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55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包括袋体、进液管、取液管、采样针和无针输液接头;采样针与袋体通过进液管连通;取液管的一端与袋体连通,取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无针输液接头;采样针包括针头、针座和保护套;保护套包括配合部和伸缩部,配合部具有弹性;针头包括相对的针刺端、出液端,出液端设置于针座内;保护套与针座密封连接,针刺端设置于保护套的内部,伸缩部可沿针刺端的延伸方向伸缩;伸缩部收缩时,针刺端可刺破配合部并伸出配合部之外。本技术方案在采样前采样针位于保护套内保持无菌状态;采样结束后针头回到保护套内,由于配合部具有弹性能够将针头刺出的孔洞自动密封,采样针在保护套内仍保持密封无菌状态。采样针在保护套内仍保持密封无菌状态。采样针在保护套内仍保持密封无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无菌取样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一次性无菌取样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菌取样袋出厂时大多配置有取样针,且为了保证无菌取样袋的无菌效果,在取样针的针头上套设有无菌保护套,该无菌保护套可沿取样针的针头延伸方向收缩,使针头刺破该保护套进行采样,但采样结束后针头仍然裸露在保护套外部,增加了取样袋内样品被污染的概率,同时裸露的针头也容易将操作人员刺伤,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无菌效果好针头不会外露于环境,且采样结束后保护套可二次将针头密封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包括袋体、进液管、取液管、采样针和无针输液接头;采样针与袋体通过进液管连通;取液管的一端与袋体连通,取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无针输液接头;采样针包括针头、针座和保护套;保护套包括配合部和伸缩部,配合部具有弹性;针头包括相对的针刺端和出液端,出液端设置于针座内;保护套与针座密封连接,针刺端设置于保护套的内部,伸缩部可沿针刺端的延伸方向伸缩;伸缩部收缩时,针刺端可刺破配合部并伸出配合部之外。
[0005]由此可见,保护套的设置可以保证采样针的的无菌环境;伸缩部可以使采样结束后保护套自动伸展,保证了采样前和采样结束后采样针不外露,防止其被污染或刺伤操作人员,配合部具有弹性能够将针头刺出的孔洞自动密封,使采样结束后针头在保护套内仍处于密封无菌状态。
[0006]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针座包括倒刺连接头,保护套套装在倒刺连接头外。
[0007]由此可见,倒刺连接头能够使针座与保护套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且密闭性更好。
[0008]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采样针还包括环状紧固件,环状紧固件套设于保护套外,环状紧固件将保护套和倒刺连接头紧固。
[0009]由此可见,环状紧固件使针座与保护套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稳固。
[0010]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保护套采用弹性材料一体成型。
[0011]由此可见,保护套一体成型密封性和无菌性更高,保护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在使用结束后使保护套最大限度的恢复初始状态。
[0012]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针座包括第一座部和第二座部;第一座部沿针刺端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座部从第一座部的外周伸出;针刺端与出液端的夹角为钝角,出液端设置于第二座部内。
[0013]由此可见,针刺端与出液端的夹角为钝角,出液端设置于第二座部内,可以使针头与针座的连接更加稳固,当针头刺向配合部或待采样目标时,针头在针刺端的延伸方向向针座施加压力,钝角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座部的受力面变大,保证了针头与针座连接的稳定
性。
[0014]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保护套包括位于配合部的配合表面,配合表面为平面,平面的法向为针刺端的延伸方向,针刺端可刺破配合部并伸出配合表面之外。
[0015]根据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配合部包括沿径向凸出于伸缩部的定位凸台。
[0016]由此可见,配合表面为平面,平面的法向为针刺端的延伸方向,可使针头、配合部以及待取样本容器之间更好的配合;定位凸台能够使采样针准确定位在工作位置。
[0017]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还包括金属套;金属套套装在所述进液管外。
[0018]由此可见,金属套可以使进液管被配套管钳切断的同时进行密封,使进液管内的液体不会外泄。
[0019]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金属套为圆柱状,且金属套的内径与进液管的外周的直径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0020]由此可见,圆柱形金属套的内径等于进液管的外周的直径可使金属套在进液管上稳定在一个固定位置;圆柱形金属套与进液管形状相同,密封效果更好,且节省材料。
[0021]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取液管包括第一取液管段和第二取液管段,第一取液管段与袋体的内部连通,第二取液管段与无针输液接头连接,第一取液管段与第二取液管段通过第一变径接头连接;和/或,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段和第二进液管段,第一进液管段与袋体的内部连通,第二进液管段与采样针连接,第一进液管段与第二进液管段通过第二变径接头连接。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实施例的采样针的结构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实施例的省略针头的采样针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实施例的保护套与针座连接的结构图。
[0026]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见图1,一次性无菌取样袋主要包括袋体1、进液管2、取液管3、采样针4和无针输液接头;袋体1上分别连通有进液管2和取液管3,进液管2与采样针4连接,采样针4采集到的液体通过进液管2导入袋体1内;取液管3连接有无针输液接头5,使用注射器等装置可从无针输液接头5内的液体取出。
[0029]袋体1的顶部设置有吊挂孔101,通过吊挂孔101可将袋体1吊挂。
[0030]进液管2包括第一进液管段201和第二进液管段202,第一进液管段201的一端连通袋体1的内部,且第一进液管段201焊接于袋体1上,第一进液管段20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变径接头802与第二进液管段202连通;参见图5,第二进液管段202外套设有金属套6,金属套6为金属管,优选地金属套的内径等于第二进液管段202的外径;使用配套的封管钳可以将金属套6切断,金属套6的两个断口分别将第二进液管段202新切出的两个管口密封,达到无菌
断开和密闭的效果,避免过程微生物污染。
[0031]参见图2至图4采样针4包括针头401、针座402和保护套403;针头401包括针刺端4011和出液端4012,针头401在针刺端4011和出液端4012的连接处弯折,针刺端4011和出液端40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针座402包括第一座部4022和第二座部4023,出液端4012设置于第二座部4023内,第一座部4022的一端设置有倒刺连接头4021,倒刺连接头4021呈圆台状;针刺端4011从倒刺连接头4021的中心穿出,针刺端4011外露于针座402;保护套403套与倒刺连接头4021连接,针头401的出液端4012位于保护套403内;倒刺连接头4021由靠近保护套403的一端至远离保护套403的一端外径逐渐变大,使倒刺连接头4021更容易插入保护套403,且随着倒刺连接头4021插的更加深入,倒刺连接头4021的外周面与保护套403的内周面配合更加紧密,稳定性和密闭性更好;保护套403由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保护套403包括伸缩部4032和配合部4031,配合部4031具有弹性,配合部4031包括配合表面4034和沿配合表面4034径向凸出的定位凸台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包括袋体、进液管、取液管、采样针和无针输液接头;所述采样针与所述袋体通过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取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袋体连通,所述取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无针输液接头;所述采样针包括针头、针座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包括配合部和伸缩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弹性;所述针头包括相对的针刺端和出液端,所述出液端设置于所述针座内;所述保护套与所述针座密封连接,所述针刺端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的内部,所述伸缩部可沿所述针刺端的延伸方向伸缩;所述伸缩部收缩时,所述针刺端可刺破所述配合部并伸出所述配合部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倒刺连接头,所述保护套套装在所述倒刺连接头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针还包括环状紧固件,所述环状紧固件套设于所述保护套外,所述环状紧固件将所述保护套和所述倒刺连接头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采用弹性材料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取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第一座部和第二座部;所述第一座部沿所述针刺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座部从所述第一座部的外周伸出;所述针刺端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孟罗北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西格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