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46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筏板铺设在塔吊承台顶端并向四周延伸或设于塔吊承台上部的四周,筏板与塔吊承台浇注形成一体,塔吊承台底部设有若干塔吊桩,主体柱孔洞自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引下线自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并与塔吊承台的钢筋连接,塔吊承台下端的塔吊桩承载力应满足塔吊和主体柱孔洞中主体柱的承载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塔吊承台预留主体柱孔洞,并在塔吊承台内预埋引下线与其钢筋连接,即可作为塔吊的临时基础且主体柱孔洞可作为集水坑,而后期塔吊拆除后留下的临时基础可直接作为上部结构的永久基础,减少了工程桩开挖的数量,具有工程桩数量少、工期短、节约材料、节省造价、结构稳定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桩数量少、工期短、节约材料、节省造价、结构稳定的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厂房建设及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日益增多,而塔吊是建筑工地上必不可少的一种垂直运输起重设备,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由于塔吊依靠悬出去的吊臂吊挂重物,因此塔吊具有非常大的倾倒力矩,而塔吊本身自重叠加其吊挂的重物导致总重巨大,所以塔吊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也较高。塔吊基础是用于安装固定塔吊、保证塔吊正常使用且传递其各种作用到受力结构的构件,是保持塔吊安全运行的关键。
[0003]现有的塔吊基础结构中,塔吊承台一般直接浇筑在现有或预置筏板的上表面,由于之间没有多点固定锁紧结构,使得塔吊承台的侧向支撑力不够稳定,不仅容易发生侧倾风险,而且凸出于筏板表面的塔吊承台在塔吊拆卸后,一般需通过切割地脚螺丝后平地或者破拆后平地,而塔吊基础建立时设置于塔吊承台下方的基础就永久埋于地下,增加了拆卸工作量,且后期需要在原位建立上部结构时,还需要重新开挖、打桩及浇筑,从而造成工程桩开挖数量多、工期长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浪费。为此,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底部设置混凝土基础,然后通过预埋的螺栓与顶部的塔吊承台连接,然后在混凝土基础的上部外侧连接有筏板混凝土,在基础承台的上表面连接塔吊基础底座,随后在基础底座与筏板混凝土间用固定杆连接,从而提高塔吊基础底座的提高稳定性,达到提高基础底座的抗侧倾能力;同时,通过螺栓与混凝土基础连接的塔吊承台在塔吊拆卸后可便捷的移除,而混凝土基础与筏板混凝土连接且上表面平齐可作为拆卸后增加的上部结构基础,减少乃至避免了上部结构基础的施工量且节约了原材料。但是,由于混凝土基础为了满足塔吊必要的承载力和抗侧倾要求,虽然与基础底座连接的筏板混凝土提高了抗侧倾能力,但其并不能增加混凝土基础的承载力,因此需要设置较大的占地面积,增加了土方开挖量和原材料消耗;而且混凝土基础设置时仅考虑了塔吊承载力的要求,若后期增加的上部建筑承载力要求更高时就需要再次打桩及浇筑加强,而且混凝土基础内预埋的螺栓仅考虑了与塔吊承台的连接,其设置也并不一定满足上部建筑的连接要求,且混凝土基础也没有考虑后期上部建筑的防雷接地需求,因此在后期为了满足连接和接地电阻要求,还需要打孔并埋与上部结构连接的连接件及较深的引下线,从而也进一步增加了后期的施工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桩数量少、工期短、节约材料、节省造价、结构稳定的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筏板、塔吊承台、主体柱孔洞、塔吊桩、引下线,所述筏板铺设在塔吊承台的顶端并向四周延伸或设置于塔吊承台的上部的四周,所述筏板与
塔吊承台浇注形成一体,所述塔吊承台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塔吊桩,所述主体柱孔洞自筏板与塔吊承台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引下线自筏板与塔吊承台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并与塔吊承台的钢筋连接,所述塔吊承台下端的塔吊桩承载力应满足塔吊使用和主体柱孔洞中主体柱的承载规范要求。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1、本技术塔吊承台下端的塔吊桩承载力满足塔吊临时使用和后期主体结构的承载规范要求,因此塔吊拆除后增加上部结构不需补桩,可较大限度的控制工程桩数量,节约工期、节省造价;而且通过在塔吊承台上预留主体柱孔洞,并在塔吊承台内预埋引下线并与塔吊承台内的钢筋连接,使得本技术在作为塔吊的临时基础使用时,可满足塔吊产生的弯矩、扭矩对塔吊承台的冲剪作用要求,其主体柱孔洞还可作为集水坑使用,而后期塔吊拆除后留下的临时基础可直接作为上部结构的永久基础,且主体柱孔洞可便于上部结构的浇筑主体柱或埋设预制柱的固定连接之用,不仅减少了工程桩开挖的数量,并且筏板与塔吊承台一体且顶部平行的结构也避免了塔吊拆卸后的破拆平地,可显著缩短施工工期,也相应节约了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0008]2、本技术筏板与塔吊承台的一体结构,通过塔吊承台四周的筏板可增加塔吊的抗侧倾能力,从而可明显减小塔吊承台的深度,而通过调整塔吊承台下方的塔吊桩数量和深度,在满足临时结构及永久结构承载力的同时,还可减少塔吊承台的占地面积,综合可显著减小塔吊承台的尺寸,从而减少土方开挖的量,也能起到节约钢筋和混凝土用量的作用。
[0009]3、本技术在塔吊承台内预埋与塔吊承台的钢筋连接的引下线,并且筏板与塔吊承台的钢筋连接,从而可利用塔吊承台周边的筏板扩大接地范围以增加接地电阻,达到有效减少引下线深度的目的,而且可让塔吊承台的高度得到降低,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利用塔吊的基础结构做为上部结构的基础,具有工程桩数量少、工期短、节约材料、节省造价、结构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之剖切结构放大图(筏板和塔吊承台的钢筋、加强筋Ⅱ未示出);
[0013]图中:1

