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扣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14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扣脱模装置,该倒扣脱模装置包括滑块和设于滑块外的拉钩,滑块镶嵌有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第一斜顶的底部和第二斜顶的底部均固定于同一顶针板上,第一斜顶的顶部和第二斜顶的顶部均穿出滑块,第一斜顶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一挂钩,第二斜顶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分别能挂设于滑块上,倒扣成型于第一挂钩上,第二挂钩能扣接于拉钩上,滑块能推动第二挂钩沿拉钩的钩面移动,该倒扣脱模装置能精确地保证斜顶彻底平移移出倒扣后再进一步脱离倒扣产品,有效避免倒扣被顶伤和拉伤的问题。拉伤的问题。拉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扣脱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倒扣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注塑产品时,有时需要注塑产品侧面非碰穿面带倒扣,此时会在模具上设置斜顶结构对产品倒扣进行脱模。然而目前斜顶脱离倒扣的方式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不能精确地控制斜顶运动位置,导致斜顶在移动过程中带有顶出运动,很容易顶伤或拉伤倒扣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倒扣脱模装置,该倒扣脱模装置能精确地保证斜顶彻底平移移出倒扣后再进一步脱离倒扣产品,有效避免倒扣被顶伤和拉伤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一种倒扣脱模装置,包括滑块和设于所述滑块外的拉钩,所述滑块镶嵌有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所述第一斜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斜顶的底部均固定于同一顶针板上,所述第一斜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斜顶的顶部均穿出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斜顶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斜顶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所述第二挂钩分别能挂设于所述滑块上,倒扣成型于所述第一挂钩上,所述第二挂钩能扣接于所述拉钩上,所述第二挂钩的钩部靠近所述第一挂钩的钩部,所述滑块能推动所述第二挂钩沿所述拉钩的钩面移动。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与所述第二斜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斜顶镶嵌于所述第一斜槽内,所述第二斜顶镶嵌于第二斜槽内。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内开设有腔体,所述顶针板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顶针板指向所述斜槽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斜槽。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的一端外部设有镶件,所述拉钩固定于所述镶件上,所述第一斜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斜顶的顶部均能与所述镶件抵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滑块构成所述腔体。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与所述顶针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针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斜槽,所述顶针板能在所述腔体内移动,所述限位块随所述顶针板移动并能与所述滑块抵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钩为L字型拉钩,所述第二挂钩扣接于所述L字型拉钩的平整钩面上。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针板上固定有顶针,所述顶针穿出所述滑块并能与所述镶件抵接。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上设有中托丝,所述中托丝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中托丝垂直指向所述顶针板,所述中托丝能贯穿所述顶针板,所述顶针板沿所述中托丝滑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针板上设有第一斜顶座和第二斜顶座,所述第一斜顶通过所述第一斜顶座固定于所述顶针板上,所述第二斜顶座通过所述第二斜顶座固定于所述顶针板上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倒扣脱模装置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倒扣脱模装置,其第一斜顶的底部和第二斜顶的底部均固定在同一顶针板上,第一斜顶的顶部和第二斜顶的顶部均穿出滑块,开模前,倒扣成型于第一斜顶的第一挂钩上,以及第二斜顶的第二挂钩扣接于拉钩上,由于第二斜顶被拉钩勾住,当滑块沿斜顶移动时,滑块对斜顶产生的推力只推动第二斜顶平移,即推动第二挂钩沿拉钩的钩面平移,此时带动所述第一挂钩从所述倒扣内平移脱离直至第二挂钩从拉钩的钩面移出,因此通过控制拉钩的钩面行程即可精确地控制第一挂钩的运动距离,确保第一挂钩平移移出倒扣后再进一步脱离倒扣产品,有效避免倒扣被顶伤和拉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扣脱模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斜顶与拉钩的工作状态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滑块1;拉钩2;第一斜顶3;第二斜顶4;顶针板5;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钩面8;第一斜槽9;第二斜槽10;腔体11;盖板13;倒扣12;缓冲弹簧14;限位块15;顶针16;中托丝17;第一斜顶座18;第二斜顶座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2]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条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3]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实施例1
[0025]在生产注塑产品时,有时需要注塑产品侧面非碰穿面带倒扣12,此时会在模具上
设置斜顶结构对产品倒扣12进行脱模。然而目前斜顶脱离倒扣12的方式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不能精确地控制斜顶运动位置,导致斜顶在移动过程中带有顶出运动,很容易顶伤或拉伤倒扣 12产品。
[002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的倒扣12脱模装置,包括滑块1和设于所述滑块1外的拉钩2,所述滑块1镶嵌有第一斜顶3和第二斜顶4,所述第一斜顶3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斜顶4的底部均固定于同一顶针板5上,所述第一斜顶3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斜顶4的顶部均穿出所述滑块1,所述第一斜顶3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一挂钩6,所述第二斜顶4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二挂钩7,所述第一挂钩6和所述第二挂钩7分别能挂设于所述滑块1上,倒扣12成型于所述第一挂钩6上,所述第二挂钩7能扣接于所述拉钩2上,所述第二挂钩7的钩部靠近所述第一挂钩6的钩部,所述滑块1能推动所述第二挂钩7沿所述拉钩2的钩面8移动,其中,斜顶背向倒扣12产品的一侧倾斜。
[0027]上述倒扣12脱模装置的开模操作流程是:滑块1沿斜顶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块1对斜顶产生平移的推动力,其中第二斜顶4的第二挂钩7沿拉钩2的钩面8移动,在拉钩2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斜顶4只能平移,第二斜顶4带动顶针板5平移从而也带动第一斜顶3平移,使得第一斜顶3的第一挂钩6逐渐从倒扣12中平移移出,避免第一挂钩6顶伤或拉伤倒扣 12产品。
[0028]本实施例的倒扣12脱模装置,其第一斜顶3的底部和第二斜顶4的底部均固定在同一顶针板5上,第一斜顶3的顶部和第二斜顶4的顶部均穿出滑块1,开模前,倒扣12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扣脱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滑块和设于所述滑块外的拉钩,所述滑块镶嵌有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所述第一斜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斜顶的底部均固定于同一顶针板上,所述第一斜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斜顶的顶部均穿出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斜顶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斜顶的顶部末端构造为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所述第二挂钩分别能挂设于所述滑块上,倒扣成型于所述第一挂钩上,所述第二挂钩能扣接于所述拉钩上,所述滑块能推动所述第二挂钩沿所述拉钩的钩面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扣脱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与所述第二斜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斜顶镶嵌于所述第一斜槽内,所述第二斜顶镶嵌于第二斜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扣脱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内开设有腔体,所述顶针板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顶针板指向所述斜槽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斜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扣脱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的一端外部设有镶件,所述拉钩固定于所述镶件上,所述第一斜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斜顶的顶部均能与所述镶件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圆华李月杨东湧王云飞欧阳威邱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