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油剂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58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油剂槽,包括油剂罐、进油管、出油管、回油管和单双层过滤网,所述单双层过滤网包括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由竖直的隔板隔开;油剂罐内壁设有凸出的卡槽,单双层过滤网卡在卡槽中;进油管和回油管位于油剂罐上部,进油管连通至单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回油管连通至双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出油管位于油剂罐底部;油剂罐底部为倒圆锥形;送油管与进油管通过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油剂质量;增加的法兰装置可以有效固定送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连接,防止长时间后送油压力过大导致连接口处油剂泄漏问题;油剂罐底部无死角,储存的油剂达到先进先出的效果。储存的油剂达到先进先出的效果。储存的油剂达到先进先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油剂槽


[0001]本技术涉及纺丝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丝油剂槽。

技术介绍

[0002]在化纤行业中,生产聚酯涤纶长丝纤维过程一般是在纺丝工序进行上油,以此来保证丝束的可纺性及产品质量,所使用的油剂是先通过油剂房进行配油,配好的油通过输送泵输送到纺丝设备后的油剂槽,油剂槽中的油为每个纺位进行供油,油剂槽一般都设有过滤网,过滤油剂中的杂物及腐败物,通常过滤网为竖插式过滤网,这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当时间太久过滤网堵塞,更换过滤网时,需要先把油剂槽中的油排放干净后来更换过滤网,过滤出的杂质及腐败物一直存留在油剂罐底部,清理困难,更换过滤网时容易导致纺丝断油,且过滤出的杂物长时间浸泡在油剂中,影响纺丝质量;另外送油管与进油管之间连接一般采用软管靠卡箍锁死,时间久了加上供油压力容易导致卡箍松动,从而导致连接处漏油问题;常用的油剂罐底部是平面底部,很容易存在死角,死角处的油剂会长时间停留,导致油剂质量变差。
[0003]因此,研究一种纺丝油剂槽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纺丝油剂槽,不需要排空油剂槽中储存的油剂就可以直接更换过滤网,送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用法兰来连接,可以增加连接处的紧密性及牢固性,从而避免漏油的问题,油剂罐底部采用锥形体状,使得油剂罐底部不存在死角问题,出油更加顺畅。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纺丝油剂槽,包括油剂罐、进油管、出油管、回油管和过滤网,进油管与送油管相连,所述过滤网为单双层过滤网,所述单双层过滤网包括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由竖直的隔板隔开成左右两部分(隔板用于阻隔没过滤的新油油剂与回油油剂),且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均与隔板垂直;
[0007]油剂罐内壁设有凸出的卡槽,单双层过滤网卡在卡槽中;
[0008]进油管和回油管位于油剂罐上部,进油管连通至单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回油管连通至双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单层过滤网用于新油过滤,双层过滤网用于回油过滤;出油管位于油剂罐底部。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油剂罐由圆柱形罐身和倒圆锥形罐底组成,所述圆柱形和所述倒圆锥形的底面圆大小相等,油剂罐底部为圆锥形,相比平面底部,其好处是油剂罐中不存在死角问题,避免死角处的油剂一直储存在油剂罐中。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单双层过滤网包括一圆形过滤网和一半圆形过滤网,圆形过滤网和半圆形过滤网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由圆形支架、半圆形支架、竖直的
隔板和竖直的连接柱构成,隔板底端与圆形支架相连,且隔板所在平面将圆形支架分隔成对称的两部分,隔板一侧面的中间位置与半圆形支架的直边相连,圆形支架和半圆形支架所在平面垂直于隔板所在平面,隔板的宽度和圆形支架的直径以及半圆形支架的直径均相等,圆形过滤网放置在圆形支架上,半圆形过滤网放置在半圆形支架上,圆形过滤网被隔板平均分隔成两部分,一侧为所述单层过滤网,另一侧与位于其上方的半圆形过滤网一同构成所述双层过滤网;连接柱一端连接半圆形支架的圆弧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在圆形支架的圆弧上。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所述支架为一体装置。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送油管为油剂罐供油,进油管与送油管通过法兰连接,从而代替卡箍,保证送油管与进油口之间的牢固性及紧密性,可以长时间使用不需要担心连接处卡箍松动漏油问题。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进油管上设有截止阀和电动开关,电动开关与液位传感器相连;
[0015]液位传感器位于单双层过滤网的下方,且竖放在油剂罐内壁上,液位传感器将油剂罐内部的液位高度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外部电路与电动开关相连;
[0016]正常供油情况下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电动开关由液位传感器控制,当液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给电动开关输送信号,控制电动开关打开,进行供油,当液位高度高于一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给电动开关输送信号,控制电动开关关闭,停止供油。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回油管上设有球阀A。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出油管位于油剂罐底部倒圆锥形的锥顶。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出油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一横向出油管和一竖向出油管,横向出油管连接纺丝设备,供应纺丝上油,竖向出油管为备用出油管,用于应急时排空油剂槽中储存的油剂。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横向出油管上设有球阀C,竖向出油管上设有球阀B。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纺丝油剂槽,送油管与油剂槽进油管之间通过法兰代替卡箍,可长时间使用,解决了卡箍长时间使用时松动导致送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处漏油的问题;过滤网采用单双层过滤网,对新油油剂进行一次过滤,对回油油剂进行二次过滤,使油剂充分循环利用(回油管与纺丝设备中的回收油剂槽相连,利用输油泵把油剂从回收油剂槽送入回油管中),且单双层过滤网横卡在油剂槽壁上,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网堵塞更换或清洗过滤网时,不需要停纺位或排空油剂槽,清理过滤出的杂物更为简单,大大缩短了更换时间,提高了纺丝效率,过滤出来的杂物或腐败物不用长时间浸泡在油剂中,提高了油剂储存质量,保证了纺丝的质量;油剂槽底部采用圆锥体状,相比平面底部圆锥体状的底部不存在死角问题,使油剂罐中的油剂先进先出。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纺丝油剂槽示意图;
[0024]图2为单双层过滤网示意图;
[0025]图3为用于安装单双层过滤网的支架示意图;
[0026]图4为圆形过滤网示意图;
[0027]图5为半圆形过滤网示意图;
[0028]其中,1

