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1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预先将运营时间分成多个时段,并根据预设时段对应的行驶参数确定各车次的行驶轨迹。针对每一预设时段,通过该时段的行驶参数确定时段内各车次的最小折返时间。并根据各车次的行驶轨迹和最小折返时间确定各车次的第一连接车次。针对预设时段内不具备第一连接车次的待处理车次,从候选时段内不具备第一连接车次的候选车次中找寻各待处理车次的第二连接车次。最后基于各车次的行驶轨迹和连接车次构建列车运行图,上述流程不依赖于交路的类型,充分利用线路运力为各车次分配连接车次。各车次与对应连接车次在运营阶段可共用同一车底,节约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本并提高运营效率。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对列车运行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它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列车在各车站到达和出发的时刻、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站停时分、折返作业时间等,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可见,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效率与质量是运营管理人员所重点关注的一项问题。
[0003]目前的列车运行图多在指定交路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如运行时间标尺、车次数量等运营需求信息进行绘制。上述绘制方式主要依赖于交路的类型,难以全面统筹运营约束、运营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在不依赖于交路类型的基础上构建满足运营需求的列车运行图。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根据各预设时段的行驶参数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行驶轨迹;所述行驶参数包括各所述车次在行驶路线内各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时间;所述行驶轨迹表征所述车次行驶至各车站的抵达、出发时间;
[0007]针对任一预设时段,根据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和第一折返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第一连接车次;所述第一折返时间是根据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确定的,表征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间的最小折返时间;
[0008]针对任一预设时段内不具备所述第一连接车次的待处理车次,基于候选车次的行驶轨迹从各所述候选车次中确定所述待处理车次间的第二连接车次;所述候选车次为候选时段内不具备第一连接车次的车次,所述候选时段的时序位于所述预设时段之后且与所述预设时段相邻;
[0009]基于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和连接车次构建所述列车运行图;所述连接车次为所述第一连接车次和所述第二连接车次,各车次对应的连接车次在运营时使用相同车底。
[0010]本申请实施例预先将运营时间分成多个时段,并根据预设时段对应的行驶参数确定各车次的行驶轨迹。针对每一预设时段,通过该时段的行驶参数确定时段内各车次的最小折返时间。并根据各车次的行驶轨迹和最小折返时间确定各车次的第一连接车次。针对预设时段内不具备第一连接车次的待处理车次,从候选时段内不具备第一连接车次的候选车次中找寻各待处理车次的第二连接车次。最后基于各车次的行驶轨迹和连接车次构建列车运行图,上述流程不依赖于交路的类型,充分利用线路运力为各车次分配连接车次。各车次与对应连接车次在运营阶段可共用同一车底,节约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任一预设时段内的车次包括上行方向行驶的上行车次和下行方向行驶的下行车次;所述根据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和第一折返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第一连接车次,包括:
[0012]基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对各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进行调整,得到下行发车时间;并根据所述下行发车时间调整所述下行车次的行驶轨迹;
[0013]针对各第一车次,确定所述第一车次的第一到站时间与各第二发车时间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到站时间为所述第一车次到达终点站的时间,所述第二发车时间为第二车次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若所述第二车次为上行车次则所述第一车次为下行车次,若所述第二车次为下行车次则所述第一车次为上行车次;
[0014]将差值绝对值最小的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车次作为所述第一车次的所述第一连接车次。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包括上行折返时间和下行折返时间;所述第一折返时间是通过下述方式确定的:
[0016]根据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行驶轨迹确定始发上行车次到达终点站的第一抵达时间、始发下行车次到达终点站的第二抵达时间、各上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以及各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其中,所述始发上行车次为各上行车次中发车时间最早的车次,所述始发下行车次为各下行车次中发车时间最早的车次;
[0017]根据所述第一抵达时间与各所述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确定所述上行折返时间;所述上行折返时间表征各车次从上行方向出发、下行方向折返的最短时间;
[0018]根据所述第二抵达时间与各所述上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确定所述下行折返时间;所述下行折返时间表征各车次从下行方向出发、上行方向折返的最短时间。
[00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对各第一车次的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进行调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确定所述上行折返时间大于最小折返阈值,且所述下行折返时间小于最大折返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1]若所述上行折返时间不大于所述最小折返阈值,或所述下行折返时间不小于所述最大折返阈值,则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均不具备所述第一连接车次。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对各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进行调整,包括:
[0023]根据所述最小折返阈值、所述上行折返时间以及所述下行折返时间确定时间偏移量;
