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28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涉及城市地铁车站地连墙槽段内打捞钻头、冲击锤施工技术领域,具有减小潜水员下潜时间,便于潜水员打捞冲击锤钻头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矩形的钢护筒以及沿钢护筒内壁滑移的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内设有人仓室,所述人仓室上设有供潜水员从人仓室进入操作室内的人仓门,所述操作室顶部设有供潜水员进入操作室内的进人孔,底部设有供潜水员出操作室的检修口,所述进人孔和检修口均通过封闭门封闭,所述钢护筒内设有驱动操作室上下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操作室内部设有调节操作室内压力的调节件,所述操作室底部外壁设有用于挂接冲击锤钻头的吊耳。头的吊耳。头的吊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地铁车站地连墙槽段内打捞钻头、冲击锤施工
,具体为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地连墙成槽施工部分采用冲击锤打桩机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存在冲击锤钻头掉落问题,且掉落冲击锤钻头必须进行打捞,否则无法开展后续施工,槽段钻头打捞大多采用人工下潜辅助打捞的方式,工程潜水员穿特种潜水服下潜至冲击锤掉落点,成槽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因此槽段内充满泥浆,可见度极低,打捞作业全靠人工摸索,由于该工艺受槽段内复杂的地质情况、潜水员承受水压高、塌孔风险高及绳索容易被钻头或异物缠住,因素影响较大,打捞风险极高,常出现安全事故、需多次下潜、耗时久、对下潜人员经验技术要求高等问题,导致安全问题频发,对工程造成了严重安全隐患。
[0003]由于地连墙槽段空间狭小,槽段内不明障碍物多,作业危险系数高,且冲击钻头务必进行打捞,否则将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就迫切需要有一种装置能够减小潜水员下潜时间,便于潜水员打捞冲击锤钻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具有减小潜水员下潜时间,便于潜水员打捞冲击锤钻头的优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包括矩形的钢护筒以及沿钢护筒内壁滑移的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内设有人仓室,所述人仓室上设有供潜水员从人仓室进入操作室内的人仓门,所述操作室顶部设有供潜水员进入操作室内的进人孔,底部设有供潜水员出操作室的检修口,所述进人孔和检修口均通过封闭门封闭,所述钢护筒内设有驱动操作室上下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操作室内部设有调节操作室内压力的调节件,所述操作室底部外壁设有用于挂接冲击锤钻头的吊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潜水人员需要进入槽段进行打捞作业,需要打捞冲击锤钻头时,先将钢护筒沉入槽段内,潜水人员通过进人孔首先进入操作室,随后通过人仓门,进入人仓室,随后将封闭门封闭进人孔和检修口,驱动件驱动操作室并对操作室提供向下的推力,使得操作室沿着钢护筒向下移动至所需检修作业面,在此过程中调节件调节操作室内的压力,使得操作室内的压力上升到高于水下压力,便于潜水人员打开检修口处的封闭门,且便于潜水人员进入到检修作业区,便于打捞冲击锤钻头,随后将冲击锤钻头挂接到吊耳上,随后潜水人员通过打开封闭门,通过检修口进入到操作室内,驱动件驱动操作室沿着钢护筒向上移动即可,在此过程中减小了潜水员下潜时间,便于潜水员打捞冲击锤钻头,操作室代替了潜水人员下潜的过程,减小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下潜施工风险性,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水下防护和水下作业的功能,实用性高。
[0008]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操作室顶部的第一充气阀,所述操作室外壁底部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操作室内壁上设有第一气压传感器,当第一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操作室内的压力值大于水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控制第一充气阀停止工作。
[0009]优选地,所述人仓室顶部设有第二充气阀,所述人仓室内壁设有第二气压传感器,当第二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等于第一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控制第二充气阀停止工作。
[0010]优选地,所述操作室周边各个外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相对槽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钢护筒内壁滚动连接的滚柱。
[0011]优选地,所述操作室底部在检修口的一侧设有隔膜泵。
[0012]优选地,所述操作室外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与钢护筒内壁抵触的密封圈。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操作室顶部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上端穿出钢护筒上端筒口。
[0014]优选地,地面上设有驱动牵引杆对操作室顶部施加压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小车,所述小车的一侧设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上设有沿竖直板高度方向滑移的水平板,所述牵引杆的上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水平板上,所述竖直板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水平板通过滑块滑移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沿滑槽长度方向分布的丝杆,所述丝杆由固定在竖直板上端的电机驱动,所述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在水平板上端面的矩形槽,所述水平板在矩形槽的槽底开设有与矩形槽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孔径比矩形槽的槽口尺寸小,所述矩形槽内放置有放置板,且所述牵引杆的上端穿过连通孔与放置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通过螺钉与矩形槽可拆卸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牵引杆内设中空且穿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操作室顶部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放置板上端面,所述竖直板上端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与钢丝绳的上端连接且供钢丝绳缠绕。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潜水人员需要进入槽段进行打捞作业,需要打捞冲击锤钻头时,先将钢护筒沉入槽段内,潜水人员通过进人孔首先进入操作室,随后通过人仓门,进入人仓室,随后将封闭门封闭进人孔和检修口,驱动件驱动操作室并对操作室提供向下的推力,使得操作室沿着钢护筒向下移动至所需检修作业面,在此过程中调节件调节操作室内的压力,使得操作室内的压力上升到高于水下压力,便于潜水人员打开检修口处的封闭门,且便于潜水人员进入到检修作业区,便于打捞冲击锤钻头,随后将冲击锤钻头挂接到吊耳上,随后潜水人员通过打开封闭门,通过检修口进入到操作室内,驱动件驱动操作室沿着钢护筒向上移动即可,在此过程中减小了潜水员下潜时间,便于潜水员打捞冲击锤钻头,操作室代替了潜水人员下潜的过程,减小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下潜施工风险性,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水下防护和水下作业的功能,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操作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竖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图中:1、钢护筒;11、操作室;12、人仓室;121、人仓门;13、进人孔;14、检修口;141、封闭门;15、吊耳;16、第一充气阀;17、放置槽;171、滚柱;18、隔膜泵;19、牵引杆;191、小车;192、竖直板;193、水平板;194、滑槽;195、丝杆;196、电机;197、滑块;198、矩形槽;1981、连通孔;1982、放置板;1983、钢丝绳;1984、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钢护筒(1)以及沿钢护筒(1)内壁滑移的操作室(11),所述操作室(11)内设有人仓室(12),所述人仓室(12)上设有供潜水员从人仓室(12)进入操作室(11)内的人仓门(121),所述操作室(11)顶部设有供潜水员进入操作室(11)内的进人孔(13),底部设有供潜水员出操作室(11)的检修口(14),所述进人孔(13)和检修口(14)均通过封闭门(141)封闭,所述钢护筒(1)内设有驱动操作室(11)上下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操作室(11)内部设有调节操作室(11)内压力的调节件,所述操作室(11)底部外壁设有用于挂接冲击锤钻头的吊耳(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操作室(11)顶部的第一充气阀(16),所述操作室(11)外壁底部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操作室(11)内壁上设有第一气压传感器,当第一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操作室(11)内的压力值大于水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控制第一充气阀(16)停止工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仓室(12)顶部设有第二充气阀,所述人仓室(12)内壁设有第二气压传感器,当第二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等于第一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控制第二充气阀停止工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11)周边各个外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17),所述放置槽(17)的相对槽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钢护筒(1)内壁滚动连接的滚柱(17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11)底部在检修口(14)的一侧设有隔膜泵(1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11)外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与钢护筒(1)内壁抵触的密封圈。7.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靖育喻才建吴天祚焦成鑫翟雪峰相里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