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05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包括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浓缩膜过滤系统,COD吸附再生系统,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包括原水缓冲罐,原水缓冲罐的顶端通过管道以及第一阀门与外界相通,原水缓冲罐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有机管式膜过滤单元,有机管式膜过滤单元的末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一清液缓冲罐以及第一浓缩液缓冲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纯物理技术解决了困扰印染企业高浓度,高色度的印染染料废水处理难题,不但回收了废水中的有价染料,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实现了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保护了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全世界范围内由纺织工业产生的废水是一个普遍而重要的污染问题,对于此类工业废水处理应该得到重视。这些工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废水,其中包括大量的污染物诸如酸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有毒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溶性固体、染料等等。在纺织废水中,活性染料废水的生物降解是最困难的。目前全球染料年产量超过700万吨,所有的染料品种已经超过10万余种,常用染料有2000种以上,而且每年人工合成的新型染料也层出不穷。随着染料新品种的不断出现。
[0003]染料的使用染料是一种有颜色的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主要由天然和合成两大类组成。其中绝大部分染料都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的染料都可溶在水中。目前,染料已不只局限于各种天然纤维如棉、毛、丝、麻及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0004]染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绚丽多彩的颜色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染料废水排放到环境水域中,导致自然水域的污染。某些染料在浓度低于时就能使接受水体产生明显的颜色,因此即便是少量的染料也会污染大面积水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浓缩膜系统与COD吸附再生系统。
[0008]所述管式膜过滤系统的输入端安装有原水缓冲罐,所述有机管式膜过滤单元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一清液缓冲罐以及第一浓缩液缓冲罐,且浓缩膜过滤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0009]所述的COD吸附再生系统包括吸附单元与蒸汽再生单元;
[0010]所述浓缩膜过滤系统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二清液缓冲罐以及第二浓缩液缓冲罐,且与所述吸附再生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0011]所述吸附单元进口端与第二清液缓冲罐连接,所述吸附单元出口端第三清液缓冲罐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纯物理技术解决了困扰印染企业高浓度,高色度的的印染染料废水处理难题,不但回收了废水中的有价染料,其中回收的染料通过小试染色后再经过干磨和湿磨测试其色牢度,测试结果均满足国标要求,经过调色后也能满足循环利用的要求,如图4所示。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实现了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保护了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管式膜通量随着运行时间变化;
[0017]图3为本申请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前后废水水样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印染废水原水、管膜清液、管膜浓液、处理后清液混合样,处理早期瞬时样、处理后最终浓缩液;
[0018]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回收的染料的色牢度实验结果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对应部件如下:
[0020]10 有机管式膜膜过滤系统
[0021]20 浓缩膜系统
[0022]30 吸附再生系统
[0023]4101、原水缓冲罐;4102、第一清液缓冲罐;4103、第一浓缩液缓冲罐;4104、第二浓缩液缓冲罐;4105、第二清液缓冲罐;4106、第三清液缓冲罐;
[0024]501有机管式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502浓缩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
[0025]601第一阀门;602第二阀门;603第三阀门;604第六阀门;605第七阀门;607产水回CIP阀门;608第二十二阀门;609第二十三阀门;610第二十四阀门;611、第十三阀门;612第一清液缓冲罐底部阀门;613第八阀门;614第十一阀门;615第十二阀门;617清洗液回流阀门;618第十阀门;619浓水侧阀门;620浓液阀门;621第十四阀门;622第十五阀门;623第八阀门;624第二十一阀门;625第十九阀门;626第二十阀门;627第十八阀门;628第五排污阀;629第十六阀门;633第十七阀门;6002、排污阀门;6004第九阀门;6001第二排污阀;6002清洗罐排污阀;6003旁路阀;