[0024]针对各所述下行车次,若所述下行车次对应时间偏移量大于零则,将所述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延后所述时间偏移量指示的时间;否则,将所述始发站发车时间提前所述时间偏移量指示的时间。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候选车次的行驶轨迹从各所述候选车次中确定所述待处理车次间的第二连接车次,包括:
[0026]从各所述候选车次中确定的第一备选车次;所述第一备选车次与所述待处理车次行驶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备选车次的始发站为所述待处理车次的终点站;
[0027]针对各所述第一备选车次,根据所述第一备选车次的行驶轨迹确定所述待处理车
次到达终点站的到站时间与所述第一备选车次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的第二差值;
[0028]将差值最小且满足停站阈值的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备选车次作为所述待处理车次建立所述第二连接车次。
[002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将差值最小且满足停站阈值的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备选车次作为所述待处理车次建立所述第二连接车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0]针对不具备第二连接车次的余下待处理车次,从余下各候选车次中确定第二备选车次;所述第二备选车次与所述待处理车次行驶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备选车次的始发站为所述待处理车次的终点站;
[0031]基于第二折返时间对各第二备选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进行调整,得到备选发车时间;并根据所述备选发车时间调整所述第二备选车次的行驶轨迹;所述第二折返时间是根据余下待处理车次和余下候选车次的行驶轨迹确定的;
[0032]针对各所述待处理车次,确定所述待处理车次的待连接发车时间与各所述备选发车时间的第三差值;其中,所述待连接发车时间为所述待处理车次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
[0033]将差值绝对值最小的第三差值对应的第二备选车次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预设时段的行驶参数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行驶轨迹;所述行驶参数包括各所述车次在行驶路线内各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时间;所述行驶轨迹表征所述车次行驶至各车站的抵达、出发时间;针对任一预设时段,根据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和第一折返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第一连接车次;所述第一折返时间是根据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确定的,表征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间的最小折返时间;针对任一预设时段内不具备所述第一连接车次的待处理车次,基于候选车次的行驶轨迹从各所述候选车次中确定所述待处理车次间的第二连接车次;所述候选车次为候选时段内不具备第一连接车次的车次,所述候选时段的时序位于所述预设时段之后且与所述预设时段相邻;基于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和连接车次构建所述列车运行图;所述连接车次为所述第一连接车次和所述第二连接车次,各车次对应的连接车次在运营时使用相同车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预设时段内的车次包括上行方向行驶的上行车次和下行方向行驶的下行车次;所述根据各所述车次的行驶轨迹和第一折返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第一连接车次,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对各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进行调整,得到下行发车时间;并根据所述下行发车时间调整所述下行车次的行驶轨迹;针对各第一车次,确定所述第一车次的第一到站时间与各第二发车时间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到站时间为所述第一车次到达终点站的时间,所述第二发车时间为第二车次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若所述第二车次为上行车次则所述第一车次为下行车次,若所述第二车次为下行车次则所述第一车次为上行车次;将差值绝对值最小的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车次作为所述第一车次的所述第一连接车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包括上行折返时间和下行折返时间;所述第一折返时间是通过下述方式确定的:根据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的行驶轨迹确定始发上行车次到达终点站的第一抵达时间、始发下行车次到达终点站的第二抵达时间、各上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以及各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其中,所述始发上行车次为各上行车次中发车时间最早的车次,所述始发下行车次为各下行车次中发车时间最早的车次;根据所述第一抵达时间与各所述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确定所述上行折返时间;所述上行折返时间表征各车次从上行方向出发、下行方向折返的最短时间;根据所述第二抵达时间与各所述上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确定所述下行折返时间;所述下行折返时间表征各车次从下行方向出发、上行方向折返的最短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对各第一车次的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进行调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上行折返时间大于最小折返阈值,且所述下行折返时间小于最大折返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上行折返时间不大于所述最小折返阈值,或所述下行折返时间不小于所述最大
折返阈值,则确定所述预设时段内各车次均不具备所述第一连接车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折返时间对各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最小折返阈值、所述上行折返时间以及所述下行折返时间确定时间偏移量;针对各所述下行车次,若所述下行车次对应时间偏移量大于零则,将所述下行车次的始发站发车时间延后所述时间偏移量指示的时间;否则,将所述始发站发车时间提前所述时间偏移量指示的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候选车次的行驶轨迹从各所述候选车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田俊鹏王三燕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