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68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AR镜片叠合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位于下平台的上方,上平台的底部安装有上叠合头和上CCD,下平台的顶部安装有下叠合头和下CCD,所述下平台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点胶机构,所述上叠合头的底部吸取有镜片一,下叠合头上吸取有镜片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叠合方式采用硅胶软模接触,可以有效的防止微珠破裂或嵌入产品胶内,固化时需卸去上平台施加的压力,即使在贴合时有过压也可以依靠微珠本身支撑经行回弹,下叠合平台采用透明石英可以实现叠合过程中进行UV固化或产品叠合后不搬运直接进行固化。进行固化。进行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AR镜片叠合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与大数据5G时代,元宇宙概念普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教育教学等领域发展迅速。智能AR眼镜因此迎来机遇。而镜片叠合作为AR眼镜制作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也同样迎来了技术创新与变革。
[0003]OCR(水胶)叠合方式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叠合方案:两片镜片叠合是由OCR胶粘接到一起,产品平行度主要由上下平台相对平行度决定,GAP由上平台下压高度来决定,对设备硬件平行度及环境要求很高,因此设备制造及开发难度及成本很高。
[0004]目前AR镜片叠合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为OCA(胶带)叠合方式,两片镜片叠合是由OCA胶粘接到一起,但制作OCA成本较高,且会有叠合气泡需要进行二次脱泡工艺解决;第二种为OCR(水胶)叠合方式,两片镜片叠合是由OCR胶粘接到一起,但对设备硬件平行度及环境要求很高,因此设备制造及开发成本很高;第三种为在现有技术常用的OCR+微珠(spacer ball)叠合方式中,两片镜片叠合是由OCR胶粘接到一起(与第二种方式类似),但是因为胶水内有微珠支撑,因此对两片镜片的平行度及GAP(间隙)主要由微珠直径、分布、镜片表面平整度决定,对设备硬件要求较低,设备制造开发成本较低;但在进行OCR+微珠生产工艺时会出现OCR内的微珠过压破裂而导致叠合后两片镜片的平行度及GAP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方,所述上平台的底部安装有上叠合头,所述下平台的顶部安装有下叠合头,所述下平台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点胶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上叠合头下方贴附有硅胶软膜。
[0009]优选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阀,点胶阀为螺杆阀,所述螺杆阀包括杆体和螺杆,杆体内开设有空腔,螺杆安装在空腔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下平台的底部安装有UV灯,且UV灯灯源采用汞灯。
[0011]优选的,所述下平台为透明的石英平台。
[0012]优选的,所述下叠合头通过轨道滑动安装在下平台上。
[0013]优选的,所述上平台的底部安装有上CCD,所述下平台的顶部安装有下CCD。
[0014]优选的,所述上叠合头的底部吸取有镜片一,所述下叠合头上吸取有镜片二。
[0015]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上叠合头先吸取镜片一;
[0017]S2:然后将镜片二上料于下叠合头上;
[0018]S3:移动点胶机构,点胶机构在横向滑轨上移动至点胶位将内含Spacer ball的贴合胶水以点胶的形式施加在镜片二上;
[0019]S4:移动下叠合头,下叠合头分别移动至上CCD和下CCD进行对位;
[0020]S5:将下叠合头移动至叠合位,下叠合头与上叠合头进行镜片一与镜片二进行叠合;
[0021]S6:上叠合头下压,使用硅胶软膜接触产品后继续向下通过控制平台下压高度和保压时间获得较好的Spacer ball直径大小的GAP高度;
[0022]S7:对贴合胶水进行固化,固化时需卸去上平台施加的压力,通过UV灯透过透明的石英平台进行固化处理。
[0023]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叠合方式采用硅胶软模接触,可以有效的防止微珠破裂或嵌入产品胶内,固化时需卸去上平台施加的压力,即使在贴合时有过压也可以依靠微珠本身支撑经行回弹,下叠合平台采用透明石英可以实现叠合过程中进行UV固化或产品叠合后不搬运直接进行固化。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的点胶阀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压印时的局部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固化时上平台释放的图。
[0028]图中:1下平台、2上平台、3上叠合头、4下叠合头、5下CCD、6上CCD、7点胶机构、8支撑台、9横向滑轨、10硅胶软膜、11杆体、12螺杆、1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参照图1

4,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包括上平台2和下平台1,上平台2位于下平台1的上方,上平台2的底部安装有上叠合头3和上CCD6,下平台2的顶部安装有下叠合头4和下CCD5,下平台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8,支撑台8的顶部安装有横向滑轨9,横向滑轨9上滑动安装有点胶机构7,上叠合头3的底部吸取有镜片一,下叠合头4上吸取有镜片二。
[0031]本技术中,上叠合头3下方贴附有硅胶软膜10。
[0032]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硅胶软模,可以使得在叠合过程中对镜片提供缓冲和保护,避免在叠合过程中镜片骤然受力导致的镜片破裂或胶水中的Spacer ball破裂的问题,从而
避免上述问题对镜片叠合平行度带来的影响。
[0033]本技术中,点胶机构7包括点胶阀,点胶阀为螺杆阀,螺杆阀包括杆体11和螺杆12,杆体11内开设有空腔13,螺杆12安装在空腔13内,螺杆阀选用必须为转轴偏小的螺杆,使螺杆于腔壁的间隙变大,点胶:胶水黏度(5000

50000)Cps,螺杆阀:设定定量体积的胶量通过高精度针头来进行点胶;也可采用气压阀:设定恒定的气压施加于胶管内,通过高精度针头进行点胶。
[0034]值得说明的是,点胶阀采用螺杆阀或气压阀,可以避免在点胶的过程中,由于点胶阀的构造等原因引起的胶水中的Spacer ball破裂的问题,进而可以经由螺杆阀或气压阀使得胶水中的Spacer ball保持完整,提升镜片叠合的平行度。
[0035]本技术中,下平台1的底部安装有UV灯,且UV灯灯源采用汞灯,LED灯,也可采用加热烘烤,波长范围300

450nm,可以是314nm或365nm单波段固化,也可以是i线(365nm)、h线(404.66nm)、g线(435.86nm)多波段同时固化,固化能量为0

5000mj/cm2,固化后有些贴合胶还需要增加中烘过程,温度50

100℃,时间5

20min。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2)和下平台(1),所述上平台(2)位于所述下平台(1)的上方,所述上平台(2)的底部安装有上叠合头(3),所述下平台(1)的顶部安装有下叠合头(4),所述下平台(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的顶部安装有横向滑轨(9),所述横向滑轨(9)上滑动安装有点胶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叠合头(3)下方贴附有硅胶软膜(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贴合平行度较好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7)包括点胶阀,所述点胶阀为螺杆阀,所述螺杆阀包括杆体(11)和螺杆(12),所述杆体(11)内开设有空腔(13),所述螺杆(12)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蕾徐军孟祥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至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