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54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顶部上方的第一加热槽以及位于第一加热槽内部的第一成型槽,所述底板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四角处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第一加热槽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热管对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进行加热,通过调速电机带动转轴发生转动,转动的转轴和支撑轴的相互配合,实现带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在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内部发生转动,使原料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的内壁上,通过输水槽和注水管相装置内部注水,对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进行冷却,使成型装置的成型效果更好。置的成型效果更好。置的成型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塑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滚塑成型
,具体为一种滚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滚塑成形又称旋塑、旋转成型、旋转模型、回转成型等。滚塑成型工艺是先将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使模内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再经冷却定型、脱模,最后获得制品。
[0003]现有的大多数滚塑成型装置在使用时,需通过电热管对成型筒进行加热,不能快速对成型筒进行冷却,导致滚塑成型装置成型效果较差,且成型装置结构繁琐,不便于快速将成型件取出,导致成型装置的使用效率较低。如下述中国在先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即属此类。
[0004]中国CN201510254886.7号专利公开了滚塑成型二次加料装置和滚塑模具,它解决了现有的二次加料方式操作危险性高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滚塑成型二次加料装置包括二次加料储存仓,二次加料储存仓的仓壁具有隔热结构;所述二次加料储存仓包括呈漏斗状的储料本体和能封盖储料本体上端口的盖子,储料本体与盖子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所述储料本体上设有能使储料本体的漏斗咀部处于连通或截止状态的放料控制机构。本滚塑成型二次加料装置中二次加料储存仓的仓壁具有结构牢固,适合作为二次加料装置与模具之间的连接基础件;仓壁还具有隔热效果优,避免二次加料储存仓内的二次待加料受高温影响而改变特性。中国CN202123123828.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滚塑旋转成型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臂转动,转臂带动两个旋转组件进行前后方向的转动,同时驱动组件通过第一花键套、花键轴、第二花键套、固定板、支架带动模具进行左右相向的转动,进而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使模具内腔的原料旋转成型,本装置中通过一个电机驱动模具在不同方向上转动,降低了装置成本,节省了资源,环保经济;通过推拉组件使上下两个模具进行开合,加料或取料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同时模具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架上,拆装方便,更换、维修、维护方便。中国CN201821743563.X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下液压伸缩杆,下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固接有下模,下模的内腔底部活动接有防粘层,下模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插接有导向柱,下模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下活动块,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下伸缩杆,两组伸缩杆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上液压伸缩杆,上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固接有上模,上模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活动套板,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活动杆。本技术能解决了滚塑成型成型效率低,熔融溶液粘附于模腔表面,不容易脱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塑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
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顶部上方的第一加热槽以及位于第一加热槽内部的第一成型槽,所述底板包括:
[0007]设置在底板顶部四角处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槽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第一加热槽顶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二加热槽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贯穿至顶板顶部的限位杆,所述顶板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第二支撑板内部的丝杆,所述第二加热槽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水槽,所述输水槽的顶部设置有注水管,所述输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贯穿至第二加热槽内部的出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槽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加热槽一侧的顶部安装有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成型槽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第一加热槽一侧的支撑轴,所述第一成型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成型槽,所述支撑轴和第二成型槽的一端设置有铰链,所述支撑轴和第二成型槽远离所述铰链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多组电热管。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板通过支撑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槽通过第一支撑板和支撑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槽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第一加热槽外侧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第二加热槽通过密封块和密封槽与第一加热槽密封连接,所述限位杆通过第二支撑板与第二加热槽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顶板内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杆的顶端贯穿至限位孔内部,所述限位杆通过限位孔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顶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空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注水管的内部安装有阀门,所述输水槽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扣,所述输水槽通过固定扣与第二加热槽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皆设置有安装块,所述转轴和支撑轴通过安装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成型槽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成型槽通过支撑轴与第一加热槽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槽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成型槽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成型槽通过铰链与第一成型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槽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第二成型槽通过连接块与第一成型槽可拆卸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电热管对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进行加热,通过调速电机带动转轴发生转动,转动的转轴和支撑轴的相互配合,实现带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在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内部发生转动,使原料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的内壁上,通过输水槽和注水管相装置内部注水,对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进行冷却,使成型装置的成型效果更好;
[0019]2.本技术通过铰链可使第二成型槽与第一成型槽发生活动,通过固定孔和固定栓将两组连接块进行固定,实现将第二成型槽和第一成型槽拼接固定,通过减速电机带动丝杆发生转动,丝杆和第二支撑板内部的螺纹孔相互配合,实现第二加热槽上下移动,通过限位杆对第二加热槽进行限位,使第二加热槽的移动更加稳定,将第二加热槽和第一加热槽进行密封,实现成型装置的开合,便于将成型件取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3]图中:1、底板;101、支撑杆;102、顶板;2、第一加热槽;201、第一支撑板;202、支撑腿;203、第二加热槽;204、第二支撑板;205、限位杆;206、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顶部上方的第一加热槽(2)以及位于第一加热槽(2)内部的第一成型槽(3),所述底板(1)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四角处的支撑杆(101),且支撑杆(10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槽(2)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支撑腿(202),所述第一加热槽(2)顶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槽(203),所述第二加热槽(203)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4),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204)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贯穿至顶板(102)顶部的限位杆(205),所述顶板(102)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206),所述减速电机(206)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第二支撑板(204)内部的丝杆(207),所述第二加热槽(20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水槽(208),所述输水槽(208)的顶部设置有注水管(209),所述输水槽(208)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贯穿至第二加热槽(203)内部的出水管(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槽(3)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板(301),所述第一加热槽(2)一侧的顶部安装有调速电机(302),所述调速电机(30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303),所述第一成型槽(3)远离所述转轴(303)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第一加热槽(2)一侧的支撑轴(304),所述第一成型槽(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成型槽(305),所述支撑轴(304)和第二成型槽(305)的一端设置有铰链(306),所述支撑轴(304)和第二成型槽(305)远离所述铰链(30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307),所述第一加热槽(2)和第二加热槽(203)的内部皆设置有多组电热管(30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2)通过支撑杆(101)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辉何骥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宏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