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64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触杆以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外部压力的机器进行驱动连接;所述触杆一端突出于壳体外部,另一端与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行程开关驱动连接,触杆的一端受到外部机器的压力后产生位移,另一端驱动行程开关进行位移。其能够当机器部件移动到极限位置后,自动反馈信号并停止机器部件动作,大大提高了行程检测装置的效率。大提高了行程检测装置的效率。大提高了行程检测装置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用在煤矿井下机器,用于确定机器部件极限动作位置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煤矿井下特殊的工作环境,传统煤矿机器并未装配行程开关,或者行程开关易损坏,机器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容易碰撞产生损伤,常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调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3]由此可见,如何提高行程检测装置的效率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于现有行程检测装置存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能够当机器部件移动到极限位置后,自动反馈信号并停止机器部件动作,大大提高了行程检测装置的效率,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矿用行程检测装置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触杆以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外部压力的机器进行驱动连接;所述触杆一端突出于壳体外部,另一端与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行程开关驱动连接,触杆的一端受到外部机器的压力后产生位移,另一端驱动行程开关进行位移。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端盖,底座和箱体,所述端盖,底座和箱体内部均为空腔体,端盖,底座和箱体依次连接构成行程检测装置的外壳。
[000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盖板,将箱体形成封闭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行程开关上设有滚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触杆的一端突出于端盖一侧的外部,另一端贯穿端盖和底座并与箱体内部的行程开关上的滚轮进行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触杆上配合设有弹簧,弹簧放置于底座内部,绕置于触杆外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触杆与端盖接口处配合设有防尘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内部还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设置于触杆与端盖连接处,将触杆与端盖分隔开。
[0013]本技术提供的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通过触杆与行程开关配合构成传动组件,来将外部压力传输给外部机器部件并驱动其进行停止工作,其能够当机器部件移动到极限位置后,自动反馈信号并停止机器部件动作,大大提高了行程检测装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5]图1为本行程检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行程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行程检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4为本行程检测装置的极限位置示意图。
[0019]下面为附图中的部件标注说明:
[0020]1.触杆2.端盖3.底座4.箱体5.盖板6.防尘圈7.导向环8.弹簧9.行程开关91.滚轮10.撞块11.机器电路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针对于现有矿用行程开关存在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可安装在煤矿井下机器机身上,当机器部件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其能够自动反馈信号,停止机器动作,保障了煤矿机器财产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0023]本方案提供的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安装于煤矿井下机器机身上,其包括壳体,触杆以及行程开关。
[0024]其中,参见图1,壳体包括端盖2,底座3和箱体4;端盖2,底座3和箱体4内部均为空腔体,端盖2,底座3和箱体4依次连接构成整个行程检测装置的安装体和保护外壳。
[0025]箱体4的一侧设置有盖板5,通过盖板5与箱体4连接,将箱体4形成封闭结构。
[002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煤矿井下的特殊工作环境,容易存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质,因此,本方案中的端盖5,底座6,箱体7和盖板5均为防爆结构,能够保证其使用的寿命及可靠性。
[0027]参见图2,行程开关9为矿用本安滚轮柱塞式行程开关,其放置于箱体4内部,接通电源并与外部压力的机器部件进行连接,用于将机器部件的位移信息反馈给外部压力的机器部件,控制煤矿井下机器部件的行程,进行终端限位保护。
[0028]行程开关9上设有滚轮91,通过滚轮91的转动,可触发外部压力的机器部件电路的切换,实现对机器部件运行时的及时止停,防止机器部件发生损坏。
[0029]这里矿用本安滚轮柱塞式行程开关9的具体组成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加以详细赘述。
[0030]参见图1,触杆1的一端突出于端盖2一侧的外部,用来代替行程开关9来承受外部的压力,产生位移;另一端贯穿端盖2和底座3与设置于箱体4内部的行程开关9上的滚轮91进行配合连接进行。
[0031]参见图3

图4,当机械上的撞块10撞击触杆1的一端时,触杆1产生位移并带动滚轮91进行移动,当位移超过极限位移时,滚轮91会位移至外部压力的机器电路11处,触发并自动切换外部压力的机器电路,切断机器的电源12,使其停止机器部件的动作,防止机器部件发生损坏。
[0032]触杆1上配合设有弹簧8,弹簧8放置于底座3内部,绕置于触杆1外径,其具有刚性,可减少触杆1受外部压力产生的位移,将位移范围降低到适配于行程开关9的位移行程范围内。
[0033]同时,弹簧8可通过弹簧复位力使触杆1进行自动复位。
[0034]其次,由于煤矿进行特殊的工作环境,因此在触杆1与端盖2接口处设置防尘圈6,可以起到防止粉尘,碎矸,水流等杂物进入端盖2的保护作用,能够保证端盖2内部工作环境的可靠性。
[0035]另外,端盖2内部还设有导向环7,导向环7设置于触杆1与端盖2连接处,将触杆1与端盖2分隔开,可降低触杆1摩擦运动产生的温度上升及磨损,能够保证触杆1与端盖2之间的使用寿命以及位移的精确度。
[0036]由上述方案构成的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结构紧凑,可安装在煤矿井下机器机身上,当机器部件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矿用本安滚轮柱塞式行程开关自动反馈信号,停止机器部件动作,防止机器部件发生损坏,无需人员操作,保障了煤矿机器财产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00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触杆以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外部压力的机器进行驱动连接;所述触杆一端突出于壳体外部,另一端与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行程开关驱动连接,触杆的一端受到外部机器的压力后产生位移,另一端驱动行程开关进行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端盖,底座和箱体,所述端盖,底座和箱体内部均为空腔体,端盖,底座和箱体依次连接构成行程检测装置的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行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盖板,将箱体形成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燎原张志远魏逸黄毅唐琨汪贝赵鑫张天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