[0026]7101第一供料泵;7102第一清洗泵;7103第一循环泵;7104第一浓缩液转移泵;7105第二供料泵;7106第二清洗泵;7107第二循环泵;7108增压泵;7109第二浓缩液转移泵;7110第二清液转移泵;7111第三清液转移泵;
[0027]606第一排污口;616第二排污口;
[0028]801吸附单元;803蒸汽再生单元;
[0029]901有机管式膜过滤单元;902浓缩膜过滤单元;
[0030]10101预处理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一种印染废水膜技术高效处理资源化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
[0033]工作时印染废水由管道通过打开的第一阀门601进入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原水缓冲罐4101,其中原水缓冲罐4101液位与第一阀门601连锁,当液位达到上限液位,第一阀门601关闭,低于某设定液位时自动开启补料,经过管道和第二阀门602连接供料泵7101,供料泵7101出口连接预处理过滤器10101进口,预处理过滤器10101出口连接循环泵7103进口,
循环泵7103出口连接至管式膜组件901进口,管式膜组件901清液管道和第二十二阀门608连接至清液缓冲罐4102,管式膜组件901浓液管道和第二十四阀门610连接至浓缩液缓冲罐4103,当原水缓冲罐4101低于停机设定低位时、清液缓冲罐4102高于停机设定低位时、浓缩液缓冲罐4103高于停机设定低位时,设备先停止循环泵7103,3秒后再停止供料泵7101,最后关闭所有阀门,当清液缓冲罐4102液位、浓缩液缓冲罐4103液位到达下限低液位时,系统自动开启运行,如此循环。
[0034]当系统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或清水冲洗,首先自来水加满清洗罐501,打开清洗罐底部第六阀门604和第七阀门605开启清洗泵7102,5秒后开启循环泵7103,清洗水进入管式膜组件901,打开产水阀门产水回CIP阀门607清液回流至清洗罐501,打开第二十三阀门609浓水回流至清洗罐501,循环泵7103运行稳定10秒后加药装置开始自动加药20秒时间可设定,循环清洗30分钟时间可设定直至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010),浓缩膜系统(020)与COD吸附再生系统(030)所述管式膜过滤系统的输入端安装有原水缓冲罐,所述有机管式膜过滤单元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一清液缓冲罐以及第一浓缩液缓冲罐,且浓缩膜过滤系统(0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COD吸附再生系统包括吸附单元与蒸汽再生单元;所述浓缩膜过滤系统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二清液缓冲罐(4105)以及第二浓缩液缓冲罐(4104),且与所述COD吸附再生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吸附单元(801/802)进口端与第二清液缓冲罐(4105)连接,所述吸附单元出口端第三清液缓冲罐(410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包括有机管式膜过滤单元(901)、第一供料泵(7101),所述第一供料泵(7101)通过第二阀门(602)与原水缓冲罐(4101)连接,所述第一供料泵(7101)的末端通过管道与预处理过滤器(10101)进口连接,预处理过滤器(10101)出口通过第三阀门(603)连接有第一循环泵(7103),所述第一循环泵(7103)的末端连接有有机管式膜组件(901),所述有机管式膜组件(901)的浓水端连接有第一排污口(16),所述第一排污口(12001)上设有第一排污口(606),所述有机管式膜组件(901)的产水端通过第二十二阀门(608)与第一清液缓冲罐(4102)连接,所述有机管式膜组件(901)的浓水端上还连接有第一浓缩液缓冲罐(4103),所述原水缓冲罐(4101)的液位与第一阀门(601)连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管式膜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清洗泵,所述第一清洗泵(7102)的进口端还设有有机管式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501),所述有机管式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501)的底端通过第六阀门(604)连接所述第一清洗泵(7102),所述第一清洗泵(7102)通过第七阀门(605)与第一循环泵(7103)连接,所述有机管式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501)的底端还连接有第二排污阀(6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膜过滤单元(020)包括与第一清液缓冲罐(4102)连接的第二供料泵(7105),所述第二供料泵(7105)的末端通过第八阀门(613)连接有第二循环泵(7107),所述第二循环泵(7107)的末端连接有增压泵(7108),所述增压泵(7108)的末端连接有浓缩膜组件(902),所述浓缩膜组件(902)的浓水端连接有第二排污口(12002),所述第二排污口(12002)上设有第九阀门(6004),所述浓缩膜组件(902)的产水端通过第十阀门(618)连接有第二清液缓冲罐(4105),所述浓缩膜组件(902)的浓缩端上还连接有第二浓缩液缓冲罐(41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泵(7106)的侧端设有浓缩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502),所述浓缩膜加药清洗装置清洗单元(502)的末端通过第十一阀门(614)连接有第二清洗泵(7106),所述第二清洗泵(7106)通过第十二阀门(61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光明俞经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朗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