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587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6
本申请涉及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的窗户外侧设置有窗井,所述窗井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地下室内壁上布设有防渗墙板,所述防渗墙板朝向地下室内壁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内墙体朝向防渗墙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的最低位置处,所述导流通道通过窗井与所述集水槽连通,且所述导流槽下壁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窗井的方向上逐渐升高。本申请利用防渗墙板对渗入地下室的水分进行隔绝,并通过导流通道对汇集的水流进行疏导,减少了防渗墙板受到的侵蚀和压力,并且整个施工工序设置在地下室内,避免了对老旧小区周边进行挖掘对居民出行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老旧小区通常指城市、县城于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老旧小区已经被改建或重造,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老旧小区在持续地住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老旧小区地下室经常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
[0003]参照图1,为一种常见的老旧小区地下室1结构示意图。地下室1的顶部延伸至地面之上,地下室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采光的落地窗,落地窗前的土地上挖设有用于扩大采光效果的窗井2。
[0004]老旧小区楼房的地下室1外墙的外表面设置一层防水卷材层10,用以阻挡地基中水分渗入地下室1的情况。但是持续大概五年的时间后,在压力或微生物的侵蚀下,埋设在地下室1外墙上的防水卷材层10会发生老化而产生破损,导致地下室1出现漏水的情况。而当下对老旧小区进行修缮的方式通常为将老旧楼房周边的地面挖开,对防水卷材层10进行更换,最后对挖设的施工坑洞进行回填。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对老旧小区进行防水修复时需要在老旧小区周边地面进行挖设,并将土块堆积在一旁更换防水卷材层10的过程会对周围居民甚至路人的正常出行造成极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少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的修复过程会为周围居民的出行带来阻碍的情况,本申请提供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7]本申请提供的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的窗户外侧设置有窗井,所述窗井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地下室内壁上布设有防渗墙板,所述防渗墙板朝向地下室内壁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内墙体朝向防渗墙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的最低位置处,所述导流通道通过窗井与所述集水槽连通,且所述导流槽下壁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窗井的方向上逐渐升高。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凭借防渗墙板将地下室内空间和墙壁进行隔断,以减少水分直接深入到地下室的情况,同时通过导流通道容纳墙壁上渗透、积聚的水分,并将水分汇集而成的水流疏导至窗井的集水槽内等待集中处理。此方案以阻隔和疏导同时进行的方式对老旧小区地下室进行不同以往的防水处理,减少了水分渗入到地下室的情况,同时导流通道的导流能力可以尽可能减少地下室墙体内水分增加后对防渗墙板造成的压力,减少了防渗墙板在长时间的浸泡和压力下出现鼓包、变形的情况,延长了防渗墙板的使用寿命。
[0009]通过将地下室的防水结构设置在室内,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将地下室周围的地面挖开重新布设防水层的场景,从而减少了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的修复过程会为周围居民带来较大不便的情况。
[0010]可选的,所述导流通道均包括多个引流孔和一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地下室的内壁表面开设,所述引流孔沿导流槽的长度方向开设在导流槽的内壁上,且引流孔的深度方向沿地下室墙体的厚度方向开设。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大了导流通道在地下室墙体内的引导范围,提高了导流通道对水分或水流的导流能力,进一步减少了地下室墙体内积蓄滞留的水分。
[0012]可选的,所述导流通道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导流通道在地下室的内壁上沿高度方向布设。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导流通道在地下室内壁的高度方向上可选的,所述导流槽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导流槽长度方向布设的条状导流条,所述导流条的断面形状为“U”型,所述导流条的开口方向朝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条能够减少在导流槽内汇集的水流重新渗入到地下室墙体的情况,提高了导流通道对水流的引导能力。
[0015]可选的,所述引流孔在远离导流槽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有利于将引流孔内的水流引导至导流槽内,减少了引流孔内水流的滞留。
[0017]可选的,所述导流条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遮挡导流条上方开口的遮护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墙体上的砂石进入到导流槽内堆积,导致导流通道难以流通的情况。
[0019]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集水槽内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相互串联的液位开关和抽水泵,抽水泵的排水管与延伸出窗井。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防水结构中积水的持续性自动处理。
[0021]可选的,所述遮护网的断面为“V”型,且所述遮护网的开口方向与导流条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引流孔的底壁上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底部抵接在遮护网的开口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能够减少引流孔内水滴重新渗入到地下室内墙中的情况,尽可能将所有水分导向导流槽。
[0023]可选的,所述地下室内必备中开设有连通槽,所有所述导流槽均与连通槽连通,且所述窗井中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管用于与导流通道接通。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住户可以通过鼓风机对地下室内壁中导流通道进行通风,以促进导流通道内的气体流通,防止导流通道内臭味积累、细菌滋生的情况。
[0025]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老旧小区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窗井的底壁上开设集水槽;在地下室内壁上不同高度处开设导流槽,并将导流槽与窗井连通;在导流槽的内壁上开设引流孔;在地下室的内壁上铺设防渗墙板。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边堵边排的方式,将地下室内壁中蕴含的水分进行隔离和集中排出,避免了将老旧小区的地下室周围挖开的施工方式对周围居民出行所产生的
影响。同时施工方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施工更加简单快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延长了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地下室内铺设防渗墙板,减少了地下室墙壁渗入地下室的水分,从而降低了地下室内的湿度;2.通过在地下室内壁上开设导流通道,对地下室墙壁内的渗入的水分进行引流,减少了防渗墙板在长时间湿气和压力的作用下出现鼓包、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相关技术中老旧小区地下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水结构的整体剖视图。
[0030]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通道内的导流条、遮护网以及引流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室;10、防水卷材层;11、防渗墙板;111、防水层;12、导流通道;121、导流槽;122、引流孔;123、导流条;124、遮护网;125、支架;126、滤网;127、引流板;128、连通槽;13、贯穿孔;2、窗井;21、集水槽;3、排水组件;31、液位开关;32、抽水泵;4、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1),所述地下室(1)的窗户外侧设置有窗井(2),所述窗井(2)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21);所述地下室(1)内壁上布设有防渗墙板(11),所述防渗墙板(11)朝向地下室(1)内壁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11),所述地下室(1)内墙体朝向防渗墙板(11)的表面开设有导流通道(12),在所述导流通道(12)的最低位置处,所述导流通道(12)通过窗井(2)与所述集水槽(21)连通,且在所述导流通道(12)内,距离所述窗井(2)越远,所述导流通道(12)下壁的高度越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12)均包括多个引流孔(122)和一个导流槽(121),所述导流槽(121)沿地下室(1)的内壁表面开设,所述引流孔(122)沿地下室墙壁的厚度方向开设在导流槽(121)的内壁上,且引流孔(122)的深度方向沿地下室(1)墙体的厚度方向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12)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导流通道(12)在地下室(1)的内壁上沿高度方向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21)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导流槽(121)长度方向布设的条状导流条(123),所述导流条(123)的断面形状为“U”型,且所述导流条(123)的开口方向朝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家宝陈彬蒋德永赵东陈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安筑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