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属于矿渣粉生产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给料时存在结块的矿渣原料导致输送带跑偏、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和存在结块的矿渣原料可能卡在磨粉机的进料口处影响进料的问题,包括:支撑框体、下输送辊、上输送辊、给料输送带和矿渣碎块机构;所述下输送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前下部;所述上输送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后上部;所述给料输送带缠绕在下输送辊和上输送辊的外侧;所述矿渣碎块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体的前部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矿渣碎块机构将块状矿渣破碎,防止结块矿渣原料卡在磨粉机进料口影响进料,防止块状矿渣造成输送带跑偏,减少了输送带的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矿渣粉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水淬冷成粒后,即为高炉粒化矿渣。矿渣经磨粉机磨细以后成为高炉粒化矿渣粉,高炉粒化矿渣粉是一种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在生产高炉粒化矿渣粉时常用输送带为磨粉机进行给料。
[0003]基于上述,现有的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给料时,由于矿渣原料结块而使给料用的输送带在输送时左右受力不均,导致输送带频繁跑偏,增加了工作人员对输送带的维护次数,影响工作效率,还有结块的矿渣原料可能存在卡在磨粉机的进料口处影响进料的情况。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给料时存在结块的矿渣原料导致输送带跑偏、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和存在结块的矿渣原料可能卡在磨粉机的进料口处影响进料的问题。
[0006]本技术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包括:支撑框体、下输送辊、上输送辊、给料输送带、上料竖道、上料漏斗、输送马达、矿渣磨粉机主体、磨粉机进料口、碎块马达、矿渣输送机构和矿渣碎块机构;所述下输送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前下部;所述上输送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后上部;所述给料输送带缠绕在下输送辊和上输送辊的外侧;所述上料竖道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的前下部,上料竖道位于给料输送带前部水平段的上方;所述上料漏斗固定安装在上料竖道的上侧;所述输送马达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的左侧的后上部;所述矿渣磨粉机主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的后侧;所述磨粉机进料口固定安装在矿渣磨粉机主体的上侧;所述碎块马达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的左侧的前下部;所述矿渣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体的上方;所述矿渣碎块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体的前部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矿渣输送机构包括有:支撑辊、下导辊和上导轮;所述支撑辊设置有一组,支撑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上部;下导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前下部,下导辊位于下输送辊的后方;上导轮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上导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的前下部,上导轮分别位于下导辊的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矿渣输送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带轮同轴固定连接在输送马达的转轴末端;第二带轮同轴固定连接在上输送辊的左端;第一传动带缠绕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外侧共同构成带传动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矿渣碎块机构包括有:后碎块辊和前碎块辊;所述后碎块辊转动连接在上料竖道的内侧后部;前碎块辊转动连接在上料竖道的内侧前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矿渣碎块机构还包括有: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三带轮同轴固定连接在碎块马达的转轴末端;第四带轮同轴固定连接在后碎块辊的转轴的左端;第二传动带缠绕在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的外侧共同构成带传动机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矿渣碎块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后碎块辊的转轴的左部,第一齿轮位于第四带轮的右方;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前碎块辊的转轴的左端,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矿渣输送机构为矿渣磨粉机主体输送矿渣原料,矿渣输送机构支撑辊用于支撑给料输送带,下导辊和上导轮用于引导给料输送带从后部的倾斜段变为前部的水平段,给料输送带前部的水平段用于方便上料;输送马达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和第二带轮带动上输送辊转动,上输送辊带动给料输送带移动以进行矿渣给料输送;
[0015]本技术通过矿渣碎块机构将块状的矿渣破碎,碎块马达带动第三带轮转动,第三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和第四带轮带动后碎块辊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前碎块辊转动,使前碎块辊与后碎块辊同步反向转动,使前碎块辊与后碎块辊共同作用将上料中的块状矿渣压碎,防止有块状矿渣阻挡磨粉机进料口影响进料,并且防止块状矿渣使给料输送带上左右受力不均造成给料输送带频繁跑偏,从而减少了维护给料输送带的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主体外观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上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后碎块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1、支撑框体;2、下输送辊;3、上输送辊;4、给料输送带;5、上料竖道;6、输送马达;7、矿渣磨粉机主体;8、碎块马达;401、支撑辊;402、下导辊;403、上导轮;501、上料漏斗;601、第一带轮;602、第二带轮;603、第一传动带;701、磨粉机进料口;801、后碎块辊;802、前碎块辊;803、第三带轮;804、第四带轮;805、第二传动带;806、第一齿轮;807、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
[0027]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28]本技术提供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包括:支撑框体1、下输送辊2、上输送辊3、给料输送带4、上料竖道5、上料漏斗501、输送马达6、矿渣磨粉机主体7、磨粉机进料口701、碎块马达8、矿渣输送机构和矿渣碎块机构;下输送辊2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1的前下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体(1)、下输送辊(2)、上输送辊(3)、给料输送带(4)、上料竖道(5)、上料漏斗(501)、输送马达(6)、矿渣磨粉机主体(7)、磨粉机进料口(701)、碎块马达(8)、矿渣输送机构和矿渣碎块机构;所述下输送辊(2)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1)的前下部;所述上输送辊(3)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1)的后上部;所述给料输送带(4)缠绕在下输送辊(2)和上输送辊(3)的外侧;所述上料竖道(5)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1)的前下部,上料竖道(5)位于给料输送带(4)前部水平段的上方;所述上料漏斗(501)固定安装在上料竖道(5)的上侧;所述输送马达(6)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1)的左侧的后上部;所述矿渣磨粉机主体(7)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1)的后侧;所述磨粉机进料口(701)固定安装在矿渣磨粉机主体(7)的上侧;所述碎块马达(8)固定安装在支撑框体(1)的左侧的前下部;所述矿渣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体(1)的上方;所述矿渣碎块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体(1)的前部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高炉粒化矿渣粉生产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输送机构包括有:支撑辊(401)、下导辊(402)和上导轮(403);所述支撑辊(401)设置有一组,支撑辊(401)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1)的上部;下导辊(402)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1)的前下部,下导辊(402)位于下输送辊(2)的后方;上导轮(403)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上导轮(403)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体(1)的前下部,上导轮(403)分别位于下导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凡,黄树权,吴立辉,梁焕桥,黎达强,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锦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