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G12D抑制剂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79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化合物,其具有KRAS G12D调节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方法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方法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KRAS G12D抑制剂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化合物,其具有KRAS抑制活性,特别是KRAS G12D抑制活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数据显示,RAS是人类肿瘤中发生突变率最高的基因,所有肿瘤中,约20

30%有RAS突变,大约98%的胰腺癌,52%的结肠癌,43%的多发性骨髓瘤,及32%的肺腺癌中存在RAS基因突变。RAS最常见的突变方式是点突变,经常发生在12、13、61密码子,其中又以第12位密码子突变最常见,例如G12C、G12D或G12V。
[0003]目前针对KRAS突变的药物研发是当前新药研究热点之一。KRAS G12C抑制剂AMG510(WO2018217651A1)和MRTX849(WO2019099524A1)已进入后期临床阶段;而MIRATI在G12D抑制剂(WO2021041671A1)研发上进展领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
[0005][0006]其中,
[0007]R1独立地选自H、羟基、C1‑6烷基、C1‑6氨基烷基、

N(R
a
)2、

C(=NH)NH2、

C(=NCH3)NH2、羧基、C1‑6羧基烷基、氰基、C1‑6氰基烷基、卤素、C1‑6卤代烷基、C1‑6羟基烷基、C1‑6醛基、

CO2R
a


CO2N(R
a
)2、

(CH2)0‑3C(=O)N(R
a
)2、

C(=O)(CH2)0‑3N(R
a
)2或5

6元杂芳基,所述R
a
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优选R1为H;
[0008]X1选自N或CH;
[0009]X2选自N或CR7;
[0010]R2或R7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羟基烷基、氰基、氨基和硝基,所述的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或羟基烷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和羟基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
[0011]环A选自C3‑6环烷基或3

6元杂环基;
[0012]R3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或羟基烷基;
[0013]R4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羟基烷基、

(CH2)0‑3N(R
b
)2、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4

14元杂芳基,所述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烷基、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4

14元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基烷基、

(CH2)0‑3N(R
b
)2、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R
b
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
[0014]L1选自

O

(CH2)0‑3、

S

(CH2)0‑3、

NH

(CH2)0‑3或亚烷基,所述L1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C1‑6烷基取代;
[0015]L2选自键或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取代;
[0016]R5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烷基、C3‑
14
环烷基和3

14元杂环基;
[0017]R6选自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所述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R
c
取代;R
c
独立地选自H、=O、=S、氧代基、氰基、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C0‑3亚烷基

OR
d


OC(=O)C1‑6烷基、

C0‑3亚烷基

SR
d


C0‑3亚烷基

N(R
d
)2、

C0‑3亚烷基

S(=O)R
d


C0‑3亚烷基

S(=O)2R
d


C0‑3亚烷基

SR
d


C0‑3亚烷基

S(R
d
)5、

C0‑3亚烷基

C(=O)R
d


C0‑3亚烷基

C(=O)OR
d


C0‑3亚烷基

C(=O)N(R
d
)2、C2‑6烯基、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C3‑
14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3

14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C6‑
14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5

14元杂芳基),每个R
d
独立地为H、C1‑6烷基、C3‑6环烷基或C1‑6卤代烷基;
[0018]m、n或p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或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中,R1独立地选自H、羟基、C1‑6烷基、C1‑6氨基烷基、

N(R
a
)2、

C(=NH)NH2、

C(=NCH3)NH2、羧基、C1‑6羧基烷基、氰基、C1‑6氰基烷基、卤素、C1‑6卤代烷基、C1‑6羟基烷基、C1‑6醛基、

CO2R
a


CO2N(R
a
)2、

(CH2)0‑3C(=O)N(R
a
)2、

C(=O)(CH2)0‑3N(R
a
)2或5

6元杂芳基,所述R
a
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优选R1为H;X1选自N或CH;X2选自N或CR7;R2或R7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羟基烷基、氰基、氨基和硝基,所述的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或羟基烷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和羟基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环A选自C3‑6环烷基或3

6元杂环基;R3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或羟基烷基;R4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羟基烷基、

(CH2)0‑3N(R
b
)2、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4

14元杂芳基,所述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烷基、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4

14元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基烷基、

(CH2)0‑3N(R
b
)2、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R
b
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L1选自

O

(CH2)0‑3、

S

(CH2)0‑3、

NH

(CH2)0‑3或亚烷基,所述L1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C1‑6烷基取代;L2选自键或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取代;R5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烷基、C3‑
14
环烷基和3

