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用遮光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由该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所制备的缓冲芯材,基于该缓冲芯材且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缓冲遮光基材,基于该缓冲遮光基材的遮光胶带,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5G时代,各种3C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向薄型化以及轻量化发展,人们对其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磕碰或跌落,这对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产生了极大挑战。而遮光胶带作为电子产品固定背光模组和壳体经常要用到的一类胶带,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抗跌落问题。此外,一款优异的遮光胶带还需要同时兼具较佳的重工性能。
[0003]目前,行业内解决跌落性问题的方案包括:使用基于丙烯酸或聚烯烃类等泡棉缓冲胶带、热熔或结构胶带。
[0004]首先,泡棉材料具有质轻、回弹好的特性,可有效缓冲电子产品跌落及磕碰过程中所受外力,降低电子产品的受损,在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极大优势。目前除了常规的聚烯烃、聚氨酯泡棉外,又出现了很多回弹性、耐冲击性更优异的丙烯酸或其改性泡棉。例如,CN114106731A中有提到,在丙烯酸聚合物中添加化学类发泡剂,通过其受热分解释体放气产生孔洞,形成大小不一的泡孔,所制备的柔性高回弹丙烯酸泡棉,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较高的吸收冲击性能,非常适用于电子设备的密封缓冲,同时具备较高的柔韧性,具有明显的耐弯折性和优越的耐久性;在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丙烯酸酯类单体、天然橡胶、聚酯、黑色色浆、引发剂、固化剂和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丙烯酸软单体和丙烯酸类功能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和/或,所述丙烯酸类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橡胶为经塑炼的橡胶,其重均分子量Mw在10000
‑
50000之间;和/或,所述聚酯为脂肪族或芳族、线性后支链型的饱和聚酯;和/或,所述黑色色浆为炭黑基色浆溶液,炭黑粒径为1
‑
10um,炭黑固含量为30
‑
50%;和/或,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吡啶及其衍生物、酰肼类、胺类、金属盐螯合物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的Tg为
‑
25℃至5℃,所述聚酯的重均分子量Mw在30000
‑
80000之间,所述聚酯的酸值为0
‑
5mg KOH/g,羟值为1
‑
10mg KOH/g。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金属螯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单体20
‑
60份,天然橡胶5
‑
10份,聚酯5
‑
10份,黑色色浆0.5
‑
2份,引发剂0.2
‑
2份,固化剂0.1
‑
1.5份,有机溶剂20
‑
40份。8.一种缓冲芯材,其由权利要求1
‑
7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固化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芯材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1)向有机溶剂中,加入天然橡胶和聚酯,充分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溶解分散,得到混合液;(2)在温度为60
‑
90℃的条件下,将丙烯酸功能单体和50%
‑
90%的引发剂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液中,充分反应3
‑
6h;
(3)将反应温度降至40
‑
50℃,然后加入丙烯酸软单体,混合均匀,充入氮气除氧20
‑
40min后升温至60
‑
80℃,加入剩余的引发剂充分反应3
‑
5h,待混合液粘度增大后,继续反应30
‑
50min,然后加入抗氧剂和色浆并混合均匀,降至室温,得到混合涂布液;(4)向步骤(3)所得混合涂布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固化反应,即得缓冲芯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芯材,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温度为40
‑
60℃的条件下,进行溶解分散;和/或,步骤(2)中所加入的引发剂占引发剂总使用量的60%~80%;和/或,步骤(4)中,在向混合涂布液中加入固化剂之前,先将所述混合涂布液调至固含量比例范围为:30%
‑
40%。11.如权利要求8
‑
10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有机溶剂中,加入天然橡胶和聚酯,充分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溶解分散,得到混合液;(2)在温度为60
‑
90℃的条件下,将丙烯酸功能单体和50%
‑
90%的引发剂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液中,充分反应3
‑
6h;(3)将反应温度降至40
‑
50℃,然后加入丙烯酸软单体,混合均匀,充入氮气除氧20
‑
40min后升温至60
‑
80℃,加入剩余的引发剂充分反应3
‑
5h,待混合液粘度增大后,继续反应30
‑
50min,然后加入抗氧剂和色浆并混合均匀,降至室温,得到混合涂布液;(4)向步骤(3)所得混合涂布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固化反应,即得缓冲芯材。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温度为40
‑
60℃的条件下,进行溶解分散;和/或,步骤(2)中,所加入的引发剂占引发剂总使用量的60%~80%;和/或,步骤(4)中,在向混合涂布液中加入固化剂之前,先将所述混合涂布液调至固含量比例范围为:30%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悦,
申请(专利权)人:佳普电子新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