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28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工艺及装置及制作方法,包括,注塑机框架,所述注塑机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均连接有模具机架组件,两组所述模具机架组件的下方分别设有半导电层组件和注塑绝缘组件,所述注塑机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供热组件,所述供热组件可给半导电层组件和注塑绝缘组件供热;所述注塑机框架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与注塑绝缘组件之间连通有注塑管。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工艺及装置及制作方法,可降低操作时对专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操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且电缆连接处接近电缆本体的电气性能。电缆连接处接近电缆本体的电气性能。电缆连接处接近电缆本体的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施工中电缆接头制作恢复工艺
,特别是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十年用电需求急剧增加,持续增长的用电量使我国电力负荷增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架空输电线路逐渐向地下电力电缆发展,与架空输电线路相比较,地下电力电缆拥有占地面积小、安全性能高、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ed cable,简称XLPE电缆),因其优越的机械和绝缘性能得以迅速发展。对于一条完整的输电线路,电流首先通过电缆本体,流经电缆中间接头,最后通过终端接头连接其他设备,保证线路传输重要的部分就是中间和终端接头。而电缆中间接头也会随着电缆的增加而增加,其数量远远超过终端接头。电缆中间连接接头的连接可靠性极大影响电缆运行的稳定性,目前对于电缆外部绝缘及半导层的处理工艺多采用冷缩式,热缩式以及绕包式及预制式方案,其中冷热缩式处理工艺其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但对于专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操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制造投运的电缆线路性能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绕包法采用三层分绕加热融合方式,绝缘性能好但三层绕包加热时间长,资源消耗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其包括,注塑机框架,所述注塑机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均连接有模具机架组件,两组所述模具机架组件的下方分别设有半导电层组件和注塑绝缘组件,所述注塑机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供热组件,所述供热组件可给半导电层组件和注塑绝缘组件供热;所述注塑机框架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与注塑绝缘组件之间连通有注塑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半导电层组件包括底板一、施压加热下模和施压加热上模,所述底板一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施压加热下模设置在底板一的顶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注塑绝缘组件包括底板二、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所述底板二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下模设置在底板二的顶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供热组件包括与注塑机框架连接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远离注塑机框架的一端连接有多个加热棒,所述施压加热下模、施压加热上模、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均开设有与加热棒插接的通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模具机架组件包括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顶板、与滑槽内壁上下滑动连接的衔接板、连接在衔接板顶端的导向杆以及与顶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延伸至顶板的下方并与衔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开设有导向通孔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施压加热上模和注塑上模分别连接在两组模具机架组件的衔接板的底端。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3]将待连接的两个电缆的线芯校准调直定位确定好剥离绝缘层间距;
[0014]在两个电缆的各线芯头部销应力锥;
[0015]对两个电缆相交处头部进行焊接连接形成焊接接头,打磨焊接接头,并清洗线芯导体表面氧化层;
[0016]采用半搭接法在焊接接头处缠绕半导电带,并使用半导电层组件加热融合恢复半导电层;
[0017]将电缆安装到注塑绝缘组件并将加热棒插接到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上;
[0018]使用注塑绝缘组件注塑绝缘施压覆盖导电芯,恢复电缆绝缘层;
[0019]对电缆的绝缘层挤出口进行打磨光滑处理;
[0020]采用半搭接法在绝缘层处缠绕半导电带,进行加热恢复打磨处理。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线芯校准调直是指使两个电缆上位置对应的两个线芯的端部达到可共线的状态,使相对的两个线芯能够实现同轴布置,定位确定剥离绝缘层间距是指防止剥离长度过长超出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成型范围,间距确定据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的模腔尺寸长度确定。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应力锥是指将电缆的线芯的端部绝缘层削成锥状,同时内半导层向芯头端部延伸5mm长度保留,应力锥锥度35
°
至45
°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对注塑恢复绝缘层的注塑下模(103b)和注塑上模(103c)的不同部位进行差温加热温模处理。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线芯校直保证导电线芯包覆绝缘层厚度均匀;电缆端部削应力锥改善电缆中间接头端部电场应力,降低局部击穿可能性;对电缆焊接接头打磨去除氧化物提高内部电缆导电率,改善因局部发热外部绝缘发热老化击穿问题;共挤温模处理加强局部电缆本体与熔融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性;绝缘层注塑成型后提高整体恢复层温度注塑材料发生化学交
联,提高耐高温性能;后打磨提高表面光滑度,降低局部粗糙度导致的电场突变导致的击穿失效可能性,中间接头接近电缆本体的电气性能。
[0026]2、半导电层组件和注塑绝缘组件分别设于注塑机框架的两侧,方便集中操作,两组模具机架组件的设置,其中模具机架组件使得半导电层组件的施压加热上模可与施压加热下模盖合固定两个电缆,另一组模具机架组件使得注塑绝缘组件的注塑上模可与注塑下模盖合固定两个电缆,方便操作,可降低操作时对专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操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框架(100),所述注塑机框架(100)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均连接有模具机架组件(101),两组所述模具机架组件(101)的下方分别设有半导电层组件(102)和注塑绝缘组件(103),所述注塑机框架(100)的一侧还设置有供热组件(104),所述供热组件(104)可给半导电层组件(102)和注塑绝缘组件(103)供热;所述注塑机框架(100)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储料桶(105),所述储料桶(105)与注塑绝缘组件(103)之间连通有注塑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层组件(102)包括底板一(102a)、施压加热下模(102b)和施压加热上模(102c),所述底板一(102a)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施压加热下模(102b)设置在底板一(102a)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绝缘组件(103)包括底板二(103a)、注塑下模(103b)和注塑上模(103c),所述底板二(103a)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下模(103b)设置在底板二(103a)的顶端。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104)包括与注塑机框架(100)连接的插接头(104a),所述插接头(104a)远离注塑机框架(100)的一端连接有多个加热棒(104b),所述施压加热下模(102b)、施压加热上模(102c)、注塑下模(103b)和注塑上模(103c)均开设有与加热棒(104b)插接的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接头绝缘注塑半导绕包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架组件(101)包括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顶板(101a)、与滑槽内壁上下滑动连接的衔接板(101b)、连接在衔接板(101b)顶端的导向杆(101c)以及与顶板(101a)螺纹连接的螺纹柱(101d),所述螺纹柱(101d)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渊商学胜周懋坤谢依霖杨珂杨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