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9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0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确保小型化及高电磁屏蔽效果的线束。线束(10)具备中央线束(21),中央线束(21)具有:芯线(31);绝缘包覆部(32),将该芯线(31)的外表面包覆;以及电磁屏蔽构件,覆盖该绝缘包覆部(32)。电磁屏蔽构件形成为与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33)。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33)。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束


[0001]本公开涉及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使用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线束,有在车辆的地板下面等布设的线束。并且,作为这样的线束,例如有具备多条电线和作为多个电磁屏蔽构件的金属制外装构件的线束,所述多个电磁屏蔽构件构成为将那些电线单独地收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线束中,借由金属制的外装构件能得到高电磁屏蔽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446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但是,在如上述的线束中,因为电线以相对于外装构件具有间隙的方式收纳于外装构件等,所以有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在整体上变大的问题。另外,即使是取代金属制的外装构件,而将金属线编织而成的编织构件用作电磁屏蔽构件并外嵌于电线的情况,也因为在构成编织构件的金属线彼此之间具有间隙,所以有如下问题:当想要确保高电磁屏蔽效果时则厚度变厚,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在整体上变大。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确保小型化及高电磁屏蔽效果的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公开的线束具备屏蔽电线,所述屏蔽电线具有:芯线;绝缘包覆部,将该芯线的外表面包覆;以及电磁屏蔽构件,覆盖该绝缘包覆部,所述电磁屏蔽构件是与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公开的线束,能够确保小型化及高电磁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剖视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线束,[1]具备屏蔽电线,所述屏蔽电线具有:芯线;绝缘包覆部,将该芯线的外表面包覆;以及电磁屏蔽构件,将该绝缘包覆部覆盖,所述电磁屏蔽构件是与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
[0010]根据该结构,因为电磁屏蔽构件是与绝缘包覆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所以例如与形成为金属制的外装构件、编织构件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同时确保高电磁屏蔽效果。
[0011][2]优选地,具备所述屏蔽电线所连接的金属构件,所述金属层一直成形到所述金属构件。根据该结构,因为金属层一直成形至跨越到屏蔽电线所连接的金属构件,所以例如能够在不使用紧固带等追加的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金属层与金属构件连接,能够确立电磁屏蔽结构。
[0012][3]优选地,所述绝缘包覆部由瓷漆构成。根据该结构,因为绝缘包覆部由瓷漆构成,所以与形成为一般的其他绝缘包覆部的情况比较,能够提高耐热性。因此,容易采用将被加热的金属粉末喷射到绝缘包覆部的外表面而将金属层成形的制造方法。
[0013][4]优选地,所述芯线由汇流条构成。根据该结构,因为芯线由汇流条构成,所以在将由瓷漆构成的绝缘包覆部成形时,瓷漆不会浸入到内部。即,在芯线由绞线构成的情况下,在将由瓷漆构成的绝缘包覆部成形时,有可能瓷漆浸入到内部,但是能够避免该情况。
[0014][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线束的具体例。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15]如图1所示,线束10是将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电气设备(设备)电连接的线束,例如将配置于车辆V的后部的电池11和配置于车辆V的前部的电气部件12电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电池11能采用能供应一百伏特以上电压的高压用的电池或能供应12伏特、24伏特等电压的低压用的电池。另外,在采用高压用的电池11的情况下,电气部件12例如能采用与驱动车轮用的电动机连接的逆变器等。另外,在采用低压用的电池11的情况下,电气部件12例如能采用与各小型电动机连接的分电箱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采用高压用的电池11的情况、且采用与大电流对应的线束10的情况进行说明。线束10以其中央部位在车辆V的地板下面等通过的方式布设,其两端部位从地板下面立起并与地板上的电池11及电气部件12连接。
[0016]线束10具备:中央线束21,构成地板下面的中央部位的布线;端部线束22,构成两端部位的布线;以及作为金属构件的连接构件23,将那些中央线束21和端部线束22连接。
[0017]如图2所示,中央线束21具备芯线31和将该芯线31的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包覆部32。芯线31为铝、铜等金属制,由棒状的汇流条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芯线31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芯线31以车辆V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上下方向的长度的方式配置。绝缘包覆部32由瓷漆构成。
[0018]并且,中央线束21形成为屏蔽电线,该屏蔽电线具有作为覆盖绝缘包覆部32的电磁屏蔽构件的金属层33。金属层33与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
详细地讲,金属层33以将绝缘包覆部32的外周面全周覆盖的方式设置,但是没有诸如使金属箔贴合的接缝。另外,金属层33没有诸如金属线编织而构成的编织构件的接缝及伴随该接缝的间隙。该金属层33通过被加热的金属粉末喷射到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而成形。
[0019]另外,如图3所示,金属层33一直成形到连接构件23。即,金属层33以由芯线31及绝缘包覆部32构成的电线34与连接构件23连接的状态从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一体成形到连接构件23的外表面。
[0020]接着,对如上述构成的线束10的制造方法及其作用进行说明。线束10的制造方法具备:连接工序,将中央线束21中的由芯线31及绝缘包覆部32构成的电线34与连接构件23连接;和成形工序,在该连接工序后,将被加热的金属粉末35喷射到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而将金属层33成形。
[0021]详细地讲,如图3所示,在成形工序中,通过将被加热的金属粉末35从喷嘴36喷射到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及连接构件23的外表面,从而从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到连接构件23的外表面并且与那些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将金属层33成形。由此,变为包括芯线31的电线34的外侧被金属层33包围,且金属层33与作为金属构件的连接构件23电连接的状态,可抑制从芯线31向外部的电磁噪声的辐射。
[0022]接着,以下记载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1)因为电磁屏蔽构件是与绝缘包覆部3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33,所以例如与形成为金属制的外装构件、编织构件等的情况相比,能减小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的截面积同时确保高电磁屏蔽效果。
[0023](2)因为金属层33一直成形到中央线束21所连接的连接构件23,所以例如能在不使用紧固带等追加的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金属层33与作为金属构件的连接构件23连接,能够确立电磁屏蔽结构。即,例如在作为电磁屏蔽构件采用编织构件的情况等下,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束,具备屏蔽电线,所述屏蔽电线具有:芯线;绝缘包覆部,将该芯线的外表面包覆;以及电磁屏蔽构件,将该绝缘包覆部覆盖,所述电磁屏蔽构件是与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没有接缝地成形的金属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馆健太郎桥本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