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及电池制备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24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及电池制备生产线,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包括上压力辊、支撑辊、下压力辊、放卷装置以及收卷装置;上压力辊位于所述支撑辊的上方,下压力辊位于所述支撑辊的下方;下压力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存在第一辊缝,上压力辊与支撑辊之间存在第二辊缝;优选的,还包括转向辊;转向辊设置在所述支撑辊远离放卷装置的一侧,且与支撑辊间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转向辊用于为经过第一辊缝后的电池极片提供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对压力辊与一个支撑辊实现连续的二次辊压,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精简了设备构造,减轻了辊压机的自身重量,实现了节能降本。实现了节能降本。实现了节能降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及电池制备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及电池制备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极片辊压过程是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极片辊压厚度的一致性直接关系到电池质量的优劣。现在出于对大容量密度电池的追求,极片的压实也在不断增大。现有的极片辊压一般采用冷压、热压或二次辊压的方法。经过一次辊压后的极卷内部应力很大,极片很脆、易出现断裂、波浪边以及各处延展率不一致等情况。现有的二次辊压(专利号:201120485298.1)通过两对压力辊对极片进行两次辊压,缓解了极卷内部应力与极片的不良现象。但是二次辊压采用两对压力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0003]专利文献CN 211320210 U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极片辊压装置,极片由放卷辊出发从前到后经第一监测器、第一调节机构、一次辊压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二次辊压机构、第三调节机构、第一支撑辊、裁边刀、第二监测器和第二支撑辊依次穿绕最终到达收卷辊;一次辊压机构包括上下对称的一次上压辊和一次下压力辊,以及位于一次下压力辊前后两侧的第一前包角辊和第一后包角辊;二次辊压机构包括上下对称的二次上压辊和二次下压力辊,以及位于二次下压力辊前后两侧的第二前包角辊和第二后包角辊;该方案仍是通过两对压力辊对极片进行两次辊压,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及电池制备生产线。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包括上压力辊、支撑辊、下压力辊、放卷装置以及收卷装置;
[0006]所述上压力辊位于所述支撑辊的上方,所述下压力辊位于所述支撑辊的下方;所述下压力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存在第一辊缝,所述上压力辊与支撑辊之间存在第二辊缝;
[0007]所述放卷装置用于释放电池极片,所述收卷装置用于卷收电池极片;所述电池极片从放卷装置开始运动,经过第一辊缝、第二辊缝,最后运动至收卷装置。
[0008]优选的,还包括转向辊;
[0009]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支撑辊远离放卷装置的一侧,且与支撑辊间有第一预设距离;
[0010]所述转向辊用于为经过第一辊缝后的电池极片提供转向;
[0011]所述电池极片从放卷装置开始运动,依次经过第一辊缝、转向辊、第二辊缝,最后运动至收卷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转向辊数量为多个。
[0013]优选的,所述转向辊数量为2个,分别为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
[0014]优选的,所述上压力辊安装在所述支撑辊的正上方,所述下压力辊位于所述支撑辊的下方。
[0015]优选的,所述上压力辊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辊的正上方,所述下压力辊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辊的正下方。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缝、第二辊缝的取值范围为:0微米<第二辊缝<第一辊缝<500微米。
[0017]优选的,所述上压力辊、下压力辊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辊的直径小于等于上压力辊直径。
[0018]优选的,所述上压力辊与支撑辊的直径比取值范围为1:1

5:1;
[0019]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1

10m。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制备生产线,采用所述的电池极片辊压装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采用一对压力辊与一个支撑辊实现连续的二次辊压,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精简了设备构造,减轻了辊压机的自身重量,实现了节能降本。
[0023]2、本技术采用二次辊压的设计,相比于一次辊压,实现了更大的极片压实、缓解极卷内部应力、避免了一次辊压可能造成的极片脆、易出现断裂、波浪边以及各处延展率不一致等情况,得到了更优的极片品质。
[0024]3、本技术所述上压力辊、下压力辊均采用可拆卸设计,因此压力辊与支撑辊之间的直径比例可以通过更换不同上压力辊与下压力辊的进行调节,以达到不同生产任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中示出:
[0029]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包括上压力辊1、支撑辊2、下压力辊3、放卷装置6以及收卷装置7;
[0034]所述上压力辊1位于所述支撑辊2的上方,所述下压力辊3位于所述支撑辊2的下方;优选的,所述上压力辊1安装在所述支撑辊2的正上方,所述下压力辊3位于所述支撑辊2的正下方,具体的,所述上压力辊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辊2的正上方,所述下压力辊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辊2的下方。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上压力辊1、下压力辊3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辊2的直径小于等于上压力辊1直径,所述上压力辊1与支撑辊2的直径比取值范围为1:1

5:1。
[0035]所述下压力辊3与所述支撑辊2之间存在第一辊缝,所述上压力辊1与支撑辊2之间存在第二辊缝;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辊缝、第二辊缝的取值范围为:0微米<第二辊缝<第一辊缝<500微米。
[0036]所述放卷装置6用于释放电池极片8,所述收卷装置7用于卷收电池极片8;所述电池极片8从放卷装置6开始运动,经过第一辊缝、第二辊缝,最后运动至收卷装置7。
[0037]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8]电池极片8,如锂电池极片,经过涂布后放置到辊压的放卷装置6中,放卷装置6释放电池极片8,所述电池极片8首先进入下压力辊3与支撑辊2之间进行辊压,形成一次辊压的极片。经过一次辊压后的极片直接沿支撑辊2表面改变方向到达第二辊缝。此时上压力辊1与支撑辊2相互配合辊压,形成二次辊压的极片。二次辊压结束的极片经收卷装置7卷收转入下一流程。在辊压过程中下压力辊施加向上的力、上压辊施加向下的力,极片经过两次辊压达到目标厚度。
[0039]实施例2:
[0040]如图2所示,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2中所述电池极片辊压装置,还包括转向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支撑辊2远离放卷装置6的一侧,且与支撑辊2间有第一预设距离;在支撑辊2与转向辊之间可安装其他设备,如用于测量电池极片8厚度的测厚传感器。在一个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力辊(1)、支撑辊(2)、下压力辊(3)、放卷装置(6)以及收卷装置(7);所述上压力辊(1)位于所述支撑辊(2)的上方,所述下压力辊(3)位于所述支撑辊(2)的下方;所述下压力辊(3)与所述支撑辊(2)之间存在第一辊缝,所述上压力辊(1)与支撑辊(2)之间存在第二辊缝;所述放卷装置(6)用于释放电池极片(8),所述收卷装置(7)用于卷收电池极片(8);所述电池极片(8)从放卷装置(6)开始运动,经过第一辊缝、第二辊缝,最后运动至收卷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支撑辊(2)远离放卷装置(6)的一侧,且与支撑辊(2)间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转向辊用于为经过第一辊缝后的电池极片(8)提供转向;所述电池极片(8)从放卷装置(6)开始运动,依次经过第一辊缝、转向辊、第二辊缝,最后运动至收卷装置(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数量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彭丽芳余招宇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