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应力器和反渗透膜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61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应力器和反渗透膜元件,可以避免抗应力器与集水管旋转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损伤反渗透膜。该反渗透膜元件包括该抗应力器和集水管,抗应力器的内圈与集水管的端部通过旋转焊接相连接,内圈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圈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连接结构和挡渣结构,连接结构和挡渣结构分别位于内圈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其中,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挡渣结构设置在第一端,挡渣结构包括圆环结构,挡渣结构的径向内侧尺寸大于连接结构的径向内侧尺寸,第一端位于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第二端位于反渗透膜元件的端部,圆环结构与集水管的端部之间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连接结构与端部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盈配合。盈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应力器和反渗透膜元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膜
,具体涉及一种抗应力器和反渗透膜元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反渗透膜元件的抗应力器与集水管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胶水粘接,一种是通过旋转焊接连接。胶水粘接的缺点是连接不牢固,还需要反渗透膜元件的玻璃钢外壳与抗应力器之间有比较牢固的连接。旋转焊接可以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但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塑料渣,为了应对产生的塑料渣,一种方法是在抗应力器的根部做一个斜角的倒角,产生的塑料渣会存到这个斜角里,但旋转焊接的过程是一点点往里推,这个过程中会一直产生塑料渣,根部的斜角并不能完全包住产生的塑料渣,包不住的小渣子会掉进浓网里,反渗透膜元件装到系统中运行时,渣子会划伤反渗透膜,造成反渗透膜性能下降。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应力器,可以避免抗应力器与集水管旋转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损伤反渗透膜。
[0005]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抗应力器,用于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还包括集水管,所述抗应力器的内圈与所述集水管的端部通过旋转焊接相连接,所述内圈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圈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连接结构和挡渣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挡渣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内圈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挡渣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挡渣结构包括圆环结构,所述挡渣结构的径向内侧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径向内侧尺寸。
[0006]在所述的抗应力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的径向内侧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旋转焊接产生的焊渣,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或/和位于所述第二端。
[0007]在所述的抗应力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应力器的径向内侧还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提供所述连接结构。
[0008]在所述的抗应力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应力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凸筋和多个所述凹槽。
[0009]在所述的抗应力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和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挡渣结构。
[0010]在所述的抗应力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渣结构的轴向长度不超过所述内圈的轴向长度的10%。
[0011]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可以避免抗应力器与集水管旋转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损伤反渗透膜。
[0012]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反渗透膜元件,包括前述的抗应力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端部,所述圆环结构与所述集水管的所述端部之间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端部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0013]该反渗透膜元件和该抗应力器通过在该抗应力器的内圈设置挡渣结构,可以在该抗应力器与集水管旋转焊接的过程中,阻止旋转焊接产生的焊渣进入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以避免焊渣损伤反渗透膜,从而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和寿命。该抗应力器仅需对现有的抗应力器的内圈的结构进行设计修改,即该内圈的配置可以适配于所有型号的抗应力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此外,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抗应力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抗应力器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示出了根据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渗透膜元件(未图示)包括集水管(未图示)和如图1至图3所示的抗应力器1。集水管的轴向两端各连接一个抗应力器1。
[0020]该抗应力器1包括位于径向内侧的内圈11、位于径向外侧的外圈12、以及连接内圈11和外圈12的连接结构13,其中外圈12和连接结构13可以采用与现有的抗应力器1相同或相似的设计或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13为筋条结构,在另一些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13包括筋条结构和多孔板结构,等等,内圈11用于与集水管的端部之间通过旋转焊接相连接。
[0021]继续参照图1至图3,内圈11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第一端14位于该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第二端15位于该反渗透膜元件的端部。当将抗应力器1与集水管连接时,先将第一端14套上集水管的端部,再使抗应力器1与集水管一边相对旋转一边相对轴向移动,直至第二端15也套在集水管的端部,完成抗应力器1与集水管的连接。
[0022]内圈1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连接结构111、挡渣结构112和凹槽113。连接结构111和挡渣结构112分别位于内圈11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连接结构111用于与集水管的端部通过旋转焊接相连接,挡渣结构112与凹槽113不参与旋转焊接。
[0023]连接结构111设置在第一端14与第二端15之间,连接结构111与集水管的端部之间
形成过盈配合,以便通过旋转焊接与集水管相连接。
[0024]挡渣结构112设置在第一端14,挡渣结构112的径向内侧尺寸D1大于连接结构111的径向内侧尺寸D2,挡渣结构112用于阻止连接结构111与集水管的旋转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进入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以避免焊渣损伤反渗透膜。
[0025]挡渣结构112包括圆环结构1120,圆环结构1120与集水管的端部之间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较小的间隙配合,从而既能较为容易地将挡渣结构112套在集水管的端部,又能有效地阻挡连接结构111与集水管的旋转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避免焊渣进入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导致损伤反渗透膜。
[0026]凹槽113位于第一端14与第二端15之间或/和位于第二端15,凹槽113用于容纳和收集连接结构111与集水管的旋转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以进一步避免焊渣进入反渗透膜元件的内部。
[0027]可选地,连接结构111为形成于内圈11的径向内侧的凸筋,凸筋从第二端15或靠近第二端15的位置延伸至挡渣结构112或靠近挡渣结构112的位置,以保证抗应力器1与集水管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0028]可选地,多个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应力器,用于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还包括集水管,所述抗应力器的内圈与所述集水管的端部通过旋转焊接相连接,所述内圈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连接结构和挡渣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挡渣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内圈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挡渣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挡渣结构包括圆环结构,所述挡渣结构的径向内侧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径向内侧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应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内侧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旋转焊接产生的焊渣,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或/和位于所述第二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应力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韦海钮振强殷勇曹敏曹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宁波润沃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