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390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配置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模拟RDIU配置表并将其转换为内部配置结构;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信号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数据路由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设置并行处理任务进行路由,以及将任务处理结果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组装;逻辑计算模块,用于处理并行处理任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获取组装后的任务处理结果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并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基本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航电系统试验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航电系统试验的效率。系统试验的效率。系统试验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先进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均采用综合模块化航电(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架构,提高了航电系统的综合化水平。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Remote Data Interface Unit,RDIU)作为遍布飞机各个位置的重要数据节点,是IMA平台的主要设备之一,提供接口资源,负责不同总线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同时还应提供简单的逻辑处理能力。RDIU替代了传统的专用信号线路,有利于器件分离,使子系统、传感器以及效应器的布线和重量减至最少,易于系统更新,对航空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通用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RDIU应具备可共享、分区保护、多功能以及可配置的特性。
[0003]随着综合化航电系统的功能日益复杂化,在航电系统设计、研制和定型生产的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的试验手段对其功能、性能和指标进行测试。在地面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充分验证,可以大大缩短飞机试飞周期、减少试飞经费、加快研制进度。目前采用开放式IMA架构的主流机型都使用了多个RDIU设备,其中波音787飞机使用了21个RDIU,A380飞机使用了8个RDIU,C919飞机使用了16个RDIU。在航电系统半实物仿真、总体集成工作中,使用大量RDIU真件,既提高了系统仿真与集成试验的复杂度,增加了系统研制成本和周期,也无法开展更多复杂和特殊条件下的试验验证,难以保证系统试验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0004]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实现RDIU基本功能特性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航电系统试验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航电系统试验的效率。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系统,所述模拟系统包括:
[0007]配置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模拟RDIU配置表并将其转换为内部配置结构;
[0008]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信号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
[0009]数据路由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设置并行处理任务进行路由,以及将任务处理结果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组装;
[0010]逻辑计算模块,用于处理并行处理任务;
[0011]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获取组装后的任务处理结果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并发送;
[0012]所述数据路由模块同时连接逻辑计算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所述配置解析同时连接数据路由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
[0013]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内部配置结构包括接口数据定义单元和数据区定义单元;
[0014]所述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用于定义包括接口数据的标识、大小及其所包含的数据区;
[0015]所述数据区定义单元用于定义包括数据区数据的标识、大小和偏移、数据区数据与接口数据的映射关系、以及接口数据中输出接口的数据区与输入接口数据区的偏移。
[001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数据路由模块包括:
[0017]解析单元,用于将数据接收模块存储的转换后的数据按照数据区定义单元的定义方式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按照信号类型进行汇总和分类;
[0018]路由单元,用于根据汇总和分类结果设置不同类型信号的并行处理任务;
[0019]组装单元,用于将并行处理任务的结果按照所述数据区定义单元定义方式进行组装和存储。
[0020]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
[0021]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不同类型信号;
[0022]接收转换单元,用于将不同类型信号按照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定义方式进行数据转换,定义接收缓冲区的数据存储格式并存储数据。
[0023]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包括:
[0024]发送转换单元,用于将组装单元存储的数据按照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定义方式进行数据转换,定义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存储格式并存储转换后数据;
[0025]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发送缓冲区的存储数据进行发送。
[002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逻辑计算模块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逻辑计算模型单元,每个逻辑计算模型单元定义统一的输入和输出接口,所述逻辑计算模型单元支持通过脚本实现计算模型的组合调用;每个逻辑计算模型单元中的计算模型均包括“有状态”和“无状态”两种运行模式。
[0027]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模拟RDIU配置表为与RDIU真件相同的配置表,提供相同的软件功能可配置特性。
[0028]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不同类型的信号包括A664、A429、A825和模拟/离散量信号。
[0029]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方法,基于所述的模拟系统实现,所述模拟方法包括:
[0030]S1:获取模拟RDIU配置表并将其转换为内部配置结构;
[0031]S2:接收不同类型的信号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
[0032]S3: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设置并行处理任务进行路由,以及将任务处理结果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组装;
[0033]S4:处理并行处理任务;
[0034]S5:组装后的任务处理结果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并发送。
[0035]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所述的模拟方法。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在模拟实现RDIU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功能性能更加强大的通用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支持,采用并行计算架构充分提高模拟RDIU装置的功能性能水平,降低系统试验的难度和成本;
[0038]2)本专利技术在多类型多路接口数据并行处理的基础上,支持对每条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转换功能的并行化,增强模拟RDIU装置的并发性能,充分利用多核硬件的性能优势。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远程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系统包括:配置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模拟RDIU配置表并将其转换为内部配置结构;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信号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数据路由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设置并行处理任务进行路由,以及将任务处理结果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组装;逻辑计算模块,用于处理并行处理任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获取组装后的任务处理结果并按照内部配置结构进行数据转换,存储转换后的数据并发送;所述数据路由模块同时连接逻辑计算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所述配置解析同时连接数据路由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配置结构包括接口数据定义单元和数据区定义单元;所述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用于定义包括接口数据的标识、大小及其所包含的数据区;所述数据区定义单元用于定义包括数据区数据的标识、大小和偏移、数据区数据与接口数据的映射关系、以及接口数据中输出接口的数据区与输入接口数据区的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路由模块包括:解析单元,用于将数据接收模块存储的转换后的数据按照数据区定义单元的定义方式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按照信号类型进行汇总和分类;路由单元,用于根据汇总和分类结果设置不同类型信号的并行处理任务;组装单元,用于将并行处理任务的结果按照所述数据区定义单元定义方式进行组装和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不同类型信号;接收转换单元,用于将不同类型信号按照接口数据定义单元的定义方式进行数据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江唐剑朱少凡王世元汪澔赵乐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