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及吊顶车库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34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及吊顶车库架,其在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两个限位块靠近绕线部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沿限位块周向分布且向绕线部方向凸出的弧形导向凸块;在绕线组沿绕线部的轴向向靠近限位块的方向缠绕至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缆与限位块相抵时,绕线组中位于外侧的线缆与第一导向凸块接触,且在导向凸块的作用下,迫使绕线组沿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限位块的方向缠绕在绕线部上;该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及吊顶车库架可使线缆在绕线部上往复绕线以扩大绕线行程。行程。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及吊顶车库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库用储物架
,具体讲的是一种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及吊顶车库架。

技术介绍

[0002]置物架用来放置或收纳物品,广泛应用于普通家庭或办公场所、储藏室、车库等。现有技术的车库用置物架的种类很多有天花板悬挂式置物架及墙面式置物架等。墙面式置物架一般安装在墙壁上,其结构一般包括与墙壁连接的连接架和置物平台,置物平台与连接架固定连接,人们在置物平台上放置物品;该结构的墙面式置物架的置物平台在安装后其高度不可调节,给物品的放置或存储带来许多不便,且不能合理利用室内空间。
[0003]目前,也出现一些高度可调节,并安装在天花板上使用的吊顶车库架,如本案申请人的在先申请,该在先申请的授权公开号为CN213154855U、名称为车库吊顶置物架,其公开的结构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固定件,位于固定件下方的置物平台,还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件的一侧的转轴,转轴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绕线部,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绕线部;该车库吊顶置物架还包括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第四线缆以及分别连接在固定件远离转轴的一侧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线缆的第一端绕过第一滑轮后连接下方的置物平台,第一线缆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第二线缆的第一端连接下方的置物平台,第二线缆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第三线缆的第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后连接下方的置物平台,第三线缆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第四线缆的第一端连接下方的置物平台,第四线缆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该车库吊顶置物架的绕线机构在转轴转动时,第一绕线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线缆的第二端和第二线缆的第二端同时卷绕,且卷绕的同时,第二线缆在第一绕线部上始终沿第一绕线部轴向挤压第一线缆进行并排规则绕线;同样第二绕线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三线缆的第二端和第四线缆的第二端同时卷绕,且卷绕的同时,第四线缆在第二绕线部上始终沿第二绕线部轴向挤压第三线缆进行并排规则绕线,也即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或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沿绕线部的轴向依次螺旋绕线,在绕线部上形成一层螺旋形绕线。该车库吊顶置物架的绕线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该绕线部上的绕线只能以单一方向沿绕线部的轴向依次缠绕,如果绕线部的绕线行程设置的过大,则会使绕线出现大角度的倾斜,最终导致置物平台倾斜,甚至绕线错乱等缺陷,因此绕线部的绕线行程不易设置过大,这样置物平台的高度调节的范围较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其中,上述所说的绕线行程是指绕线部的绕线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使线缆在绕线部上往复绕线以扩大绕线行程的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
机构:它包括
[0006]可转动地连接在天花板固定件一侧的转轴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两侧设有两个随转轴同步转动的绕线部: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
[0007]第一绕线组,其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第一线缆的第二端与转轴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第二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第二线缆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天花板固定件远离转轴的一侧的第一滑轮后与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在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并排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或从第一绕线部上释放;
[0008]第二绕线组,其包括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所述第三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第三线缆的第二端与转轴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第四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第四线缆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天花板固定件远离转轴的一侧的第二滑轮后与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在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并排沿第二绕线部的轴向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或从第二绕线部上释放;
[0009]第一限位块,连接在第一绕线部上,其靠近第一绕线部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沿第一限位块周向分布且向第一绕线部方向凸出的弧形第一导向凸块;在第一绕线组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向靠近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缠绕至第一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缆与第一限位块相抵时,第一绕线组中位于外侧的线缆与第一导向凸块接触,且在第一导向凸块的作用下,迫使第一绕线组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
[0010]与第一限位块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块,连接在第二绕线部上,其靠近第二绕线部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沿第二限位块周向分布且向第二绕线部方向凸出的弧形第二导向凸块;在第二绕线组沿第二绕线部的轴向向靠近第二限位块的方向缠绕至第二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缆与第二限位块相抵时,第二绕线组中位于外侧的线缆与第二导向凸块接触,且在第二导向凸块的作用下,迫使第二绕线组沿第二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二限位块的方向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凸块和第二导向凸块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圆弧形凸块。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凸块为三个,且沿第一限位块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二导向凸块为三个,且沿第二限位块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缆位于第一绕线组的内侧,第二线缆位于第一绕线组的外侧,在第一线缆与第一限位块相抵时,第二线缆与第一导向凸块接触,且在第一导向凸块的作用下,迫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
[0014]所述第三线缆位于第二绕线组的内侧,第四线缆位于第二绕线组的外侧,在第三线缆与第二限位块相抵时,第四线缆与第二导向凸块接触,且在第二导向凸块的作用下,迫使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沿第二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二限位块的方向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揺柄驱动机构,所述的揺柄驱动机构包括揺柄,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蜗轮及固定连接在天花板固定件上的揺柄支架,所述的揺柄支架内可转动连接一与蜗轮啮合传动的蜗杆,且蜗杆的下端伸出揺柄支架的底部并设有与揺柄相连接的
挂孔,用于在揺柄转动时带动蜗杆同步转动。
[001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在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时,第一绕线组和第二绕线组分别在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缠绕,当第一绕线组在第一绕线部上缠绕至第一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缆与第一限位块相抵时,该内侧的线缆不能继续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缠绕并处于回绕状态,同时第一绕线组中位于外侧的线缆与第一导向凸块接触,且在第一导向凸块的导向或引导作用下,该外侧的线缆也处于回绕状态,因此该第一限位块及第一限位块上第一导向凸块的设置,在第一绕线组接触到该第一限位块时可迫使第一绕线组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一限位块的方向往回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使第一绕线部上具有两层绕线;同样地,当第二绕线组在第二绕线部上缠绕至第二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大绕线行程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天花板固定件一侧的转轴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两侧设有两个随转轴同步转动的绕线部: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第一绕线组,其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第一线缆的第二端与转轴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第二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第二线缆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天花板固定件远离转轴的一侧的第一滑轮后与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在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并排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或从第一绕线部上释放;第二绕线组,其包括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所述第三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第三线缆的第二端与转轴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第四线缆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第四线缆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天花板固定件远离转轴的一侧的第二滑轮后与下方的置物平台连接;在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并排沿第二绕线部的轴向缠绕在第二绕线部上或从第二绕线部上释放;第一限位块,连接在第一绕线部上,其靠近第一绕线部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沿第一限位块周向分布且向第一绕线部方向凸出的弧形第一导向凸块;在第一绕线组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向靠近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缠绕至第一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缆与第一限位块相抵时,第一绕线组中位于外侧的线缆与第一导向凸块接触,且在第一导向凸块的作用下,迫使第一绕线组沿第一绕线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绕线部上;与第一限位块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块,连接在第二绕线部上,其靠近第二绕线部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沿第二限位块周向分布且向第二绕线部方向凸出的弧形第二导向凸块;在第二绕线组沿第二绕线部的轴向向靠近第二限位块的方向缠绕至第二绕线组中位于内侧的线缆与第二限位块相抵时,第二绕线组中位于外侧的线缆与第二导向凸块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蒋领辉赵宏江陶闽泉汪颂力田远远
申请(专利权)人: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