存节管道、第一主管段、第一分支管段、第二分支管段、第三分支管段、第四分支管段、第二主管段和排出管,建筑物内置管道竖直设置在建筑物中,建筑物内置管道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垃圾投放口,建筑物内置管道的顶端与排风系统相连通。筑物内置管道的顶端与排风系统相连通。筑物内置管道的顶端与排风系统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依靠大量人力和空间来收集和转移垃圾,生活垃圾在这种暴露情况下对环境产生污染,且没有有效的控制方法。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和运输,目前的方式是在暴露环境中配置收集箱,每天由住户提着垃圾下楼投放到垃圾收集箱,然后通过人工清理和运输车转运至中转站,再用运输车由垃圾中转站运输至末端处置场。这种传统的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方式消耗大量人力和空间,同时垃圾在从住户转移至中转站的过程是暴露的,所产生的臭气和渗滤液还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影响居住环境并造成疾病传播的风险,总之,目前生活垃圾在终端处理前暴露在空气下的时间长且垃圾集中方式多种不统一,导致生活垃圾对居民区域影响大且难以实现规范连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包括垃圾运送管路、压缩气管路、排风系统、抽风系统、气控总成、转换器、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和除尘除臭系统,所述压缩气管路通过气控总成与垃圾运送管路相连通,所述垃圾运送管路包括建筑物内置管道、第一储存节管道、第二储存节管道、第一主管段、第一分支管段、第二分支管段、第三分支管段、第四分支管段、第二主管段和排出管,建筑物内置管道竖直设置在建筑物中,建筑物内置管道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垃圾投放口,建筑物内置管道的顶端与排风系统相连通;所述建筑物内置管道的底端与第一储存节管道的高端相连通,第一储存节管道的低端与第一分支管段的相连通,第一分支管段与第一主管段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节管道竖直穿设在地表土层处,第二储存节管道的上端为户外垃圾投放端,户外垃圾投放端处于地表土层上方,第二储存节管道的下端设置在第二分支管段上,第二分支管段与第一主管段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主管段另一端通过转换器分别与第三分支管段和第四分支管段相连通,第三分支管段通过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与第二主管段相连通,第四分支管段通过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与第二主管段相连通,第二主管段上连通有抽风系统,第二主管段通过除尘除臭系统与排出管的一端相连通,排出管的另一端为排出端。
[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控总成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第一排放阀、第二排放阀、第一进气装置和第二进气装置,所述第一储存节管道的高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建筑物内置管道的底端相连通,第一主管段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
一气固两相分离器的输出端配合设置有第三控制阀,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的输出端配合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一储存节管道的低端通过第一排放阀与第一分支管段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节管道的下端通过第二排放阀与第二分支管段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消音进气装置,第一分支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管段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消音进气装置,第二分支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管段的一端相连通。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和旋转格栅分离器,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和旋转格栅分离器,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配合连通有第一储存箱系统,所述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配合连通有第二储存箱系统。
[0007]作为优选方案:抽风系统包括数个主风机和第一电控系统,数个主风机分别与第一电控系统相连接,数个主风机分别与第二主管段相连通。
[0008]作为优选方案:排风系统包括上风机和第二电控系统,上风机和第二电控系统相连接,上风机与建筑物内置管道的上端相连通。
[0009]作为优选方案:建筑物内置管道包括数个连接管,数个连接管竖直并列设置在建筑物中。
[0010]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储存节管道包括数个第一储存节,数个第一储存节并列设置,第一储存节与连接管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储存节上设置有一个第一传感器,每个第一储存节的上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其对应的连接管的下端相连通。
[0011]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储存节管道包括数个第二储存节,数个第二储存节并列设置,每个第二储存节的上端为一个户外垃圾投放端,每个第二储存节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传感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缩气管路包括压缩气体产生组件和主压缩气管,压缩气体产生组件的气体输出端与主压缩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主压缩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转换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一排放阀、第二排放阀、第一进气装置和第二进气装置相连通。
[0013]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七、八或九所述的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所述垃圾抽吸方法通过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与控制中心配合实现,所述垃圾抽吸方法为:在累积垃圾时段时,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同时第一排放阀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排风系统的上风机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对建筑内置管和第一储存节管道进行抽吸,使得这两段垃圾运送管路内保持的压力值在

5~

8Pa或管内风速值2.5~3.0m/s之间的微负压或微气流状态;当第一储存节内储存垃圾量达到预定量后,开启单次抽吸垃圾的处理过程;当第一储存节内储存垃圾量达到预定量或达到预设定时长后,第一传感器获取垃圾位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开启压缩气体产生组件产生压缩气源,使压缩气体产生组件输出端气压达到0.6~1.0Mpa,压缩气通过主压缩气管输送到终端控制阀,并达到开启气动阀的压力条件0.5~0.6Mpa;首先控制开启转换器控制阀、开启第一主管段控制阀和第一进气装置控制阀,然后控制中心控制开启主风机,主风机开启2~3s后立即开启第一气固分离器对应的第三控制阀或第二气固分离器对应的控制阀,使从第一
进气装置经气固分离器或气固分离器至主风机之间的管道内形成负压气流,当第二主管段8内气流风速达到至少30m/s或气压小于

