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47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1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安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安装杆的上端表面转动连接有三角架,三角架的上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安装杆的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连接架,连接架的外端分别与调节螺杆的上侧转动连接,调节螺杆的外侧安装有折叠结构,折叠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安装板;本装置在使用时将安装板伸展开后,通过夹持装置将连接振捣棒的软管进行固定后启动电机,夹持结构便可以带动振捣棒自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不用使用者手持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有效的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方便收纳,使用简单方便,功能多样。功能多样。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建筑建设以及道路铺设等工程施工中,通过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是目前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在针对路面以及楼层的铺设时,通过大混凝土浇筑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在进行大混凝土浇筑时,经过搅拌、运输和浇注后的混凝土含有由被夹带进去的空气所形成的气泡,混凝土中含有空气时,即形成孔隙,而孔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增加渗透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耐用性,如果混凝土形成孔隙就具有渗透性,则混凝土就不能防水,从而降低了抵抗流水侵蚀的能力,减少了混凝土与钢筋的接触面,降低了握裹力,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降低,以及造成混凝土外观缺陷,出现蜂窝、气泡等现象,因此在进行浇筑后施工人员会使用振捣棒对浇筑后的混凝土面进行振捣,目前在进行振捣时通常为施工人员手持振捣棒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振捣,不仅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浪费人力,不利于施工进程的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安装杆的上端表面转动连接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上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螺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外侧安装有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安装板,当所述折叠结构向外侧展开时所述安装板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所述调节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有与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外侧铰接的第二平行支撑板,所述调节螺杆的表面上侧铰接有第一平行支撑板,所述第一平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的表面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平行支撑板的表面中部铰接有第三平行支撑板,所述第三平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平行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平行支撑板,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平行支撑板表面铰接,所述第四平行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五平行支撑板,所述第五平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表面铰接,所述第四平行支撑板和所述第五平行支撑板的另一端共同铰接有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可间歇性向外侧移动的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的下侧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夹持结
构,所述夹持结构与所述移动滑块可交替运动,当所述移动滑块移动至最外侧后可带动所述连接架转动一次。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与安装杆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的表面下侧分别铰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安装螺杆的表面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安装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壁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环表面外侧分别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腿铰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右侧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所述往复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带轮,所述第二动力带轮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动力带轮,所述第一动力带轮与所述安装板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带轮的表面套有动力传动带,所述动力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带轮套接,所述第一动力带轮的外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锥齿轮,所述第一动力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输出锥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锥齿轮与所述安装板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销轴,所述配合销轴与所述往复螺杆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滑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动筒,所述导动筒的下侧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与所述夹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表面花键连接有可沿着所述花键轴的轴向移动的花键筒,所述花键筒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连轴架和第一转动锥齿轮,所述连轴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动筒的上端同轴心转动连接,所述连轴架的底部与所述移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锥齿轮,所述第二动力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一输出锥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锥齿轮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动筒的上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动锥齿轮,所述第三导动锥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二导动锥齿轮,所述第二导动锥齿轮与所述连轴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动锥齿轮的外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动锥齿轮,所述第一导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导动筒的内壁开设有导动槽,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与所述导动槽滑动配合,所述导动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动筒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部与所述移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杆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导动槽分别由斜槽、竖槽和弧形槽组成,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导动筒的内部下侧,所述斜槽与所述竖槽相邻并相互接通,所述斜槽与所述竖槽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槽接通,所述斜槽与所述竖槽的连接处向下开设有凹槽。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螺杆的上端表面从上至下分别依次转动连接有第四套筒和第五套筒,所述第四套筒的表面从上至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轮和第一连接锥齿轮,所述第五套筒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和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一连接锥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二连接锥齿轮,所述第二连接锥齿轮与所述安装螺杆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锥齿轮的外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安装螺杆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的外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二传动带轮和所述第二连接带轮分别相对分布,所述第二连接带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带轮传动结构,所述第一
