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涉及车号牌生产领域,改善目前的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的打码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设有两组电机驱动的主动皮带辊,两组所述主动皮带辊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本申请通过U形板和输送带的设置,使得在对车牌进行打码时,可以将冲压后侧车牌放置在两组U形板之间,使得在输送带转动时可以对两组U形板之间底部的车牌向左输送,在上侧的车牌被输送出两组U形板的底部后,上侧的车牌下落至两组输送带的顶部被继续输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逐一将车牌居中放置在输送带上进行后续的打码作业,从而提高了对车牌打码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对车牌打码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对车牌打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车号牌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牌,俗称,也指,是分别悬挂在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或,在上面刻印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相关信息。为了便于非机动车的管理,越来越多侧城市要求非机动车主为非机动车登记上牌。
[0003]车牌在生产的过程中,先将车牌冲压出相应的车牌号码,然后利用热转印设备对车牌上冲压出的凸出的号码进行转印,以实现对车牌的打码,目前的在车牌打码的过程中,主要有工作人员将冲压好的车牌放置在热转印设备的输送带上,为了提高打码质量,一般需要工作人员将冲压好的车牌居中放置,导致整个过程较为费时费力,进而导致打码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目前的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的打码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设有两组电机驱动的主动皮带辊,两组所述主动皮带辊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两组所述主动皮带辊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从动皮带辊,相邻两组所述从动皮带辊和所述主动皮带辊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框,所述U形框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驱动的收卷辊,所述U形框的内部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放卷辊,所述U形框的内部下侧转动连接有加热辊,与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一侧对称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各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
[0007]两组所述U形板之间的上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辊,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二皮带辊,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皮带辊的一侧固定连接,同侧所述第一皮带辊与所述第二皮带辊的外侧传动连接有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穿过两组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输送皮带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隔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U形板和输送带的设置,使得在对车牌进行打码时,可以将冲压后侧车牌放置在两组U形板之间,使得在输送带转动时可以对两组U形板之间底部的车牌向左输送,在上侧的车牌被输送出两组U形板的底部后,上侧的车牌下落至两组输送带的顶部被继续输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逐一将车牌居中放置在输送带上进行后续的打码作业,从而提高了对车牌打码的效率。
[0009]可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直角板,各组所述直角板均与所
述U形板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角板的设置用于进一步将连接杆与U形板连接固定,从而提高连接杆与U形板的连接稳定性。
[0011]可选的,左侧所述输送带的内部设有托辊,所述托辊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辊的设置用于对左侧输送带进一步支撑,从而降低车牌在转印过程中随输送带发生形变的概率。
[0013]可选的,左侧所述输送带的顶部对称设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居中板,两组所述居中板的间距与所述U形板的U形内槽宽度相同。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居中板的设置用于对右侧输送带上输送的车牌进行导向居中,从而降低车牌在输送带的顶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概率。
[0015]可选的,所述U形框的内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的设置用于对U形框进行遮挡,以降低灰尘和杂质落在U形框内部的概率。
[0017]可选的,所述转动板为铁板,两组所述转动板的相对侧均吸附有磁块,两组所述磁块均与所述U形框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块的设置用于利用自身的磁性将转动板吸住,以降低转动板转动的概率。
[0019]可选的,一侧所述转动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放卷辊相对应的透明亚克力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亚克力板的设置便于对放卷辊上的热转印膜剩余量进行观察。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申请通过U形板和输送带的设置,使得在对车牌进行打码时,可以将冲压后侧车牌放置在两组U形板之间,使得在输送带转动时可以对两组U形板之间底部的车牌向左输送,在上侧的车牌被输送出两组U形板的底部后,上侧的车牌下落至两组输送带的顶部被继续输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逐一将车牌居中放置在输送带上进行后续的打码作业,从而提高了对车牌打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4]图2是本申请的输送皮带结构侧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从动皮带辊;3、输送带;4、U形框;5、放卷辊;6、收卷辊;7、加热辊;8、连接杆;9、支撑杆;10、U形板;11、直角板;12、第一皮带辊;13、输送皮带;14、隔板;15、第二皮带辊;16、步进电机;17、转动板;18、透明亚克力板;19、磁块;20、居中板;21、托辊;22、凹槽;23、主动皮带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请参照图1,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22,凹槽22的内部一侧设有两组电机驱动的主动皮带辊23,凹槽22的设置用于对主动皮带辊23进行容纳。两组主动皮带辊23均与底座1转动连接,两组主动皮带辊23的一侧均设有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从动皮带辊2,相邻两组从动皮带辊2和主动皮带辊23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3,即从动皮带辊2、主动皮带辊23、输送带3的组合设有两组,主动皮带辊23的设置用于在转动时带动输送带3随之转动,进而通过输送带3对车牌进行输送。
[0028]请参照图1,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框4,U形框4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驱动的收卷辊6,U形框4的内部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放卷辊5,放卷辊5的设置用于卷绕热转印膜,收卷辊6的设置用于对热转印完成的热转印膜进行收卷。U形框4的内部下侧转动连接有加热辊7,加热辊7的设置在启动工作时对热转印膜进行加热,使得车牌在经过加热辊7的底部时热转印膜可以在冲压好的车牌上转印处相应的车号码,从而实现对车牌的打码作业。
[0029]请参照图1,U形框4的内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7,转动板17的设置用于对U形框4进行遮挡,以降低灰尘和杂质落在U形框4内部的概率。转动板17为铁板,两组转动板17的相对侧均吸附有磁块19,两组磁块19均与U形框4固定连接,磁块19的设置用于利用自身的磁性将转动板17吸住,以降低转动板17转动的概率。一侧转动板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放卷辊5相对应的透明亚克力板18,透明亚克力板18的设置便于对放卷辊5上的热转印膜剩余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号牌的打码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内部一侧设有两组电机驱动的主动皮带辊(23),两组所述主动皮带辊(23)均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两组所述主动皮带辊(23)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从动皮带辊(2),相邻两组所述从动皮带辊(2)和所述主动皮带辊(23)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框(4),所述U形框(4)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电机驱动的收卷辊(6),所述U形框(4)的内部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放卷辊(5),所述U形框(4)的内部下侧转动连接有加热辊(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一侧对称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各组所述支撑杆(9)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8)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10);两组所述U形板(10)之间的上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辊(12),所述凹槽(22)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第二皮带辊(15),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6),所述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二皮带辊(15)的一侧固定连接,同侧所述第一皮带辊(12)与所述第二皮带辊(15)的外侧传动连接有输送皮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存慧,郑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成交通设施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