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39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层;其中,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层均与显示装置中的线路层电连接,线路层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层提供驱动信号;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由此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由此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而降低使用成本。而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是指微缩化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尺寸小、长寿命、响应速度快、结构轻薄等优点,因此采用Mini LED作为像素直接用于图像显示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热点。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经常采用在面板上粘贴遮光层或者涂覆黑色胶层的方法来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但是,随着分辨率的不断提高,Mini LED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在面板上粘贴遮光层的方法不再适用;而在面板上涂覆黑色胶层也会影响Mini LED光线的出射,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层;其中,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层均与显示装置中的线路层电连接,线路层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层提供驱动信号;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由此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由此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包括:透明衬底;位于透明衬底一侧的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一导电层背离透明衬底一侧的变色层;位于变色层背离第一导电层一侧的电解质层;位于电解质层背离变色层一侧的离子存储层;以及位于离子存储层背离电解质层一侧的第二导电层。
[0005]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线路层;衬底基板位于显示装置的底部,线路层位于衬底基板之上,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线路层之上,电致变色层位于线路层靠近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一侧,电致变色层中的第二导电层靠近线路层设置,电致变色层与线路层电连接,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用于暴露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开口;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线路层;衬底基板位于显示装置的底部,首先在衬底基板上设置电致变色层,再在电致变色层上设置线路层,电致变色层中的第二导电层靠近衬底基板一侧设置,最后再在线路层上连接微型发光二极管,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07]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整层制作,为一体结构,在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只需要对电致变色层加载一驱动信号即可呈现黑色不透光状态,从而提高显示对比度;在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不对电致变色层加载驱动信号即可呈现无色透明状态。
[0008]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电解质层采用的材料为凝胶;透明衬底和衬底基板采用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0009]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为刚性显示装置时,电解质层采用的材料为固体;透明衬底和衬底基板采用的材料为玻璃。
[0010]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采用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透明导电氧化物、掺氟二氧化锡或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者,银、铜、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合金;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厚度范围为0.1

10μm;变色层采用的材料为过渡金属氧化物、聚合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变色层的厚度范围为0.05

10μm。
[0011]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电致变色层在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控制电致变色层切换为黑色不透光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在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控制电致变色层切换为无色透明状态,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12]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具体包括: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对电致变色层中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加载电压,使电致变色层呈现黑色不透光状态,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不再对电致变色层中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加载电压,电致变色层在无电压加载的情况下,呈现无色透明状态;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13]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先提供一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线路层,线路层包括多个焊盘;将微型发光二极管焊接到线路层上;之后再在线路层靠近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二导电层、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变色层、第一导电层和透明衬底最终形成电致变色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与线路层的驱动信号线电连接,从而控制电致变色层的显示状态,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14]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先提供一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二导电层、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变色层、第一导电层和透明衬底最终形成电致变色层;再在透明衬底上形成线路层,线路层包括多个焊盘;最后将微型发光二极管焊接到线路层对应的焊盘上,对微型发光二极管进行封装,或者直接将封装好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焊接到焊盘上。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与线路层的驱动信号线电连接,从而控制电致变色层的显示状态,当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可以有效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0015]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中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可以通过过孔与线路层中的驱动信号线电连接,或者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侧面设置引线,引线与线路层中的驱动信号线电连接,进而控制电致变色层的显色状态。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具有支撑和承载的作用;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电致变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同一侧;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层呈黑色不透光状态;所述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时,所述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透明衬底;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电解质层,位于所述变色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离子存储层,位于所述电解质层背离所述变色层的一侧;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离子存储层背离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用于提供驱动信号;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线路层上,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层位于所述线路层靠近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一侧;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用于暴露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开口;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靠近所述线路层一侧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用于提供驱动信号;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线路层背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线路层之间,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所述电解质层采用的材料为凝胶;所述透明衬底和所述衬底基板采用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刚性显示装置,所述电解质层采用的材料为固体;所述透明衬底和所述衬底基板采用的材料为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兰兰李富琳穆琳佳金南德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