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及其闪蒸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90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及其闪蒸纺丝装置,牵引组件中连接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导向管道,且导向管道的两个管口一一对应贯通在牵引组件的两端,且牵引组件内开设有压缩空气流通线路,同时牵引组件上开设有与压缩空气流通线路接通的压缩空气入口;牵引头中沿其轴线贯通有导向通道,且牵引头连接在牵引组件的一端,同时导向管道与导向通道同轴线布置并连通,且导向管道的直径大于导向通道的直径,以在导向管道与导向通道的接通处形成有分别接通导向通道和导向管道的压缩空气流入间隙,同时压缩空气流入间隙与压缩空气流通线路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得的纤维会更细、更均匀,且挥发的溶剂也可得到有效的回收。且挥发的溶剂也可得到有效的回收。且挥发的溶剂也可得到有效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及其闪蒸纺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细纤维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及其闪蒸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细纤维也称为微纤维,细旦纤维,英文名称为microfiber。目前,国际上对于超细纤维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纺织工业部化纤工业公司对超细纤维的定义为:涤纶长丝0.5~1.3dtex;锦纶长丝0.5~1.7dtex;丙纶长丝0.5~2.2dtex;短纤维0.5~1.3dtex。而在某国化纤行业中,普遍将单丝线密度低于0.3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这个规定也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人们现在通常将纤维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质轻等优异性能,在吸附过滤、医学、工农业等各种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闪蒸纺丝是利用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常温常压时,聚合物溶解度较低,升高温度和压强,溶解度逐渐增大,直至完全溶解,然后溶液瞬间从高压釜内喷出到外界大气中,由于压强急速降低,高温的有机溶剂迅速蒸发,脱离出去,使聚合物析出,同时蒸发的溶剂形成高速气流,对聚合物进行牵伸,使聚合物变长变细,形成连续的超细长丝的纺丝方法,得到的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
[0004]但是,现有的纺丝技术对纤维经过喷头直接到达摆丝盘的设计较多,即:目前一般都是聚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形成的溶液经过喷头直接射向摆丝盘,则只是通过高温的有机溶剂迅速蒸发,以脱离出去,使聚合物析出,同时蒸发的溶剂形成高速气流,对聚合物进行牵伸,使聚合物变长变细,以形成连续的超细长丝的纤维,而在喷头和摆丝盘之间并没有其他专门对聚合物进行拉伸的器件,因此目前的纤维直径只是局限在目前的大小范围,不能再次突破至更小,导致纤维的性能提高受限。
[0005]同时,目前在闪蒸纺丝的过程中,蒸发出来的溶剂直接蒸发在空气中,则不仅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导致溶剂浪费。
[0006]并且,目前在闪蒸纺丝的过程中,还存在纺丝粗细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及其闪蒸纺丝装置,旨在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包括:
[0010]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中连接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导向管道,且所述导向管道的两个管口一一对应贯通在所述牵引组件的两端,且所述牵引组件内开设有压缩空气流通线路,同时所述牵引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压缩空气流通线路接通的压缩空气入口;
[0011]牵引头,所述牵引头中沿其轴线贯通有导向通道,且所述牵引头连接在所述牵引
组件的一端,同时所述导向管道与所述导向通道同轴线布置并连通,且所述导向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通道的直径,以在所述导向管道与所述导向通道的接通处形成有分别接通所述导向通道和所述导向管道的压缩空气流入间隙,同时所述压缩空气流入间隙与压缩空气流通线路接通。
[0012]优选的,所述牵引头为圆台状,且所述牵引头的大径端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通道接通的凹槽,同时所述牵引头的小径端连接在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
[0013]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
[0014]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导向管道上,并靠近所述牵引头,且所述限位套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端与所述牵引头间隔设置;
[001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并固定在所述限位套上,且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端为开口端,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端为封闭端,同时所述牵引头的小径端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嵌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连接,以通过所述限位套的外壁、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限位套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端限定有第一压缩空气流通腔;
[0016]同时所述第一壳体的封闭端与所述限位套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端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封闭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限位套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端限定有第二压缩空气流通腔,并且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流通腔接通;
[0017]并且,所述限位套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压缩空气流通通道,且每个所述压缩空气流通通道沿所述限位套的轴向延伸贯通,同时每个所述压缩空气流通通道的两端开口一一对应接通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流通腔和所述第一压缩空气流通腔,以形成所述压缩空气流通线路。
[0018]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