带轮传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带轮传动结构,所述第二带轮传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锥齿轮连接;
[0010]所述安装杆的表面从上之下分别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连接架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第一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齿轮,所述第二连接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接齿轮下侧的所述第一套筒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三槽带轮,所述第一三槽带轮的下侧同轴心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安装杆(3)的上端表面转动连接有三角架(8),所述三角架(8)的上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9),所述安装杆(3)的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连接架(25),所述连接架(25)的外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螺杆(9)的上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9)的外侧安装有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安装板(51),当所述折叠结构向外侧展开时所述安装板(51)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所述调节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环(53),所述调节环(53)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52);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有与所述连接环(52)的表面外侧铰接的第二平行支撑板(83),所述调节螺杆(9)的表面上侧铰接有第一平行支撑板(37),所述第一平行支撑板(3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83)的表面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平行支撑板(37)的表面中部铰接有第三平行支撑板(84),所述第三平行支撑板(84)与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8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平行支撑板(8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平行支撑板(85),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8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平行支撑板(85)表面铰接,所述第四平行支撑板(85)的下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五平行支撑板(86),所述第五平行支撑板(8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支撑板(83)表面铰接,所述第四平行支撑板(85)和所述第五平行支撑板(86)的另一端共同铰接有一个固定板(87),所述固定板(87)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板(5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5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可间歇性向外侧移动的移动滑块(54),所述移动滑块(54)的下侧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与所述移动滑块(54)可交替运动,当所述移动滑块(54)移动至最外侧后可带动所述连接架(25)转动一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与安装杆(3)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螺杆(1),所述安装螺杆(1)的表面下侧分别铰接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安装螺杆(1)的表面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75),所述安装螺杆(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控制环(7),所述控制环(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环(6),所述安装环(6)内壁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75)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环(6)表面外侧分别铰接有铰接杆(5),所述铰接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腿(2)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1)的底部右侧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55),所述往复螺杆(5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带轮(59),所述第二动力带轮(59)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动力带轮(58),所述第一动力带轮(58)与所述安装板(51)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带轮(59)的表面套有动力传动带,所述动力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带轮(58)套接,所述第一动力带轮(58)的外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锥齿轮(57),所述第一动力锥齿轮(57)的外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输出锥齿轮(50),所述第二输出锥齿轮(50)与所述安装板(51)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块(5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销轴(56),所述配合销轴(56)与所述往复螺杆(55)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滑块(5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动筒(69),所述导动筒(69)的下侧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杆(70),所述移动杆(70)的底部与所述夹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5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花键轴(60),所述花键轴(60)的表面花键连接有可沿着所述花键轴(60)的轴向移动的花键筒(63),所述花键筒(63)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连轴架(66)和第一转动锥齿轮(62),所述连轴架(66)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动筒(69)的上端同轴心转动连接,所述连轴架
(66)的底部与所述移动滑块(54)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6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锥齿轮(61),所述第二动力锥齿轮(61)的外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一输出锥齿轮(45),所述第一输出锥齿轮(45)与所述安装板(51)转动连接;所述导动筒(69)的上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动锥齿轮(67),所述第三导动锥齿轮(67)的上侧啮合有第二导动锥齿轮(65),所述第二导动锥齿轮(65)与所述连轴架(6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动锥齿轮(65)的外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动锥齿轮(64),所述第一导动锥齿轮(64)与所述第一转动锥齿轮(62)啮合;所述导动筒(69)的内壁开设有导动槽,所述移动杆(70)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销轴(71),所述连接销轴(71)与所述导动槽滑动配合,所述导动筒(69)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推动弹簧(76),所述推动弹簧(76)的上端与所述导动筒(69)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雪莲江明胡来燕金永红方建敏方爱军应家勤程誉平桂贤斌程进好彭作为凌文辉仇灶明方强汪旻雯程晨方利云王超吴斌霞凌芳张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泓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