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风结构及清洁装置,出风结构包括:本体,具有进风口、至少一个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以及消声组件,与本体连接且位于风道内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用于吸收气流中的噪音;清洁装置包括负压发生器及与负压发生器连接的出风结构;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应用消声组件的消声作用,来降低气流通过出风结构时产生的噪音,以及消除气流产生的噪音中的尖音部分;并且负压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本身因振动也会产生噪音,该噪音也会有部分传递至出风结构内,本申请设置的消声组件也可以消除部分负压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从而使得清洁装置在工作排气时产生的噪声较小,且无刺耳的尖音噪声。且无刺耳的尖音噪声。且无刺耳的尖音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结构及清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卫生也越来越注重。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清洁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
[0003]以手持式清洁装置为例,为了达到清洁的工作效果,手持式清洁装置需要通过负压发生器的吸力产生气流来吸取要清洁的目标物,而在将目标物吸取至清洁装置内后,气流需排出清洁装置外,因此,手持式清洁装置往往还设置有与负压发生器连通的出风结构以将气流排至清洁装置外。
[0004]现有技术中,出风结构出于轻便小巧的目的,通常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尺寸较小,排气风道短,在清洁装置工作时,负压发生器产生的气流经由出风结构排出,气流与出风结构的边框摩擦会产生噪音,从而导致清洁装置的排气噪音大,尤其是噪音中的尖音部分,会产生刺耳和不适感。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出风结构排气时的噪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
[0008]本体,具有进风口、至少一个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以及,
[0009]消声组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用于吸收所述气流中的噪音。
[0010]优选的,至少部分所述消声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以阻挡至少部分所述风道;
[0011]至少部分所述气流经所述消声组件后流出所述出风口外。
[0012]优选的,所述消声组件包括第一消声件,所述第一消声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0013]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不同。
[0014]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部;
[0015]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部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端部形成进风口。
[0016]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0017]所述本体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一端呈封闭端,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风道的侧壁上。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消声件设在所述出风口的部分上;
[0019]所述第一消声件与所述风道的侧壁之间形成出风支道。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消声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搭接。
[0021]优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限位部;
[0022]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消声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0023]优选的,每个所述限位部具有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底端靠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部的所述顶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底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一消声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接,或者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存在间隙。
[0025]优选的,所述消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第二消声件;
[0026]所述第二消声件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消音腔,所述开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以供至少部分所述噪音进入所述消音腔;
[0027]优选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消音腔沿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
[0028]优选的,所述第二消声件为1/4波长管。
[0029]优选的,所述第一消声件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
[0030]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端部搭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消声件搭接;
[0031]优选的,所述第二段具有槽口,所述槽口套设在所述第二消声件的外壁上。
[003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0033]负压发生器;以及
[0034]出风结构,与所述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出风结构的进风口与所述负压发生器的气流出口连通;
[0035]其中,所述出风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0036]优选的,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手柄,所述负压发生器和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3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出风结构及清洁装置,其中出风结构包括本体,在本体上具有通过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清洁装置产生的气流自进风口进入出风结构,再通过风道由出风口排出;本申请在上述风道内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设置有与本体连接的消声组件,通过消声组件的消声作用,来降低气流通过出风结构时产生的噪音,以及消除气流产生的噪音中的尖音部分;
[0038]并且负压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本身因振动也会产生噪音,该噪音也会有部分传递至出风结构内,本申请设置的消声组件也可以消除部分负压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从而使得清洁装置在工作排气时产生的噪声较小,且无刺耳的尖音噪声。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出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图1所示的出风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图1所示的出风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图3所示的出风结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图5所示的清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6]附图标记说明:1
‑
本体;11
‑
进风口;12
‑
出风口;13
‑
连接部;14第一端部;15
‑ꢀ
限位部;151
‑
顶端;152
‑
底端;16
‑
第二端部;17
‑
凸台;2
‑
消声组件;21
‑
第一消声件; 211
‑
第一段;212
‑
第二段;2121
‑
槽口;22
‑
第二消声件;221
‑
开口;222
‑
消音腔;3
‑
壳体;31
‑
气流进口;32
‑
气流出口;4
‑
手柄;100
‑
出风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具有进风口、至少一个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以及消声组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用于吸收所述气流中的噪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消声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以阻挡至少部分所述风道;至少部分所述气流经所述消声组件后流出所述出风口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组件包括第一消声件,所述第一消声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不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部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端部形成进风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本体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一端呈封闭端,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风道的侧壁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件设在所述出风口的部分上;所述第一消声件与所述风道的侧壁之间形成出风支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搭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限位部;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警,王旭涛,邱梦斌,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