[0019]两个结构相同的夹套,每个夹套均为“U”形条状结构,且均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并卡设在所述导向管道上,同时两个所述夹套的开口端对接,以形成矩形套筒,所述第一壳体的封闭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夹套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且所述导向管道位于两个所述夹套内的侧壁上贯通有多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夹套上三面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真空槽,每个所述夹套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毛细孔,同时两个所述夹套上的所述毛细孔总数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出气孔,且每个所述出气孔与对应的所述毛细孔接通,并且每个所述夹套上的多个所述毛细孔和其三面外壁上所有的所述真空槽接通;
[0020]两个“口”字形的定位板,一一对应套设并固定在对接在一起的两个所述夹套外,并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夹套的两端;
[0021]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有矩形限位孔,且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矩形限位孔套设在两个所述定位板上,同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两个所述夹套对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矩形套筒的外壁和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限定有真空层,并且所述真空层分别与每个所述夹套三面侧壁上的多个所述真空槽接通,同时所述真空层通过溶剂回收管接通有溶剂回收储存罐;
[0022]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真空层。
[0023]优选的,每个所述夹套上每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真空槽通过连接通道接通。
[0024]优选的,每个所述夹套内沿所述导向管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条形孔,且每个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沿所述导向管道的轴向延伸,同时每个所述条形孔中均嵌入连接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加热棒。
[00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纺丝装置,包括:机架、喷丝头、闪蒸牵引器、摆丝盘、驱动电机和铺网装置,且所述闪蒸牵引器为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
[0026]其中,所述喷丝头、所述闪蒸牵引器和所述摆丝盘均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闪蒸牵引器位于所述喷丝头和所述摆丝盘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喷丝头和所述摆丝盘间隔设置,同时所述闪蒸牵引器的所述牵引头远离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靠近所述喷丝头的喷射端,所述闪蒸牵引器与所述摆丝盘偏心设置;
[0027]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摆丝盘连接,以驱动所述摆丝盘转动;
[0028]所述铺网装置分别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组件(1),所述牵引组件(1)中连接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导向管道(10),且所述导向管道(10)的两个管口一一对应贯通在所述牵引组件(1)的两端,且所述牵引组件(1)内开设有压缩空气流通线路(2),同时所述牵引组件(1)上开设有与所述压缩空气流通线路(2)接通的压缩空气入口(20);牵引头(3),所述牵引头(3)中沿其轴线贯通有导向通道(30),且所述牵引头(3)连接在所述牵引组件(1)的一端,同时所述导向管道(10)与所述导向通道(30)同轴线布置并连通,且所述导向管道(10)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通道(30)的直径,以在所述导向管道(10)与所述导向通道(30)的接通处形成有分别接通所述导向通道(30)和所述导向管道(10)的压缩空气流入间隙(300),同时所述压缩空气流入间隙(300)与压缩空气流通线路(2)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3)为圆台状,且所述牵引头(3)的大径端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通道(30)接通的凹槽(301),同时所述牵引头(3)的小径端连接在所述牵引组件(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1)包括:限位套(11),所述限位套(11)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导向管道(10)上,并靠近所述牵引头(3),且所述限位套(11)靠近所述牵引头(3)的一端与所述牵引头(3)间隔设置;第一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2)套设并固定在所述限位套(11)上,且所述第一壳体(12)靠近所述牵引头(3)的一端为开口端,远离所述牵引头(3)的一端为封闭端,同时所述牵引头(3)的小径端通过所述第一壳体(12)的开口端嵌入在所述第一壳体(12)内,并且所述第一壳体(12)的开口端与所述限位套(11)的外壁连接,以通过所述限位套(11)的外壁、所述第一壳体(12)的内壁和所述限位套(11)靠近所述牵引头(3)的一端限定有第一压缩空气流通腔(21);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2)的封闭端与所述限位套(11)远离所述牵引头(3)的一端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12)的封闭端、所述第一壳体(12)的内壁和所述限位套(11)远离所述牵引头(3)的一端限定有第二压缩空气流通腔(22),并且所述压缩空气入口(20)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2)上,并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流通腔(22)接通;并且,所述限位套(1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压缩空气流通通道(23),且每个所述压缩空气流通通道(23)沿所述限位套(11)的轴向延伸贯通,同时每个所述压缩空气流通通道(23)的两端开口一一对应接通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流通腔(22)和所述第一压缩空气流通腔(21),以形成所述压缩空气流通线路(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闪蒸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1)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套(13),每个夹套(13)均为“U”形条状结构,且均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2),并卡设在所述导向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鹏程博闻李永康夏磊舒登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