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明立功专利>正文

“Y”形弹力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3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Y”形弹力外固定器,固定块、固定架均可固定钢针,且与支体均采用万向节连接,固定架的下部设有两个臂。治疗pilon骨折时,上部钢针固定于胫骨前内侧,前臂通过滑块将钢针固定于足舟骨,后臂通过滑块将钢针固定于跟骨上。具有以下优点:1.外固定架为三角框架结构,早期静力固定时,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2.松去相应的固定螺丝后,可使踝关节在弹簧弹应力作用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骨折再移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器械,尤其是具有关节功能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械。
技术介绍
一种良好的骨折固定方式应具备三点,即骨折端固定稳固,较少的功能替代,能使骨断端获得生理应用。而在相同条件下,早期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是加速骨折愈合提高愈合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增加血液循环,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产生。传统医学中,医治骨折的治疗方法是石膏固定、牵引或内固定。其弊端是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而且不易愈合及早期恢复性功能活动。为改变这一状况,一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关节治疗器”的专利提供了新的治疗器械,包括固定夹块、万向节、椭圆支体,在椭圆支体与固定夹板间设有杵臼关节、伸屈关节的关节装置。其优点在于固定效果较好,可伸缩、旋转,从而有助于治疗,但其仍存在着弹性性能和稳定性较差的缺陷,以及存在应力遮挡,无法使骨折断端间获得间断性的应力刺激;再者固定后,关节部位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尤其是医学中的pilon骨折(即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骨折),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骨折,在治疗时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端固定稳固、可伸缩、旋转,弹性较好的骨折外固定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Y”形弹力外固定器,包括固定块、固定架与支体,固定块、固定架均可固定钢针,且与支体均采用万向节连接,其特点是固定架的下部设有伸出的两个臂。本技术可作以下进一步延伸两臂夹角可任意调节;万向节包括各自带有连接件的球体,卡扣套和托盘,在托盘下的体壁上设有限制钮;支体由各自带有连接件的支体腔和支体芯组成,支体腔与支体芯之间设有弹簧,腔槽的体壁上设有固定钮。本技术适用治疗pilon骨折,使用时,将其上部钢针固定于胫骨前内侧,下部延伸出两个固定臂,前臂通过钢针固定于足舟骨,后臂通过钢针固定干跟骨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外固定架为三角框架结构,早期静力固定时,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2、松去相应的固定螺丝后,可使踝关节在弹簧弹应力作用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骨折再移位;3、制作经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固定块,2为支体,3为固定架,4为夹块,5为孔道,6为螺钉,7为球体,8为卡扣套,9为卡扣座,10为托盘,11为偏心轴,12为支体腔,13为支体芯,14为腔槽,15为芯体,16为弹簧,17为架座,18为架臂,19为固紧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V”形弹力外固定器,固定块(1)由两个半椭圆形夹块(4),通过螺钉(6)连接组成,其中一夹块呈“L”形,两个夹块内侧各开有对应的半圆槽,两个半圆槽形成穿钢针的孔道(5),可固定钢针。固定时,先将钢针固定于患者相应位置(胫骨前内侧),然后将钢针穿入孔道,拧紧螺钉,从而使夹块夹紧钢针。支体(2)(图中未标)由分为支体腔(12)和支体芯(13)两大部分,支体腔下部的腔槽(14),与支体芯上部的芯体(15),通过弹簧(16)连接,并且,在腔槽壁上设置有螺钉,用于固紧腔槽与芯体。支体芯截面可设为半圆状,腔槽截面与之对应吻合。当本技术使用时,松开螺钉,支体腔与支体芯在弹簧作用下,保持联系。固定架(3)由架座(17)和架臂(18)组成,架臂通过螺钉固定于架座上,架臂可设前臂和后臂,两臂夹角可任意调节,两臂上均设有滑块(19),滑块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架臂上;滑块上设置有钢针孔道及相应的固定螺钉,穿入钢针,通过拧紧螺钉,可将钢针固紧于滑块。使用时,固定臂前臂的钢钉固定于足舟骨,后臂的钢针固定于跟骨上。如图2所示,固定块、固定架与支体均采用力向节连接,固定块与支体腔连接,固定架与支体芯连接,万向节包括球体(7)、卡扣套(8)、卡扣座(9)、托盘(10)和限制钮,均由不锈钢的材料制成,在进行万向节制作及安装时,将球体固定于固定块下部(固定架上部),球体上带一个卡扣套,将卡扣座设在支体腔上部(支体芯下部),先将托盘放入卡扣座内,再通过卡扣套套入卡扣座,旋转卡扣套,从而扣紧卡扣套与卡扣座,限制钮可由偏心轴(11)组成,设置于托盘下方(上方)的支体腔(支体芯)内,当松开偏心轴时,托盘远离球体,球体可任意方向转动;当拧紧偏心轴时,托盘紧贴球体,球体不转动,从而可调节固定球体和卡扣套之间的角度位置。本技术将固定块(固定架)与球体制成一体,卡扣座与支体腔上部(支体芯下部)制成一体。权利要求1.“Y”形弹力外固定器,包括固定块、固定架与支体,固定块、固定架均可固定钢针,且与支体均采用万向节连接,其特征在于固定架的下部设有伸出的两个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形弹力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臂夹角可任意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形弹力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万向节包括各自带有连接件的球体、卡扣套和托盘,在托盘下的支体内设有限制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形弹力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支体由各自带有连接件的支体腔和支体芯组成,支体腔与支体芯之间设有弹簧,腔槽的体壁上设有限制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形弹力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臂上均设有滑块,滑块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架臂上,滑块上设有孔道及相应的固定螺钉。专利摘要“Y”形弹力外固定器,固定块、固定架均可固定钢针,且与支体均采用万向节连接,固定架的下部设有两个臂。治疗pilon骨折时,上部钢针固定于胫骨前内侧,前臂通过滑块将钢针固定于足舟骨,后臂通过滑块将钢针固定于跟骨上。具有以下优点1.外固定架为三角框架结构,早期静力固定时,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2.松去相应的固定螺丝后,可使踝关节在弹簧弹应力作用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骨折再移位。文档编号A61B17/60GK2738743SQ20042007459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明立功, 刘建军, 明新杰, 明立山, 杨崇 申请人:明立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Y”形弹力外固定器,包括固定块、固定架与支体,固定块、固定架均可固定钢针,且与支体均采用万向节连接,其特征在于:固定架的下部设有伸出的两个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立功刘建军明新杰明立山杨崇
申请(专利权)人:明立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