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95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方设有上模具,所述底板的上方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固定有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驱动组件;所述下模具的内腔中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顶板,所述放置槽的底端设有多组贯穿下模具设置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带动横板移动的移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顶板,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带动顶板向上移动,从而方便将下模具内部的成品顶出,实现了快速脱模的效果,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将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注入、冷却、脱离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的半成品件的工艺过程,汽车后盖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注塑模具。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176326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雾灯盖板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若干个固定块,并通过加固旋钮进行固定,在进行注塑成型过程中能够将下模块、中模块和上模块非常紧密的闭合在一起,防止内部注塑材料外漏,保证了产品质量。
[0004]上述模具在使用时,虽然能够增加模具之间的固定效果,但是不便于对模具内部的成品进行脱模,从而导致成品加工的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现在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方设有上模具,所述底板的上方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固定有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带动上模具移动的驱动组件;
[0008]所述下模具的内腔中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用于起到顶料作用的顶板,且所述顶板与所述放置槽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放置槽的底端设有多组贯穿下模具设置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板,所述竖杆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具、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带动横板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增加上模具、下模具之间稳定性的辅助安装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横板两端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横板的一端均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连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顶端与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带动连杆移动的推块。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安装组件包括固定于上模具两侧的卡杆,所述下模具的两侧位于卡杆的下方设有与卡杆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远离下模具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卡杆的表面与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卡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卡杆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开口内部的定位
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的内部,且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大小相匹配,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下模具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侧板下方的两组电动推杆,两组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与上模具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杆靠近连杆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顶板,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带动顶板向上移动,从而方便将下模具内部的成品顶出,实现了快速脱模的效果,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辅助安装组件,能够增加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固定效果,避免注塑料在注塑的过程中带动上模具与下模具抖动,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稳定性,提高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1、底板;12、第一侧板;13、电动推杆;14、上模具;15、下模具;16、放置槽;17、顶板;18、穿孔;19、竖杆;20、横板;21、连杆;22、移动杆;23、推块;24、卡槽;25、卡杆;26、开口;27、定位杆;28、第二侧板;2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上模具14以及与上模具14相配合的下模具15,所述第一侧板12固定于底板11的上端一侧,所述下模具15固定于底板11的顶端中部,所述上模具14位于所述下模具1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侧板12与上模具14之间设有,用于带动上模具14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上模具14移动,当上模具14向下移动时,能够使上模具14 与下模具15合模,当上模具14向下移动时,上模具14与下模具15能分离,从而方便将成品取出;
[0023]所述下模具15的内腔中部设有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的内部设有用于起到顶料作用的顶板17,且所述顶板17与所述放置槽16的大小相匹配,具体的,所述顶板17与放置槽16之间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槽16的底端设有多组贯穿下模具15设置的穿孔18,穿孔18与放置槽16之间连通,所述穿孔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19,所述竖杆19的一端均与顶板17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9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板20,所述竖杆19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具15、横板20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设置能够带动顶板17快速复位,从而方便下模具15下次使用,所述横板20的两侧设有用于带动横板20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上模具14与下模具15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增加上模具 14、下模具15之间稳定性的辅助安装组件,辅助安装组件能够增加上模具14与下模具15 之间的固定效果,避免在注塑料
在注塑的过程中带动上模具14与下模具15抖动,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模具14与下模具15之间的稳定性;
[0024]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横板20移动,横板20通过竖杆19带动顶板 17移动,利用顶板17能将下模具15内部的成品顶出,实现对成品的脱模。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4所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杆21以及移动杆22,所述连杆21固定于横板20两端,所述移动杆22位于连杆21远离横板20的一侧,所述移动杆22与连杆2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22的顶端与上模具1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 22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带动连杆21移动的推块23;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具14在向上移动时能带动移动杆22移动,移动杆22带动推块 23移动,当推块23移动至连杆21下方时能带动连杆21向上移动,连杆21带动横板20 移动,上模具14在向下移动时通过移动杆22带动推块23向下移动,从而不会对连杆21 起到推动的效果。
[0027]在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2)的下方设有上模具(14),所述底板(11)的上方位于上模具(14)的正下方固定有下模具(15),所述上模具(14)与第一侧板(12)之间设有用于带动上模具(14)移动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5)的内腔中部设有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的内部设有用于起到顶料作用的顶板(17),且所述顶板(17)与所述放置槽(16)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放置槽(16)的底端设有多组贯穿下模具(15)设置的穿孔(18),所述穿孔(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19),所述竖杆(19)的一端均与顶板(17)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9)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板(20),所述竖杆(19)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具(15)、横板(20)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0)的两侧设有用于带动横板(20)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上模具(14)与下模具(15)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增加上模具(14)、下模具(15)之间稳定性的辅助安装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后盖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横板(20)两端的连杆(21),所述连杆(21)远离横板(20)的一端均设有移动杆(22),所述移动杆(22)与连杆(2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22)的顶端与上模具(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光利李荣鹏谭贵坚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扬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