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40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豆浆机领域,具体的说是全自动豆浆机,包括主体、搅拌机构和自动出料口;通过榨汁桶、顶盖、第一连接块、旋转杆、第二连接块、第一卡槽、搅拌叶、第一卡块、第二卡槽、第二卡块、把手、固定片、第一固定螺栓和防滑垫的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的设置,可以对其搅拌叶起到一个拆卸的作用,防止搅拌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外壁变钝影响使用效果,且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的设置可以在其装置运作的使用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将其顶盖与榨汁桶之间进行固定,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其装置使用之后自动清洗的污水起到一个取出倾倒的作用,使其清洗起来较为便利,防滑垫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其把手进行拿取,防止手上有水造成打滑等情况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豆浆机


[0001]本技术涉及豆浆机领域,具体是全自动豆浆机。

技术介绍

[0002]豆浆机,采用微电脑控制,实现预热、打浆、煮浆和延时熬煮过程全自动化,特别是由于增设了,文火熬煮处理程序,使豆浆营养更加丰富,口感更加香泽。
[0003]随着对健康的重视逐渐加强,为了干净卫生,很多家庭纷纷选择自制豆浆,从而拉动家用微电脑全自动豆浆机市场,豆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据专家介绍,在豆浆里含有多种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无论成年人、老年人和儿童,只要坚持饮用,对于提高体质、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病症,都大有益处,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0004]现有的全自动豆浆机在使用过程中在自动清洗这一方便处理的不是很理想,还是有少数豆浆机在使用完需要清洗的时候较为不便,清洗起来既浪费时间有浪费人力;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全自动豆浆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全自动豆浆机在使用过程中在自动清洗这一方便处理的不是很理想,还是有少数豆浆机在使用完需要清洗的时候较为不便,清洗起来既浪费时间有浪费人力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全自动豆浆机。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全自动豆浆机,包括主体、搅拌机构和自动出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榨汁桶、顶盖、第一连接块、旋转杆、第二连接块、第一卡槽、搅拌叶、第一卡块、第二卡槽、第二卡块、把手、固定片、第一固定螺栓和防滑垫,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榨汁桶,所述榨汁桶的外壁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壁另一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0008]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壁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榨汁桶的外壁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顶盖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一端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外壁两侧贯穿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把手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防滑垫。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叶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的尺寸相吻合,工作时卡合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将其搅拌叶进行拆卸清理以及更换的作用,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的便利。
[0010]优选的,所述榨汁桶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与顶盖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榨汁桶与顶盖的中轴线相重合,工作时卡合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其顶盖与榨汁桶之间固定的更加
牢固。
[0011]优选的,所述把手通过固定片和第一固定螺栓与顶盖之间螺纹连接,且第一固定螺栓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固定螺栓以固定片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工作时螺纹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其把手进行安装,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0012]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与把手之间构成胶粘结构,且防滑垫的内壁一侧与把手的外壁一侧相贴合,工作时胶粘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其防滑垫与把手之间粘接的更加方便。
[0013]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散热面板,且散热面板的外壁四周均贯穿有第二固定螺栓,且散热面板的外壁表面一侧开设有散热孔,工作时散热面板的设置可以将其主体内部的热量进行一个吸收散发的作用,防止其主体内部热量过高从而造成损坏。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面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音棉板,且吸音棉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杆,且吸音棉板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吸音垫,工作时吸音棉板的设置可以对其主体产生的噪音起到一个降噪的作用,防止其噪音过大。
[0015]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杆,且第二固定螺杆的外壁一端连接有减震垫,且主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外壁表面连接有防护层,工作时防护层的设置,可以对其控制面板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有水渍等溅上去造成损坏。
[001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榨汁桶、顶盖、第一连接块、旋转杆、第二连接块、第一卡槽、搅拌叶、第一卡块、第二卡槽、第二卡块、把手、固定片、第一固定螺栓和防滑垫的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的设置,可以对其搅拌叶起到一个拆卸的作用,防止搅拌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外壁变钝影响使用效果,且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的设置可以在其装置运作的使用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将其顶盖与榨汁桶之间进行固定,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其装置使用之后自动清洗的污水起到一个取出倾倒的作用,使其清洗起来较为便利,防滑垫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其把手进行拿取,防止手上有水造成打滑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螺纹连接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1、主体;2、搅拌机构;201、榨汁桶;202、顶盖;203、第一连接块;204、旋转杆;205、第二连接块;206、第一卡槽;207、搅拌叶;208、第一卡块;209、第二卡槽;2010、第二卡块;2011、把手;2012、固定片;2013、第一固定螺栓;2014、防滑垫;3、散热面板;4、第二固定
螺栓;5、散热孔;6、吸音棉板;7、固定块;8、第一固定螺杆;9、吸音垫;10、支撑腿;11、第二固定螺杆;12、减震垫;13、控制面板;14、防护层;15、自动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全自动豆浆机,包括主体1、搅拌机构2和自动出料口15,搅拌机构2包括榨汁桶201、顶盖202、第一连接块203、旋转杆204、第二连接块205、第一卡槽206、搅拌叶207、第一卡块208、第二卡槽209、第二卡块2010、把手2011、固定片2012、第一固定螺栓2013和防滑垫2014,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搅拌机构(2)和自动出料口(15),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榨汁桶(201)、顶盖(202)、第一连接块(203)、旋转杆(204)、第二连接块(205)、第一卡槽(206)、搅拌叶(207)、第一卡块(208)、第二卡槽(209)、第二卡块(2010)、把手(2011)、固定片(2012)、第一固定螺栓(2013)和防滑垫(2014),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榨汁桶(201),所述榨汁桶(201)的外壁上端设置有顶盖(202),所述顶盖(202)的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3),所述第一连接块(203)的外壁另一侧连接有旋转杆(204),所述旋转杆(204)的外壁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05);所述第二连接块(205)的外壁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206),所述第一卡槽(20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搅拌叶(207),所述搅拌叶(207)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208),所述榨汁桶(201)的外壁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09),所述第一连接块(203)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块(2010),所述顶盖(20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2011),所述把手(2011)的外壁一端连接有固定片(2012),所述固定片(2012)的外壁两侧贯穿有第一固定螺栓(2013),所述把手(201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防滑垫(20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07)通过第一卡槽(206)和第一卡块(208)与第二连接块(20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卡槽(206)和第一卡块(208)的尺寸相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闯朱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慧兴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