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44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能够对电池包充电,电池包设有第一限位件,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本体,充电装置本体设有第二限位件;充电槽,充电槽设于充电装置本体并与第二限位件的位置相对应,充电槽与充电装置本体电连接,充电槽用于对电池包充电;其中,当电池包放置在充电槽内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以使充电槽与电池包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后与充电槽底部的连接件电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限位件,实现电池包安装入充电槽后电连接稳定的技术效果。稳定的技术效果。稳定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充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池材料的技术发展,便携式电池包与其相适配的充电装置也逐渐发展,目前常见的有插入式充电装置,电池包插入充电装置内的充电槽就可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000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后,插入的位置会有误差,从而导致电池包端部的充电结构与充电槽内的连接件电连接不稳定、电池包易晃动脱出,导致电池包无法充好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后与充电槽底部的连接件电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限位件,实现电池包安装入充电槽后电连接稳定的技术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能够对电池包充电,电池包设有第一限位件,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本体,充电装置本体设有第二限位件;充电槽,充电槽设于充电装置本体并与第二限位件的位置相对应,充电槽与充电装置本体电连接,充电槽用于对电池包充电;其中,当电池包放置在充电槽内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以使充电槽与电池包电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两个配合安装的电池包和充电槽上,通过设置限位件的方式,保证两个能够配合连接,并且确保电池包能够充电。防止了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后电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只要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好,就能够保证两者电连接完成。并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好后,能够防止电池包晃动、脱出,能够使电池包稳固的插在充电槽内进行充电。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结构较为灵巧,简单可操作,并且能够保证电池包与充电槽完成电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限位件为凸起块,第二限位件为凹槽,凹槽设于充电装置本体的表面,并向充电装置本体的内侧凹陷,凸起块能够嵌入凹槽内。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设置成凸起部和凹槽的配合结构,这样设置便于配合,并且限位件不容易在配合的过程中发生损坏。并且,凸起部和凹槽等结构在充电装置本体和电池包上都是容易进行制造的结构,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凹槽靠近充电槽的一端设有凹槽壁,凹槽壁由槽底部向远离槽底部的方向倾斜,并且向靠近充电槽底部的方向倾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凹槽为矩形凹槽,为了便于凸起部滑入凹槽并与之配合,将凹槽在安装方向上的两个凹槽内壁设置中,靠近充电槽的其中一个内壁设置成斜面。斜面倾斜的方向为向外倾斜,并且向下倾斜,此倾斜方向便于凸起部滑入凹槽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槽设有多个,多个充电槽分别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相对称的两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为了稳固充电装置,放置电池包插入后充电装置本体受力不平衡发生倾倒,将充电槽在充电装置本体上对称分布,具体的,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上相对称的两端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装置本体设有相互对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充电槽包括第一充电槽和第二充电槽;其中,第一充电槽设于第一侧面,第二充电槽设于第二侧面,并且第一充电槽与第二充电槽相对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充电槽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保证了充电装置本体在两个侧面方向上的受力均匀,并且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充电槽和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充电槽对称设置,进一步保证充电装置的稳定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装置本体内设有电路板;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设有开口,电路板的端部从开口伸出,并与充电槽电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充电装置本体上设置开口,实现电路板与充电槽上的连接件实现电连接。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指示件,第一指示件设于充电装置本体,并与充电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指示件,第二指示件设于充电装置本体,用于指示充电装置本体是否接电。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指示件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的顶面上,为了便于观察第一指示件上的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件用于指示,充电装置上的插头是否和电源处已经实现电连接,为了便于使用者观察,将第二指示件设置在把手上。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三侧面,第三侧面设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并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第三侧面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端部;其中,第一指示件设有多个,并设于第三侧面,第一指示件与充电槽的位置对应。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三侧面为充电装置本体的顶面,第一指示件设置在第三侧面上,便于人眼观察,设置有多个第一指示件,能够防止第一指示件损坏后不能指示。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口,第一散热口设于相邻的充电槽之间;第二散热口,第二散热口设于相邻的第一指示件之间。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多个散热口便于充电装置散热。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口,至少一个充电口设于充电装置本体;电源线,电源线的一端与充电装置本体连接。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多种电连接方式,实现多种方式对充电装置供电。
[002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26](1)在充电装置本体上设置第二限位件与电池包上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便于指示电池包是否安装到位,防止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后由于位置有偏差而不能充电的现象;
[0027](2)在多个相邻的充电槽之间设置多个散热口等散热结构便于装置散热;
[0028](3)设置充电口和电源线,便于多种方式对充电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1]图3为图1中充电装置的俯视图。
[0032]图4为图1中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0033]图5为图1中充电装置的侧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00

充电装置;110

充电装置本体;111

第二限位件;111a

凹槽;111b

凹槽壁;112

第一侧面;113

第二侧面;114

第三侧面;115

电路板;1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100)能够对电池包充电,所述电池包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充电装置(100)包括:充电装置本体(110),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设有第二限位件(111);充电槽(120),所述充电槽(120)设于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槽(120)与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电连接,所述充电槽(120)用于对所述电池包充电;其中,当所述电池包放置在所述充电槽(120)内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1)配合以使所述充电槽(120)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凸起块,所述第二限位件(111)为凹槽(111a),所述凹槽(111a)设于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的表面,并向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的内侧凹陷,所述凸起块能够嵌入所述凹槽(111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a)靠近所述充电槽(120)的一端设有凹槽壁(111b),所述凹槽壁(111b)由槽底部向远离所述槽底部的方向倾斜,并且向靠近所述充电槽(120)底部的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槽(120)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充电槽(120)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相对称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10)设有相互对称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所述充电槽(120)包括第一充电槽(121)和第二充电槽(122);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槽(121)设于所述第一侧面(112),所述第二充电槽(122)设于所述第二侧面(113),并且所述第一充电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兵欧阳智何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磊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