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82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技术包括两块夹持板,所述两块夹持板呈夹持配合,两块夹持板的夹持端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一拉紧组件,夹持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水平固定有连接块,固定板与夹持板之间竖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夹持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支撑杆底端插入的第一槽,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块嵌入的第二槽,夹持板的外侧设置有两块夹持块,两块夹持块之间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二拉紧组件,夹持板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夹持块嵌入的第三槽。本设计通过夹持板对嫁接口处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板和支撑杆可以对塑料袋进行支撑,通过夹持块可以将塑料袋进行固定。固定。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茶树种植
,尤其是涉及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树嫁接是茶叶生产中用于品种改良的有效措施,具有操作容易、成活率高的优点。对品种差、产量低的投产茶树进行嫁接改良后,经过2年的综合管理,茶树就可以投产,效果显著。茶树嫁接一般都是将需要嫁接改良的茶树在离地面10~15厘米处剪断,然后用嫁接刀从砧木断面带部分木质部纵切一刀,切口深度2.5~3厘米,再将长5~6厘米的接穗削好,就是在接穗的下部左右各削一刀,形成楔形,其接穗削面长度与砧木切口深度相同,最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最后用塑料条将嫁接口及接穗进行绑缚,仅露出穗芽。
[0003]现有技术中用塑料条对嫁接处进行绑缚,需要绕嫁接处进行缠绕,一般经验不丰富的,在缠绕时,非常的麻烦,增加嫁接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在缠绕时非常容易触碰到接穗好的枝条,从而使接穗的枝条移位,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触碰到了接穗的枝条,从而使接穗的枝条与原茶树不贴合,从而使嫁接失败,一是造成接穗的枝条的浪费,加大成本,二是也会加大嫁接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从而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塑料条缠绕过后也不能重复使用,塑料条的降解慢,会污染环境;而且由于刚嫁接好的茶树,其砧木和接穗之间的输导组织尚未沟通,接穗难以通过砧木获取足够的水分来维持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从而需要在嫁接处套上一个塑料袋,防止接穗失水,提高接穗的成活率,但是现有的是直接将塑料袋套在嫁接处,一但风力较大时,容易将塑料袋吹走,或者将塑料袋吹偏,这样塑料袋容易对接穗的枝条造成触碰,使接穗的枝条偏移,导致嫁接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便于对嫁接口处进行固定,也防止塑料袋发生偏移。
[0005]所述的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呈弧形结构的夹持板,所述两块夹持板呈夹持配合,两块夹持板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管状结构,两块夹持板的夹持端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一拉紧组件,夹持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呈环形结构的固定板,固定板上水平固定有一根呈矩形结构的连接块,固定板与夹持板之间竖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夹持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支撑杆底端插入的第一槽,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块嵌入的第二槽,夹持板的外侧设置有两块呈夹持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夹持块,两块夹持块之间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二拉紧组件,夹持板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夹持块嵌入的第三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紧组件包括拉簧,在夹持板的夹持端均固定有用于和拉簧的端部进行连接的第一拉环,拉簧在自然状态下,两块夹持板呈夹持状态。
[0007]进一步的,所述拉簧设置有4个,两两一组分别位于夹持板的两夹持端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环上开设有用于拉簧端部从侧边滑出的第四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设置有用于保护茶树枝条的保护垫。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的外侧壁均水平固定有第二拉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两块呈夹持配合的夹持板对嫁接口处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板和支撑杆可以对用于保证接穗水分的塑料袋进行支撑,然后通过两块呈夹持配合的夹持块可以将塑料袋固定在夹持板的外侧壁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夹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夹持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固定板和连接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各部件名称:1、夹持板 2、支撑杆 3、固定板 4、连接块 5、夹持块 6、保护垫 7、第一拉环 8、钩头 9、拉簧 10、第二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呈弧形结构的夹持板1,所述两块夹持板1呈夹持配合,两块夹持板1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管状结构,两块夹持板1的夹持端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一拉紧组件,夹持端为两个夹持板1前后两侧厚度的水平端部,即图2中左侧夹持板1的前后两侧厚度端,右侧夹持板1的前后两侧厚度端部,两块夹持板1弧形结构的面为夹持面;
[0021]夹持板1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呈环形结构的固定板3,固定板3就是一个圆环,用于将塑料袋进行撑开,固定板3上水平固定有一根呈矩形结构的连接块4,连接块4的两端与固定板3的内圈固定,且连接块4的长度与固定板3内圈的直径一致,防止固定板3偏移;
[0022]固定板3与夹持板1之间竖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2,夹持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支撑杆2底端插入的第一槽,支撑杆2的底端插入第一槽内进行固定,支撑杆2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块4嵌入的第二槽,在使用时,使两根支撑杆2顶端的第二槽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让连接块4同时嵌入两根支撑杆2顶端的第二槽,将固定板3进行固定;
[0023]夹持板1的外侧设置有两块呈夹持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夹持块5,两块夹持块5之间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二拉紧组件,通过两块夹持块5将塑料袋进行固定,夹持板1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夹持块5嵌入的第三槽,可以防止夹持块5在夹持板1的外侧壁上滑动,也进一步加强对塑料袋的固定;
[002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后,使两块夹持板1位于嫁接处的两侧,其中一块夹持板1的夹持面即内弧面与接穗与砧木的嫁接处贴合,然后通过第一拉紧组件
使两块夹持板1呈夹持状态,从而将接穗与砧木的嫁接处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对接穗枝条的触碰,提高固定接穗和砧木嫁接处的效率,从而提高嫁接的工作效率,其操作简单;然后将两根支撑杆2的底端分别插入两块夹持板1顶部的第一槽内,使两根支撑杆2顶端的第二槽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连接块4嵌入到两根支撑杆2顶部的第二槽内,将固定板3固定在夹持板1的上方,然后将塑料袋套在固定板3的外侧,使塑料袋的底部超出夹持板1的底部,然后将两块夹持块5放置在塑料袋的两侧,使两块夹持块5对准夹持板1侧壁的第三槽,然后通过第二拉紧组件使两块夹持块5呈夹持状态,从而将塑料袋的底部固定在夹持板1的外侧壁,因为夹持块5位于第三槽内,所以塑料袋也位于第三槽内,从而使塑料袋的固定效果更好,当然为了防止两块夹持板1的夹持处有间隙,可以使塑料袋的底部超出夹持板1的底部,从而将塑料袋的底部向夹持板1的内侧对折,使对折的一部分位于夹持板1的夹持面内,即使对折的一部分位于夹持板1与嫁接茶树之间,通过支撑杆2和固定板3对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种植用枝条嫁接装置,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呈弧形结构的夹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夹持板(1)呈夹持配合,两块夹持板(1)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管状结构,两块夹持板(1)的夹持端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一拉紧组件,夹持板(1)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呈环形结构的固定板(3),固定板(3)上水平固定有一根呈矩形结构的连接块(4),固定板(3)与夹持板(1)之间竖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2),夹持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支撑杆(2)底端插入的第一槽,支撑杆(2)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块(4)嵌入的第二槽,夹持板(1)的外侧设置有两块呈夹持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夹持块(5),两块夹持块(5)之间设置有使其呈夹持状态的第二拉紧组件,夹持板(1)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夹持块(5)嵌入的第三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祥张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黔南茶树资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