14元杂环基;R6选自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所述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R
c
取代;R
c
独立地选自H、=O、=S、氧代基、氰基、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C0‑3亚烷基

OR
d


OC(=O)C1‑6烷基、

C0‑3亚烷基

SR
d


C0‑3亚烷基

N(R
d
)2、

C0‑3亚烷基

S(=O)R
d


C0‑3亚烷基

S(=O)2R
d


C0‑3亚烷基

SR
d


C0‑3亚烷基

S(R
d
)5、

C0‑3亚烷基

C(=O)R
d


C0‑3亚烷基

C(=O)OR
d


C0‑3亚烷基

C(=O)N(R
d
)2、C2‑6烯基、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C3‑
14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


C0‑3亚烷基

(3

14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C6‑
14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5

14元杂芳基),每个R
d
独立地为H、C1‑6烷基、C3‑6环烷基或C1‑6卤代烷基;m、n或p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或4。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选自式(IA)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为H;环A选自C3‑6环烷基或3

6元杂环基,优选为环丙基;R3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和羟基烷基;R4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羟基烷基、

(CH2)0‑3N(R
b
)2、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所述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烷基、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基烷基、

(CH2)0‑3N(R
b
)2、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R
b
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L1选自

O

(CH2)1‑3,所述L1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C1‑6烷基取代;L2选自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C1‑6烷基取代;R5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烷基、C3‑
14
环烷基和3

14元杂环基;R6选自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所述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和4

14元杂芳基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R
c
取代;R
c
独立地选自H、=O、=S、酰基、氰基、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C0‑3亚烷基

OR
d


OC(=O)C1‑6烷基、

C0‑3亚烷基

SR
d


C0‑3亚烷基

N(R
d
)2、

C0‑3亚烷基

S(=O)R
d


C0‑3亚烷基

S(=O)2R
d


C0‑3亚烷基

SR
d


C0‑3亚烷基

S(R
d
)5、

C0‑3亚烷基

C(=O)R
d


C0‑3亚烷基

C(=O)OR
d


C0‑3亚烷基

C(=O)N(R
d
)2、C2‑6烯基、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C3‑
14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3

14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C6‑
14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

C0‑3亚烷基

(5

14元杂芳基),每个R
d
独立地为H、C1‑6烷基、C3‑6环烷基或C1‑6卤代烷基;p选自0、1、2、3或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1选自H。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2选自H、氰基或C1‑6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3选自H或C1‑6烷基。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X1选自N。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X2选自N。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4选自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4

14元杂芳基,所述C3‑
14
环烷基、3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4

14元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烷基、氰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L1选自

O

(CH2)1‑3,所述L1任选地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C1‑6烷基取代。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p选自0或1。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选自选自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5选自卤素、C1‑6烷基或C1‑6烷氧基,优选F。13.根据权利要求1

12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6选自
14.一种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1)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
‑3‑
基)
‑8‑

‑2‑
((1

((3

甲基哌啶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2)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烷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3)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3

氟哌啶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4)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2

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5)4

(2

((1

((1

氧代
‑7‑
氮杂螺环[3.5]壬
‑7‑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6)190)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
‑3‑
基)
‑2‑
((1

((乙基(2,2,2

三氟乙基)氨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6‑
氟萘
‑2‑
醇;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
‑3‑
基)
‑2‑
((1

((3

(二氟甲基)哌啶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8‑
氟代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4

氟哌啶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萘
‑2‑
醇;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R)
‑3‑
氟吡咯烷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0)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
‑3‑
基)
‑2‑
((1

((4,4

二氟哌啶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8‑
氟代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1)4

(2

((1

((7

氮杂双环[2.2.1]庚
‑7‑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2)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
‑3‑
基)
‑2‑
((1

((6,6

二氟
‑3‑
氮杂双环[3.1.0]己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3)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
‑3‑
基)
‑8‑

‑2‑
((1

((3

(三氟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4)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哌啶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5)4

(2

((1

((2

氧杂
‑5‑
氮杂双环[2.2.1]庚
‑5‑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萘
‑2‑
醇;16)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氟萘
‑2‑
醇;17)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
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萘
‑2‑
醇;1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萘
‑2‑
醇;1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
‑6‑
氟萘
‑2‑
醇;20)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吗啉21)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萘
‑2‑
醇;22)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
‑6‑
氟萘
‑2‑
醇;23)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吗啉;24)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25)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1,1

二硫吗啉;26)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2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萘
‑2‑
醇;2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氟萘
‑2‑
醇;2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6

二氟萘
‑2‑
醇;30)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萘
‑2‑
醇;31)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氟萘
‑2‑
醇;32)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6