单双层过滤网,2

截止阀,3

电动开关,4

液位传感器,5

球阀A,6

球阀B,7

球阀C,8

进油管,9

回油管,10

法兰,11

横向出油管,12

竖向出油管,13

油剂罐,14

送油管,15

隔板,16

连接柱,17

圆形支架,18

半圆形支架,19

圆形过滤网,20

半圆形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油剂槽,包括油剂罐(13)、进油管(8)、出油管、回油管(9)和过滤网,进油管(8)与送油管(1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单双层过滤网(1),所述单双层过滤网(1)包括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由竖直的隔板(15)隔开,且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均与隔板(15)垂直;油剂罐(13)内壁设有凸出的卡槽,单双层过滤网(1)卡在卡槽中;进油管(8)和回油管(9)位于油剂罐(13)上部,进油管(8)连通至单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回油管(9)连通至双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出油管位于油剂罐(1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其特征在于,油剂罐(13)由圆柱形罐身和倒圆锥形罐底组成,所述圆柱形和所述倒圆锥形的底面圆大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其特征在于,单双层过滤网(1)包括一圆形过滤网(19)和一半圆形过滤网(20),圆形过滤网(19)和半圆形过滤网(20)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由圆形支架(17)、半圆形支架(18)、竖直的隔板(15)和竖直的连接柱(16)构成,隔板(15)底端与圆形支架(17)相连,且隔板(15)所在平面将圆形支架(17)分隔成对称的两部分,隔板(15)一侧面的中间位置与半圆形支架(18)的直边相连,圆形支架(17)和半圆形支架(18)所在平面垂直于隔板(15)所在平面,隔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乙金明柏立军金管范王永锋陈明贾锋郑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