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式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48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包式救生衣。其包括气囊体,气囊体的中部留有用于进行穿戴的颈口,颈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开口状,气囊体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气囊体的连接件,气囊体的表面分别安装有气瓶装置和充气装置,气瓶装置和充气装置均用于对气囊体进行充入气体,气囊体的颈口外围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套设在气囊体颈口外围的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气囊体发生膨胀时,滑动设置在气囊体上的限位环便会随着膨胀而被挤压滑动,使得限位环快速向上靠近并贴合在人员颈部两侧,可有效避免气囊体从颈口处滑脱,摒弃了绳带等其他手动结构的设计,可自动进行变化靠近颈口。化靠近颈口。化靠近颈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式救生衣


[0001]本技术涉及救生衣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包式救生衣。

技术介绍

[0002]人员在进入水中执行任务或其他项目时,需要穿戴救生衣,当发生意外溺水事件时,借助救生衣本身具有的浮力可使人员浮在水面上,降低了人员水中作业的安全隐患。
[0003]目前的救生衣在使用时,救生衣与颈部进行套接固定,当工作人员在水中作业时间较长时,因本身的重力作用,救生衣会沿着颈部向上滑动至头部脱离;当水上出现浪流冲击救生衣时,本身已经出现滑脱迹象的救生衣会加大滑脱速率,使得人员头部脱离救生衣速率同步加快,严重影响救生衣救生功能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式救生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包式救生衣,包括气囊体,所述气囊体的中部留有用于进行穿戴的颈口,所述颈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开口状,所述气囊体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气囊体的连接件,所述气囊体的表面分别安装有气瓶装置和充气装置,所述气瓶装置和充气装置均用于对气囊体进行充入气体,所述气囊体的下方两侧宽度尺寸大于上方,所述气囊体的颈口外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套设在气囊体颈口外围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对称设置,且外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气囊体在发生膨胀时对限位环进行挤压,使限位环向颈部两侧靠近。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体通过外围套设的外套进行密封,且所述外套的结构与气囊体相适配。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和人员身体进行束紧的缚带。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缚带上套设有包边带,所述包边带的侧面与外套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的两侧通过拉链闭合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边带上套设有用于人员拖动的提环。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体底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气囊体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板和限制板,所述卡板上安装有卡齿,所述卡齿用于插入限制板的内侧锁定,所述卡板和限制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和气囊体连接的布带。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体靠近颈口的两侧上对称安装有磁块,所述磁块在磁吸配合时用于将连接在一起。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体上安装有回归反射带,所述回归反射
带和气囊体均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限位环上安装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和定位凹槽扣接。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加热管体,所述加热管体靠近气囊体的颈口外侧,且加热管体设置在限位环的下方,当限位环随着气囊体膨胀而发生运动时,所述加热管体内的流体会被压缩聚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该背包式救生衣可通过打开气瓶装置向气囊体中充入CO2,使得气囊体快速膨胀,气囊体膨胀后产生浮力使得人员漂浮;且充气装置在检测到水体时会自动打开,对气囊体进行充气,气囊体自动膨胀使得作业人员漂浮在水面上,避免人员溺水,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017]2、该背包式救生衣中,随着气囊体发生膨胀,设置在气囊体上的限位环会随着膨胀而被挤压滑动,使得限位环快速向上靠近并贴合在人员颈部两侧,避免气囊体从颈口处发生滑脱,摒弃了绳带等其他手动结构的设计,可自动进行变化靠近颈口,且因限位环分别滑动设置在气囊体的颈口两侧,不会给人员的颈部造成负担。
[0018]3、该背包式救生衣中,加热管体的内侧设置有电热管用于对流体加热,当作业人员在冬天执行水中作业时,维持颈口附近的温度处于生理最佳温度,且可通过在加热管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热管停止加热。
[0019]4、该背包式救生衣中,遇到流体逐渐被消耗且无法实时补充的情况,限位环向劲部的运动会挤压加热管体内的流体向一侧聚集,使得大量的流体均接触电热管进行加热,避免了流体较为分散无法被加热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气囊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加热管体的电路原理图。
[0026]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7]1、外套;2、缚带;3、拉链;4、包边带;5、提环;6、气囊体;61、连接件;611、卡板;612、卡齿;613、限制板;614、布带;62、气瓶装置;63、充气装置;64、磁块; 65、回归反射带;66、定位凹槽;67、限位件;671、限位环;672、凸起;673、滑槽; 68、加热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包式救生衣,包括气囊体6,气囊体6的中部留有用于进行穿戴的颈口,颈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开口状,气囊体6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气囊体6的连接件61,气囊体6的表面分别安装有气瓶装置62和充气装置 63,气瓶装置62和充气装置63均用于对气囊体6进行充入气体,气囊体6的下方两侧宽度尺寸大于上方,气囊体6的颈口外围设置有限位件67,限位件67包括套设在气囊体6 颈口外围的限位环671,限位环671为对称设置,且外套1为弹性材料制成,气囊体6在发生膨胀时对限位环671进行挤压,使限位环671向颈部两侧靠近,本实施例中,通过气囊体6的开口侧,人员便可进行穿戴,当人员进入水中时,通过向下拉动气瓶装置62,气瓶打开对气囊体6充入CO2使得气囊体6快速膨胀,气囊体6膨胀后产生浮力使得人员漂浮,当人员发生溺水时,如果没有手动操作气瓶装置62,充气装置63在检测到水体时,通过传感器会自动打开对气囊体6进行充气,气囊体6自动膨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式救生衣,包括气囊体(6),所述气囊体(6)的中部留有用于进行穿戴的颈口,所述颈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开口状,所述气囊体(6)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气囊体(6)的连接件(61),所述气囊体(6)的表面分别安装有气瓶装置(62)和充气装置(63),所述气瓶装置(62)和充气装置(63)均用于对气囊体(6)进行充入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体(6)的下方两侧宽度尺寸大于上方,所述气囊体(6)的颈口外围设置有限位件(67),所述限位件(67)包括套设在气囊体(6)颈口外围的限位环(671),所述限位环(671)为对称设置,且外套(1)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气囊体(6)在发生膨胀时对限位环(671)进行挤压,使限位环(671)向颈部两侧靠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体(6)通过外围套设的外套(1)进行密封,且所述外套(1)的结构与气囊体(6)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包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和人员身体进行束紧的缚带(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缚带(2)上套设有包边带(4),所述包边带(4)的侧面与外套(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包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的两侧通过拉链(3)闭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包式救生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明霍文军王连文张海永史庭强陈如木卢佳琦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九四二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