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目前针对出水TN控制的研究,大多数围绕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进水参数和出水TN浓度变化进行投加控制,另一方面是对恒定投加碳源量计算公式的研究。但污水厂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污水处理整个系统是互相作用的,外加碳源量受到多个影响因子的协同影响,基本呈复杂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已有技术还无法满足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高效低耗稳定控制与出水水质安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解决了由于污水厂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还无法满足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高效低耗稳定控制与出水水质安全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线监测仪表、数据采集器和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所述工控机设置有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交互模块,所述在线监测仪表包括设于进水区的进水量仪表Q和进水水质仪表、设置于生化区域的内回流流量仪表Q
r
和外回流流量仪表Q
R
、设置于缺氧区前端的硝态氮仪表X1、设置于二沉池出水口的总氮在线仪表N2,所述进水水质仪表包括进水COD仪表C1和进水总氮仪表N1;
[0006]所述数据采集器采集在线监测仪表数据,通过OPC通讯上传至所述工控机,所述分析模块内置滤波算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线监测仪表、数据采集器和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所述工控机设置有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交互模块,所述在线监测仪表包括设于进水区的进水量仪表Q和进水水质仪表、设置于生化区域的内回流流量仪表Q
r
和外回流流量仪表Q
R
、设置于缺氧区前端的硝态氮仪表X1、设置于二沉池出水口的总氮在线仪表N2,所述进水水质仪表包括进水COD仪表C1和进水总氮仪表N1;所述数据采集器采集在线监测仪表数据,通过OPC通讯上传至所述工控机,所述分析模块内置滤波算法和碳源投加数学模型算法,对采集的数据先进行滤波算法处理获取有效数据,有效数据输入数学模型算法后得到碳源投加设备控制量,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执行受控设备的控制调节;所述交互模块用于输入预设的缺氧区末端的硝态氮目标值X2以及出水总氮目标值N3。2.一种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进水TN值、出水TN目标值,计算出所需的内外回流比;根据进水TN值、内外回流比、出水TN值、池容A、池容B、池容C、池容D,计算出缺氧区前端的理论硝态氮值,并与实际硝态氮值进行比对,结合进水COD值、回流液DO值,计算出X1点位可用碳源量;根据X1点位可用碳源量,结合进水量Q、内外回流比、缺氧区前端的实际硝态氮值、池容B、池容C、出水硝态氮目标值,计算出需要投加的碳源量;根据所投加的碳源当量,控制碳源投加泵启停及相应频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进水TN值、出水TN目标值,计算出所需的内外回流比的步骤中,计算公式为:R+r=N1/N3‑
1其中,R为外回流比;r为内回流比;当进水量Q变化范围在(
±
10
‑
20%)时,R取值为30
‑
50%;当进水量Q变化范围在(
±
20
‑
50%)时,R取值为30
‑
150%;当出水TN监测值,小于出水TN排放标准值时,r取值100%
‑
200%,否则200
‑
4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厂出水TN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进水TN值、内外回流比、出水TN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燕,张国宝,付海涛,雷斌,陈树森,岳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复星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