850pa负压时,再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压缩气体管路内的压缩气体关闭第一控制阀,并同时开启第一排放阀,随即100~500L大体积垃圾量从第一储存节内垃圾掉入第一分支管后随气流沿第一主管道到达第一气固分离器或第二气固分离器,垃圾靠重力掉入气固分离器底部,气流通过气固分离器顶部经第二主管道到达除尘除臭装置处理后排出,完成气固分离;完成第一储存节内的垃圾抽吸后,控制中心依程序设定发出指令控制关闭第一排放阀,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最后关闭第一消音进气装置控制阀,完成第一储存节内垃圾的抽吸;第二储存节在1~2min内实现单次处理100~500L的大体积垃圾量的过程与上述过程同理,在完成第一储存节内垃圾的抽吸后,在关闭第一消音进气装置的同时,控制中心接着依程序设定的抽吸次序开启第二消音进气装置的控制阀,接着进气在管道内形成气流,垃圾运送管内气流风速重新达到至少30m/s或气压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运送管路、压缩气管路、排风系统、抽风系统、气控总成、转换器(13)、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14)、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15)和除尘除臭系统(16),所述压缩气管路通过气控总成与垃圾运送管路相连接,所述垃圾运送管路包括建筑物内置管道(1)、第一储存节管道(2

1)、第二储存节管道(2

2)、第一主管段(3)、第一分支管段(4)、第二分支管段(5)、第三分支管段(6)、第四分支管段(7)、第二主管段(8)和排出管(9),建筑物内置管道(1)竖直设置在建筑物(30)中,建筑物内置管道(1)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垃圾投放口(10),建筑物内置管道(1)的顶端与排风系统相连通;所述建筑物内置管道(1)的底端与第一储存节管道(2

1)的高端相连通,第一储存节管道(2

1)的低端与第一分支管段(4)的相连通,第一分支管段(4)与第一主管段(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节管道(2

2)竖直穿设在地表土层处,第二储存节管道(2

2)的上端为户外垃圾投放端,户外垃圾投放端处于地表土层上方,第二储存节管道(2

2)的下端设置在第二分支管段(5)上,第二分支管段(5)与第一主管段(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主管段(3)另一端通过转换器(13)分别与第三分支管段(6)和第四分支管段(7)相连通,第三分支管段(6)通过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14)与第二主管段(8)相连通,第四分支管段(7)通过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15)与第二主管段(8)相连通,第二主管段(8)上连通有抽风系统,第二主管段(8)通过除尘除臭系统(16)与排出管(9)的一端相连通,排出管(9)的另一端为排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总成包括第一控制阀(11)、第二控制阀(26)、第三控制阀(27)和第四控制阀(28)、第一排放阀(40)、第二排放阀(50)、第一进气装置(12

1)和第二进气装置(12

2),所述第一储存节管道(2

1)的高端通过第一控制阀(11)与建筑物内置管道(1)的底端相连通,第一主管段(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6),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14)的输出端配合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7),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15)的输出端配合设置有第四控制阀(28),所述第一储存节管道(2

1)的低端通过第一排放阀(40)与第一分支管段(4)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节管道(2

2)的下端通过第二排放阀(50)与第二分支管段(5)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段(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消音进气装置(12

1),第一分支管段(4)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管段(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段(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消音进气装置(12

2),第二分支管段(5)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管段(3)的一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14)包括第一分离器主体(14

1)和第一旋转格栅分离器(14

2),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15)包括第二分离器主体和第二旋转格栅分离器,第一气固两相分离器(14)配合连通有第一储存箱系统(17),所述第二气固两相分离器(15)配合连通有第二储存箱系统(1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其特征在于:抽风系统包括数个主风机(20)和第一电控系统,数个主风机(20)分别与第一电控系统相连接,数个主风机(20)分别与第二主管段(8)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
法,其特征在于:排风系统包括上风机(19)和第二电控系统,上风机(19)和第二电控系统相连接,上风机(19)与建筑物内置管道(1)的上端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物内置管道(1)包括数个连接管(1

1),数个连接管(1

1)竖直并列设置在建筑物(30)中。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密闭分类收运体系及其实现的垃圾抽吸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储存节管道(2

1)包括数个第一储存节(2
‑1‑
1),数个第一储存节(2
‑1‑
1)并列设置,第一储存节(2
‑1‑
1)与连接管(1

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储存节(2
‑1‑
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传感器(21),每个第一储存节(2
‑1‑
1)的上端通过第一控制阀(11)与其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大水肖光婷何杰城罗文姬陶俊波徐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建胜义深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