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生产
,具体为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钕铁硼作为稀土永磁材料的一种,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
[0003]由于钕铁硼在由融液到固体的过程中存在包晶反应,所以当稀土含量较低时,传统甩带工艺难以避免α
‑
Fe的析出,α
‑
Fe的析出会严重影响剩磁及磁能积的提高。其次,传统甩带工艺过程中,使用单级铜辊所得磁体的部分晶粒尺寸过大,即异常晶粒长大,对矫顽力和抗腐蚀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使用单级铜辊,贴辊部分冷速过快,导致富钕相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磁体的矫顽力,同时会出现非晶和微晶区,这些部分在后续烧结等工段中不能转换为正常的Nd2Fe14B四方相,从而出现无磁区,影响磁性能。目前单级铜辊轮冷却周期为2.5小时左右,冷却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解决了钕铁硼产品质量低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室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包括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室(1)上端设置有上盖(3),所述第一腔室(1)内部设置有坩埚(6),所述坩埚(6)左端上端设置有喷嘴(7),所述坩埚(6)后端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第二腔室(2)内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铜辊(9)与第二冷却铜辊(11),所述第二冷却铜辊(11)位于第一冷却铜辊(9)左下侧,所述第一冷却铜辊(9)与第二冷却铜辊(11)后端分别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一冷却铜辊(9)与坩埚(6)之间设置有中间包(8),所述第一腔室(1)右端与前端分别设置有真空机构与充气机构,所述第二腔室(2)左端设置有排气机构,所述第二腔室(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厚带冷却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6)具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中频电源供电,所述第一冷却铜辊(9)与第二冷却铜辊(11)内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冷却装置,所述第二腔室(2)内上部设置有红外线摄像机(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20),所述翻转机(20)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坩埚(6)后端转轴,所述坩埚(6)前后端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座(5)上部,所述固定座(5)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腔室(1)内底端,所述翻转机(20)位于第一防护罩(19)内部,所述第一防护罩(19)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腔室(1)后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中部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端,所述主动齿轮(22)齿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24),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4)齿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3),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3)与第二从动齿轮(24)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铜辊转轴(10)与第二铜辊转轴(12)后端外壁,所述第一铜辊转轴(10)与第二铜辊转轴(1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冷却铜辊(9)与第二冷却铜辊(11)中部,所述第一铜辊转轴(10)与第二铜辊转轴(12)前后端外壁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腔室(2)前后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机构包括真空机组(18),所述真空机组(18)抽气口贯通并固定连接有抽气管(16),所述抽气管(16)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7),所述抽气管(16)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在第一腔室(1)右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鳞片厚带的多级铜辊轮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充氩气机(25),所述充氩气机(25)出气口贯通并固定连接有充气管(26),所述充气管(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东,王可长,伍全球,周青,周从军,刘苏苏,吴庆昌,李伟,蔡盛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