筏板,2

塔吊承台,3

主体柱孔洞,4

塔吊桩,5

引下线,6

连接钢筋,7

素混凝土层,8

加强筋Ⅰ,9

加强筋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筏板1、塔吊承台2、主体柱孔洞3、塔吊桩4、引下线5,所述筏板1铺设在塔吊承台2的顶端并向四周延伸或设置于塔吊承台2的上部的四周,所述筏板1与塔吊承台2浇注形成一体,所述塔吊承台2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塔吊桩4,所述主体柱孔洞3自筏板1与塔吊承台2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引下线5自筏
板1与塔吊承台2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并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连接,所述塔吊承台2下端的塔吊桩4承载力应满足塔吊使用和主体柱孔洞3中主体柱的承载规范要求。
[0016]所述筏板1设置于塔吊承台2的上部的四周时,所述筏板1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相互搭接,或者筏板1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6。
[0017]所述筏板1铺设在塔吊承台2的顶端并向四周延伸时,所述筏板1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上下捆扎连接。
[0018]所述塔吊承台2的底部与塔吊桩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素混凝土层7。
[0019]所述塔吊承台1在浇筑过程中预埋有安装塔吊的金属构件,所述主体柱孔洞3的底部埋设有与主体柱连接的柱底板,并对柱底板进行防锈处理。所述金属构件及柱底板为现有能够实现与塔吊、主体柱连接的各种可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1)、塔吊承台(2)、主体柱孔洞(3)、塔吊桩(4)、引下线(5),所述筏板(1)铺设在塔吊承台(2)的顶端并向四周延伸或设置于塔吊承台(2)的上部的四周,所述筏板(1)与塔吊承台(2)浇注形成一体,所述塔吊承台(2)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塔吊桩(4),所述主体柱孔洞(3)自筏板(1)与塔吊承台(2)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引下线(5)自筏板(1)与塔吊承台(2)浇注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并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连接,所述塔吊承台(2)下端的塔吊桩(4)承载力应满足塔吊使用和主体柱孔洞(3)中主体柱的承载规范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1)设置于塔吊承台(2)的上部的四周时,所述筏板(1)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相互搭接,或者筏板(1)与塔吊承台(2)的钢筋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永临结合的建筑塔吊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1)铺设在塔吊承台(2)的顶端并向四周延伸时,所述筏板(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笑石伟张焱张德洋于佳林李正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