二氟萘
‑2‑
醇;33)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基
‑3‑
羟基萘
‑1‑
基)
‑8‑
氟代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34)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7‑
(8


‑3‑
羟基萘
‑1‑
基)吡啶基[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35)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7,8

二氟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36)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
‑6‑
氟萘
‑2‑
醇;
3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6‑

‑5‑
甲基萘
‑2‑
醇;38)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4‑
环丙基苯酚;3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
‑6‑
氟萘
‑2‑
醇;40)4

(4

((1R,5S)

3,8

二氮杂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代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6‑

‑5‑
甲基萘
‑2‑
醇;41)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4‑
环丙基苯酚;42)4

((1

((4

((1R,5S)

3,8

二氮杂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基
‑7‑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43)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7‑
(7


‑3‑
羟基
‑8‑
甲基萘
‑1‑
基)吡啶基[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44)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3


‑2‑
环丙基
‑5‑
羟基苯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45)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氯萘
‑2‑
醇;46)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6‑
氟萘
‑2‑
醇;4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氯萘
‑2‑
醇;4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硫吗啉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6‑
氟萘
‑2‑
醇;49)4

((1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50)4

((1

((4

((1R,5S)

3,8

二氮杂环[3.2.1]辛烷
‑3‑
基)
‑7‑
(8


‑7‑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51)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
‑6‑
氟萘
‑2‑
醇;52)2

((1

((3

氮杂双环[3.1.0]己烷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53)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烷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萘
‑2‑
醇;54)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烷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6‑
氟萘
‑2‑
醇;55)4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
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6

二氟萘
‑2‑
醇;56)4

(2

((1

((3

氮杂双环[3.1.0]六氮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
‑6‑
氟萘
‑2‑
醇;5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1

(吡咯烷
‑1‑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6‑

‑5‑
甲基萘
‑2‑
醇;58)3

(2

((1

((3

氮杂双环[3.1.0]己烷
‑3‑
基)甲基)环丙基)甲氧基)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4‑
环丙基苯酚;5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杂环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萘
‑2‑
醇;60)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杂环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
‑6‑
氟萘
‑2‑
醇;61)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恶烷
‑3‑
基)甲基)吗啉;62)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萘
‑2‑
醇;63)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杂环戊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炔基
‑6‑
氟萘
‑2‑
醇;64)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
‑3‑
基)甲基)硫吗啉;65)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乙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66)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乙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67)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炔基
‑7‑
氟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乙烷
‑3‑
基)甲基)1,1

二氧噻吩;6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萘
‑2‑
醇;6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氟萘
‑2‑
醇;70)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6

二氟萘
‑2‑
醇;71)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萘
‑2‑
醇;72)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
‑5‑
氟萘
‑2‑
醇;73)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

5,6

二氟萘
‑2‑
醇;
74)4

((3

((4

((1R,5S)

3,8

二氮杂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基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牛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75)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7‑
(8


‑3‑
羟基萘
‑1‑
基)吡啶基[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戊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76)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7,8

二氟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戊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7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
‑6‑
氟萘
‑2‑
醇;7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6‑

‑5‑
甲基萘
‑2‑
醇;79)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杂环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4‑
环丙基苯酚;80)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杂环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乙基
‑6‑
氟萘
‑2‑
醇;81)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杂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6‑

‑5‑
甲基萘
‑2‑
醇;82)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4‑
环丙基苯酚;83)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8

乙基
‑7‑

‑3‑
羟基萘
‑1‑
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戊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84)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7‑
(7


‑3‑
羟基
‑8‑
甲基萘
‑1‑
基)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乙烷
‑3‑
基)甲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85)4

((3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7‑
(3


‑2‑
环丙基
‑5‑
羟基苯基)
‑8‑
氟吡啶[4,3

d]嘧啶
‑2‑
基)氧基)甲基)氧杂环戊烷
‑3‑
基)甲基)1,1

二氧噻吩;86)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氯萘
‑2‑
醇;87)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4,3

d]嘧啶
‑7‑
基)
‑5‑

‑6‑
氟萘
‑2‑
醇;88)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2‑
((3

(硫吗啉甲基)氧代烷
‑3‑
基)甲氧基)吡啶基[4,3

d]嘧啶
‑7‑
基)
‑5‑
氯萘
‑2‑
醇;89)4

(4

((1R,5S)

3,8

二氮杂二环[3.2.1]辛烷
‑3‑
基)
‑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颢陈小平路渊徐人奇何将旗王维李波燕湛波王冬王国建兰宏王家炳丁列明
申请(专利权)人: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