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出一种充电设备,包括:供电装置,以及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供电装置通过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无线充电、触点充电和有线充电中的至少两种,增加了充电设备的应用形式,并且多种充电方式可以兼容多种设备充电,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实用性,并且无需携带多种充电设备,提高了充电便捷性。提高了充电便捷性。提高了充电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逐渐普及,个人携带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电子笔、蓝牙耳机、手机、平板等。由于这些电子产品均需要充电使用,因此,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电子产品对应的充电设备尤为重要。
[0003]现有的电子产品,不同种类配备有不同的充电设备,例如,电子笔可以利用充电笔盒充电,蓝牙耳机可以利用充电耳机盒充电,手机或平板可以利用充电宝进行充电等。但是,如果携带多种电子产品,就需要准备每种电子产品对应的充电设备,不方便携带,便捷性较低。并且现有的充电设备无法兼容更多设备充电,应用形式较为单一,影响了充电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充电设备,能够兼容多种设备充电,增加充电设备的应用形式,提高了充电便捷性以及充电设备的实用性。
[0005]一种充电设备,包括:供电装置,以及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
[0006]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0007]所述供电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0008]可选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接口、电路板和电池;
[0009]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电池、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通;
[0010]外接电源可通过供电线接入所述充电接口。
[0011]可选的,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触点充电装置时,所述触点充电装置包括:弹簧针和/或圆环充电模组。
[0012]可选的,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发射线圈。
[0013]可选的,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有线充电装置时,所述有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线连接器和充电线;
[0014]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通过充电线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插头;
[0015]所述充电插头包括USB Type
‑
C插头、Micro USB插头和Lightning插头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外壳;
[0017]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0018]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电槽和供电孔;
[0019]所述充电槽用于容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
[0020]所述供电孔与所述供电装置的充电接口对应设置。
[0021]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盒盖;
[0022]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盒盖槽;
[0023]所述盒盖与所述外壳铰链连接;
[0024]所述盒盖与所述外壳扣合时,所述盒盖置于所述盒盖槽内。
[0025]可选的,所述盒盖包括: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所述第一盒盖和所述第二盒盖柔性连接;
[0026]所述盒盖槽包括第一盒盖槽和第二盒盖槽;所述第一盒盖槽和所述第二盒盖槽分别位于两个相邻外壳表面。
[0027]可选的,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触点充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时,所述第一盒盖槽与用于容置所述触点充电装置的充电槽设置在同一外壳侧面,所述第二盒盖槽与用于容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槽设置在同一外壳侧面。
[0028]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主壳和底壳,所述主壳和底壳通过螺钉连接;
[0029]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触点充电装置和所述有线充电装置时,
[0030]用于容置所述触点充电装置的充电槽、用于容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槽和所述供电孔均设置在所述主壳上;
[0031]用于容置所述有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槽设置在所述底壳上。
[0032]可选的,所述主壳上还设置有置物槽。
[0033]可选的,用于容置所述触点充电装置的充电槽与所述置物槽均竖向设置在所述主壳的顶面;
[0034]用于容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槽横向设置在所述主壳的侧面。
[0035]可选的,所述置物槽包括:名片槽和/或笔槽。
[0036]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指示装置;
[0037]所述指示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用于显示所述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或电量。
[0038]可选的,所述指示装置包括:指示灯和导光柱;
[0039]所述充电设备的外壳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孔;
[0040]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
[0041]所述导光柱与所述指示灯孔对应设置,以便将所述指示灯的灯光经所述指示灯孔导出。
[0042]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充电设备,设置了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供电装置通过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无线充电、触点充电和有线充电中的至少两种,增加了充电设备的应用形式,并且多种充电方式可以兼容多种设备充电,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实用性,并且无需携带多种充电设备,提高了充电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设备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中外壳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有线充电的场景示意图;
[004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中盒盖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中盒盖与外壳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中盒盖呈半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中盒盖呈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53]附图标记说明:
[0054]100
‑
充电设备;200
‑
待充电设备;1
‑
供电装置;2
‑
触点充电装置;3
‑
无线充电装置;4
‑
有线充电装置;300
‑
供电线;400
‑
外接电源;11
‑
充电接口;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以及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接口、电路板和电池;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电池、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通;外接电源可通过供电线接入所述充电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触点充电装置时,所述触点充电装置包括:弹簧针和/或圆环充电模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发射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所述有线充电装置时,所述有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线连接器和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通过充电线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包括USB Type
‑
C插头、Micro USB插头和Lightning插头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电槽和供电孔;所述充电槽用于容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触点充电装置和有线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两种;所述供电孔与所述供电装置的充电接口对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盖;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盒盖槽;所述盒盖与所述外壳铰链连接;所述盒盖与所述外壳扣合时,所述盒盖置于所述盒盖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栋城,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